《出版人周刊》视域下的中国当代文学

2020-08-31 01:38崔艳秋
当代作家评论 2020年4期
关键词:书评世纪文学

美国大众书评杂志众多,很多报纸也自带书评栏目,较有影响力的书评报刊包括Publishers Weekly(《出版人周刊》)、Kirkus Reviews(《柯克斯书评》)、The New Yorker(《纽约客》)、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纽约时报书评》)、Library Journal(《图书馆杂志》)、Booklist(《书单》)等。上述书评报刊在美国出版界占据权威地位,影响着书店以及图书馆的购书决策、媒体的宣传、读者的购书倾向、电影界人士的拍片选题等。

《出版人周刊》是一本周刊杂志,被誉为“优秀出版物的风向标”,《〈夏天〉美国版喜获〈出版人周刊〉星级评论》,引自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官网,http://www.21cccc.cn/mainpages/NewsInfo.aspx?ID=1836&NewsType=LE102|LE105。其目标读者是出版商、图书销售商、学者、学术机构、作家和媒体。该杂志及其网站每年报道上万本书,每期有上百篇书评,每篇书评仅有两三百字,简要介绍故事情节、创作背景,并配有简短的评价文字。入选图书包含文学类、非虚构类、励志类、灵异类,以及儿童书籍。该杂志的流通渠道广泛,既可订阅,也可在报摊上购买。少数获得《出版人周刊》星级好评的作品会获得媒体关注,获得书商青睐的机会也会大增。

该周刊书评的作者多是自由撰稿人。他们多为学者、教授、图书馆工作人员等专业人士,有较高的文学鉴赏力,其评论具有较强的权威性。虽然《出版人周刊》书评者的立场并不代表杂志的立场,但从对书籍的选择到对评论者的选择,都能体现出该杂志的眼光和阅读品位。本文拟通过对该杂志评介的108部中国文学作品,分析美国出版界及专业文学读者对中国文学的选择标准、批评视角与阅读趣味。

一、《出版人周刊》评介的百部中国文学作品

自20世纪80年代至2018年6月,在美国出版的中国文学类书籍有千余种,《出版人周刊》共对108部中国当代小说进行了评介,约10%的中国小说通过这一渠道进入美国出版界的视野。80年代《出版人周刊》评介了12部中国小说,90年代评介了23部,21世纪以来共评介了73部。由于该周刊评论的多是新出版的书籍,因此老一辈作家仅涉及茅盾、沈从文、张爱玲、鲁迅。当代作家中评介较多的有残雪(9部),体现了该刊对文学实验精神的持续关注。其他评介较多的作品中,莫言有7部,余华、阎连科分别有6部,苏童有4部。入选的女性作家除残雪外,还有张爱玲、王安忆、严歌苓、虹影、张洁、陈染、戴厚英、谢冰莹、程乃珊、棉棉、卫慧。

1.中国文学评论概览

《出版人周刊》上书评的写作手法与学术体文学批评不同,只有两三百字,更像是读书心得,少有抽象的文学术语或批评理论话语。书评以书名作为标题,并给出作者以及译者名。有的以作品历史背景开篇,有的则是介绍作者的身份、文学地位,比如曾获得茅盾文学奖、曼氏亚洲文学奖等。有的则是开篇点明独特的阅读体验,比如对《玩的就是心跳》的评价是:“读王朔的小说如同一条腿胶着在路上奔跑”,借此批评其小说“颠覆性的怪异”。Playing for Thrills,Publishers Weekly,1997/03/03.引自https://www.publishersweekly.com(本文《出版人周刊》书评皆引自此网址,且中文由笔者翻译,不另注)。又比如对《王二的爱欲枷锁》的评价是:“读当代流行小说家王小波的作品如同被倒立起来——尤其是其独特的性描写。”Wang in Love and Bondage:Three Novellas,Publishers Weekly,2007/01/22.有些则是给读者阅读建议,比如对余华的《往事与惩罚》的评价:“这个文学选集的小说有令人瞠目结舌的残酷画面,可能令美国读者不适。”The Past & the Punishment,Publishers Weekly,1996/06/03.或指出哪些书读者会感兴趣,比如对高晓声《解约》的介绍:“美国读者会欣赏书中人物的坚韧与严格的道德规范,以及作者的幽默感与简约的风格。”The Broken Betrothal,Publishers Weekly,1987/12/01/.对冯骥才《铺花的歧路》的介绍是:“这部使人警醒、催人奋进的小说对致力于中国当代历史的读者非常有吸引力。”Let One Hundred Flowers Bloom,Publishers Weekly,1996/01/29.对于王朔的《千万别把我当人》,则指出因书中的文化现象未做解释,此作品只适合汉学家读者。书评的中间部分多是内容简介,结尾处是总体评价。书评者常常总结出耐人寻味的点睛之笔或摘抄书中的一句话为其结论作佐证,例如对张洁的《只要无事发生,任何事都不会发生》的评价是:“简约的结构烘托其目标的荒诞,她沉着地瞄准其目标,发出致命的一击。”As Long as Nothing Happens,Nothing Will.Publishers Weekly,1991/01/01.對冯骥才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的评价中,书评者引用了冯骥才的话,“我担心的是后代读者会把我们这代人所遭受的痛苦当作耸人听闻的奇谈”。Ten Years of Madness:Oral Histories of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Publishers Weekly,1996/12/02.常见的评论手法还有将中国作家与国外作家或作品类比,比如由《狼图腾》联想到法利·莫瓦特(Farley Mowat)的《永不哭泣的狼》(Never Cry Wolf),将刘慈欣比作阿西莫夫,把莫言和阎连科比作卡夫卡。

书评者对中国小说给出较中肯的评价,有些作品获得高度评价,个别作品被给予差评,但多数是褒贬并存。比如张贤亮的《习惯死亡》被给予极高的评价:“罕有美国小说能达到这部杰出小说的力度与感染力。”Getting Used to Dying,Publishers Weekly,1991/01/01/.对《马桥字典》的评价是:文学爱好者不应错过。A Dictionary of Maqiao,Publishers Weekly,2003/06/16.张洁的《沉重的翅膀》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伊始文学上的一次突破。Heavy Wings,Publishers Weekly,1989/11/01/.韩寒的杂文被称作令人耳目一新之作。This Generation:Dispatches from Chinas Most Popular Literary Star(and Race Car Driver),Publishers Weekly,2012/07/30.

2.入选书评的影响因素

从这108篇书评来看,书评者并非仅将中国文学作为社会历史文献处理或进行政治性解读。在选材方面,这些书评侧重作品某一方面的特点,如历史意义、局内人视角、文学性、某种社会话题、文化批评、女性奋斗史等。另外,中国较有争议性的作家,也因其争议性而获得关注,比如王蒙、王朔、王小波、马建、虹影、卫慧、棉棉等。作者及译者的知名度、作品在中国的畅销程度也是入选的重要因素。比如葛浩文的译著几乎全部入选,另外英美大学汉学教授Andrew F.Jones,Michael Berry,Carlos Rojas,Julia Lovell等知名译者也较受青睐,可见文学场域中文化资本的重要性。书评者关注的焦点是人性、历史意义、异质性、文学实验精神、超现实主义等。该杂志对文学实验精神兴味浓厚,例如关注了先锋作家残雪、格非。对残雪评价的核心词汇是怪异、谜、神秘、妄想症、梦幻似的逻辑。比如对于《黄泥街》《苍老的浮云》的评价是:“将政治与社会评论笼罩在象征式的、神经错乱的语言中,这样漫长的反叙事是对读者耐心的挑战。”Old Floating Cloud:Two Novellas,Publishers Weekly,1991/04/29.对《绣花鞋》的评价是:“一旦离奇的形象产生的新鲜感消失后,留下的仅是令人枯燥的怪诞,使读者对书中若即若离的人物的同情也疏离起来。”The Embroidered Shoes,Publishers Weekly,1997/09/01.但书评者肯定了残雪的文学实验精神,对于《边疆》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残雪的小说赋予读者感官愉悦,在艰涩的追索中使人瞥见人类生存的本质。”Frontier,Publishers Weekly,2017/03/20.

3.批评话语的焦点

从书评者的惯用话语上可见其评价的文学视角,比如人物塑造、文学性、译文质量、作者的创造性,语言(译文)是否流畅、优美、富有诗意、感人,翻译是否贴切、精妙,作者是否诚实写作,是否说教,是否有文化理解障碍等。比如贾平凹《浮躁》的人物塑造被给予较高的评价。对《边城》的评论是:使人看到、听到、闻到乡土中国,为旧时的中国打开一扇窗。《沉重的翅膀》被赞誉为诚实地描述家庭生活。刘慈欣的《黑暗森林》、刘恒的《黑的雪》则被批为说教、重复、直白。《茅盾作品选》被评为具有政治的激情和宣传性,作为革命的文献是引人入胜的,但作为文学则差强人意。The Vixen,Publishers Weekly,1987/12/01.评价余华的《黄昏里的男孩》更像是寓言,人物缺乏鲜明特征。Boy in the Twilight:Stories of the Hidden China,Publishers Weekly,2013/09/30.另外,可读性也是评论的关键字,包括译文优美流畅与否,历史文化对于异域读者是否易懂,由此可见译者的文化差异意识的重要性。比如书评者提出《人啊,人》中有不熟悉的人名、事件,《千万别把我当人》中的文化现象缺少必要的解释,这些都给读者的阅读赏析带来困难。反之,谢冰莹的《一个女兵的自传》被评价为“对于门外汉读者好懂”;A Woman Soldiers Own Story:The Autobiography of Xie Bingying,Publishers Weekly,2001/08/27.阎连科的《日光流年》被评价为“在中西方文化之间毫不费力地穿行,没有阅读障碍”。The Years,Months,Days.Publishers Weekly,2017/10/02.此外,译文也是书评者常常提及的内容,比如韩寒作品的译文被批评为笨拙、僵硬;《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被批评为翻译风格不均,译文生硬。对于优美的译文,评论者也不吝赞美,比如对葛浩文的译文都是赞赏有加,也肯定了《往事与刑罚》的译者Andrew F.Jones保留了作者冷静的叙事声音。

对于莫言的评论以褒扬为主,大多书评对莫言的狂野的想象力予以肯定,但对其暴力描写不乏批评之意,同时融入对中国社会的批判。比如对《丰乳肥臀》的评论:“莫言笔力雄浑的小说中,时常出现的暴力场面也许对一些读者来说过于细腻真切,但若读者把暴力描写视作中国农村生活中无法回避的层面,将会发现从这本书中收获甚多。”Big Breasts & Wide Hips,Publishers Weekly,2004/11/22/.

書评对于多位中国作家的写作技巧不吝赞美。比如对余华的《十个词汇里的中国》的评论是:“围绕着中国日常话语常见的十个词汇,国际知名小说家余华(《活着》的作者)巧妙而优美地谋篇布局了数篇随笔,令人感动,他回顾了儿时记忆中的‘文革以及近年来中国的变迁。”China in Ten Words,Publishers Weekly,2011/08/01.对余华《第七天》的书评是:“余华的文笔有一种抑扬顿挫的悲伤的气质,既抚慰心灵又颇感疏远,但是他笔下的人物,犹如幻影般,难以捕捉。”The Seventh Day,Publishers Weekly,2014/10/20.对阎连科《炸裂志》的评价是:“阎连科指出他的写作风格与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密切相关,并称其作品是‘神实主义——能够捕捉内在逻辑。贪婪、复仇、迷恋在阎连科的讽刺中鲜明可见,令读者难以忘怀。”The Explosion Chronicles,Publishers Weekly,2016/12/05.

有些评论本身就是文辞意境俱佳的美文,体现出书评者深厚的文学鉴赏力。比如对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的评论:“她老练地将笔下的人物置于破灭的梦想与压抑的可能性中,牵引她们推开家庭与传统的重帷,所见的确是令人乏力的空虚。人物对于上述处境的不同反应被她低调地处理,令人着迷。”Love in a Fallen City,Publishers Weekly,2006/08/14.

书评者有深入作品象征意义的解读,但也有略失偏颇的政治性解读。比如把对《小鲍庄》的评论聚焦在政治宣传深入遥远的小鲍庄,而捞渣的死被评价为共产主义“青年英雄”。Baotown,Publishers Weekly,1989/10/01.实际上,捞渣以及小鲍庄的其他人物所代表的是传统的仁义价值观,书评者却把这一切都归结为“民间传说”,从而体现出西方社会对于传统中国价值观的误解或缺乏认同,也体现出意识形态视角的泛滥。

二、基于AntConc的语料分析

为全面描绘该杂志对中国文学的态度、评价的关键字、视角、选书主题等,笔者使用语料分析工具AntConc来分析高频名词、形容词,以及词汇在不同时期出现的频次,从而分析在各个历史时期,《出版人周刊》的书评话语所建构的中国文学形象。

1.主题词

使用AntConc的“Wordlist”功能统计书评语料的高频词,剔除常用功能词、代词等,统计频次高于10次的主题词见表1。

由以上高频词可见,《出版人周刊》评论的主题词是“乡村”“叙事人物/人物塑造”“政治/意识形态”“家庭”“叙事”“文革”“毛泽东”“人类/人性”等,可见书评的文学视角与意识形态视角突出。为深入剖析书评的政治视角,频次低于10次的政治色彩词汇见表2。

从表1、表2可见,《出版人周刊》书评中政治色彩的词占比显著,书评话语中累次出现的政治色彩词汇突显了政治解读意味。

2.文学评论关键词及频次

《出版人周刊》中出现的文学元素高频词及频次依次是:人物/人物塑造(66)、叙事(47)、人类/人性(31)、叙事声音(11)、结构(8)、风格(8)、自传体(7)、回忆录(7)、文学实验(7)、超现实主义(11)、讽刺作品(9)、史诗般的(5)、现实主义(5)、意象(5)、世家小说(4)、寓言(4)、三部曲(4)、探险(4)、畅销书(4)、魔幻(4)、意识流(3)。从以上评论高频词可见,人物塑造、叙事、人本主义、小说结构是书评者特别关注的要素,书评者对于小说的形式创新以及文学流派也颇多关注。

3.评价中国文学的形容词感情色彩

将原始语料用Tree Tagger做詞性赋码后导入 AntConc,统计高频形容词见表3。

从表3中的形容词可见,对作者写作技艺褒扬的形容词居多,但负面形容词的比重也不容忽视,评价呈现出褒中有贬的总体特征。比如对程乃珊《调音》的评价:“她的情节引人入胜,但是社会主义修辞话语以及制式化的语言令其作品减色。”The Piano Tuner,Publishers Weekly,1989/01/01.对刘恒《黑的雪》的评价是:“《黑的雪》的优点是将一个年轻人的幻灭刻画得丰富、生动、令人震惊……缺点是叙事有说教感而且缺乏发展变化。”Black Snow:A Novel of the Beijing Demimonde,Publishers Weekly,1993/03/29.

对中国文学负面评价的形容词包括“说教的”“笨拙的”“政治宣传的”“狄更斯式的”。对中国形象建构起负面作用的有“遭禁的”“残忍的”“令人心碎的”“野蛮的”“恐怖的”“令人不安的”“血腥的”“凄凉的”“怪异的”“讽刺的”等。这些负面词汇给当时的中国形象织入了阴云。

4.高频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分布规律

使用AntConc可比较不同文档中关键词的差异。将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21世纪的书评设为三个文档,将20世纪80年代书评作为目标语料,将20世纪90年代与21世纪书评作为参考语料,使用“keyword list”功能,分析各个时期关键词的差异。

将频次高且与作品主题相关度高的词筛选后,整理出高频词汇,见表4-1、表4-2。使用“Concordance plot”功能统计出各个年代高频词分布的差异。

从书评在各个时代的篇数来看,《出版人周刊》对中国文学的关注度在逐步提升。在20世纪80年代仅有12篇书评,但政治词汇出现了16次,每篇文章出现频率高达133%。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及21世纪,出现的频次百分比分别递减为65%和45%。“共产主义”“毛泽东”“阶级”出现的频次也有同样的递减趋势。“文革”在八九十年代书评中出现的百分比为50%,到21世纪降到20%以下,可见80年代意识形态在文学主题及文学批评中最为突出,也体现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视野中政治色彩逐渐淡化的趋势。

20世纪80年代的书评中,往往出现政治和文学性、人性、美感的关系,例如对白桦《远方有个女儿国》的评价:“但是这是文学,而不是政治宣言,幸好作者对人物的复杂性和人性描绘得到位。”又例如对《人啊,人》的评价:“追求个人幸福但不背弃意识形态信仰,这是充满人性,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Stones of the Wall,Publishers Weekly,1985/01/01.“农村”相关词汇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频率最高,达110%,20世纪90年代降为30%,21世纪为65%;“城市”从20世纪80年代的25%,到20世纪90年代的35%,到21世纪的45%;“知识分子”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率高达50%,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则降为4%;“改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频率高达50%以上,但到了21世纪,频率降到6%。以上变化趋势体现出80年代文学中农村是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所,主人公多是知识分子,“改革开放”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作品的主旋律。20世纪90年代是社会转型的转折点,农村题材减少,而城市题材增多。进入21世纪,文学关注的焦点则发生了转化,“母亲”“死亡”“性”“人性”出现的频率突增,比如“性”从20世纪80年代的8%增加至21世纪的25%,体现出中国文学的人本主义转向。

三、《出版人周刊》塑造的中国文学形象

通过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人周刊》評介的108部中国文学作品的主题词及评论的高频词,可以勾勒出该杂志塑造出的中国文学形象。各个历史时期书评中的高频词也描绘出了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社会的变迁。书评对20世纪80年代小说的政治修辞及说教话语持批判态度,肯定了其历史价值,但对作品的文学性评价不高。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历史环境给作品打下鲜明的时代烙印,其主题词多为“农村”“文革”“政治”“改革”“知识分子”等;20世纪90年代作品承袭了80年代的部分特色,也体现出小说题材从乡村转向城市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先锋作家作品逐渐进入西方社会视野,改变了其对中国小说政治说教、面孔僵化的印象,书评中出现了很多对中国小说艺术成就的正面评价,如对莫言、残雪、苏童等人的文学手法与文学实验精神的褒扬。但这一时期意识形态解读仍占主流,因此“政治”一词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书评中仍高频出现。21世纪以来,中国小说蓬勃发展,主题多元、类型多元,虽然仍有较多作品以“文革”为背景,但已不占主流,“政治”词汇频率下降至45%。书评中“人性”出现频次增多。中国小说对于人性的探索以及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渐渐与世界文学的潮流趋同,其文学性与艺术性得到更多的认可。

学者张福贵评论说:“如果说80年代的文化重心是政治、思想文化,那么,90年代的文化重心则是物质、金钱。”①“进入21世纪,文学仍然延续了多元化的格局,这种多元化是世界性的,也是时代发展所使然。这种多元化一方面表现为个性化的写作姿态,另一方面表现为文学的俗化和非主流意识形态化。”②通过语料库分析所得的结论与文学界学者的分析结论基本一致,可见语料库分析文学形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而且,通过语料库量化分析文学发展的趋势、评论者的褒贬倾向、文学形象等更直观,也更有说服力。然而,过多依赖高频词分析也会有挂一漏万之虞,因为低频词不一定不重要。因此,精准的分析还需要文本细读。在数字人文的浪潮中,依靠计算机辅助的文学分析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尽管有局限性,却也能辅助文学研究者另辟蹊径,提高效率,发现遮蔽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的一些有趣现象。

四、结语

整理这108篇书评,仿佛翻开纵横捭阖、百年沧桑的中国历史与社会风情画卷。《出版人周刊》书评所绘制的中国文学图谱,勾勒出美国出版界甄选后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轮廓,其关注的视角是广阔的,视域所及包括旧上海的租界(小白的《租界》)、民国时期盐商家族的兴衰及民俗(《银城故事》《苍河白日梦》)、文化杂糅的香港(《倾城之恋》),以及抗日战争时期的爱情(《一九三七年的爱情》)。既有繁华的大都会,也有遥远闭塞的乡村;既有反思“文革”“反右”时期的作品(《夹边沟记事》《草汤》等),也有反映改革开放、工业发展的作品(《沉重的翅膀》《浮躁》《高兴》等);既有颂扬人类精神以及女性奋斗史的作品(《玉米》《丰乳肥臀》《饥饿的女儿》等),也有诸多超越时代、堪称人类共同精神财富的作品(《活着》《红高粱》等)。

在美国诸多书评杂志中,可以说《出版人周刊》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文学。相较之下,《柯克斯书评》仅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评论中国文学,《纽约时报书评》《纽约客》只选取少数中国文学作品进行评析。而《纽约时报》等报刊媒体对中国文学的报道往往侧重从政治、文化现象角度解读,有些并非文学评论。

虽然《出版人周刊》的有些书评意识形态解读意味浓厚,也有文化隔膜造成的误读,其负面的形容词给中国文学形象涂抹了一层阴郁的色彩,但其文学评介的主旨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说大部分书评是中肯的,褒贬并存,道出了评论者独特的阅读体验,起到他山之石的作用。但是限于篇幅,《出版人周刊》的书评更像是剪影或速写,该书评构建的中国文学形象亦如一幅伴随时代变迁而流动的文学景观,从灰白到五彩斑斓,仿佛从20世纪飞驰而来的文学列车留下的斑驳影像,延续着美国读者对中国的想象。

〔本文系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小说在美国的译介与传播研究”(17FZW02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崔艳秋,博士,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李桂玲)

①② 张福贵:《文学史的命名与文学史观的反思》,第228、25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DOI: 10. 16551 /j. cnki. 1002 - 1809. 2020. 04. 032

猜你喜欢
书评世纪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书评:《鲁滨孙漂流记》
The Sun Also Rises from Hemingway《太阳照常升起》书评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My School Life
世纪中国梦
错过这些复古店,要等下个世纪
文学小说
文学
编后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