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项目建设阶段维修人员工程参与实践

2020-08-31 14:53刘昇薛寅
价值工程 2020年23期
关键词:项目建设核电

刘昇 薛寅

摘要:核电站的维修人员是电站系统和设备“健康运行”的护航者,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维修能力直接影响着修复后设备的可靠运行。一支优秀的维修团队的打造需经历漫长的理论和实践培训,而项目建设期间的工程参与使得维修人员在全面学习系统和设备知识的同时对项目建设质量进行审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进而促使工程建设更加科学合理,减少投产后变更改造项目数量。

Abstract: The maintenance personnel of nuclear power plant are the escort for the "healthy operation" of the power plant system and equipment. The technical level and maintenance ability of the maintenance personnel directly affect the reliable operation of the repaired equipment. An excellent maintenance team needs a long times training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the engineering participation during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enables the maintenance personnel to review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put forward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while comprehensively learning the knowledge of the system and equipment. In this way,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can be made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nd the number of modification projects can be reduced after the production.

關键词:核电;项目建设;维修准备;工程参与

Key words: nuclear power plant;project construction;maintenance preparation;project participation

中图分类号:TM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23-0049-02

0  引言

核电项目较其它电力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技术要求高、涉及专业广等特点,核电项目维修人员的培养属于生产准备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设期间维修人员专业知识的储备和技能水平直接关乎系统和设备的调试、接产以及运行。

维修人员的培养除了理论培训外,还需岗位实践的培训即通过工程参与全面掌握项目的设计、设备制造、安装、调试等工作内容,强化对电站系统和设备的认知,并以接产者的视角对项目建设质量进行监督,就设计和制造的不合理项提出改进意见,力求在电站建设期间进行修改或变更。以下就维修人员在项目建设阶段的工程参与实践进行探讨,以指导维修人员工程参与。

1  工程参与内容

项目建设阶段,维修人员应根据项目实际进展,有计划地开展工程参与工作,以求从人员培养、团队打造、设计审查、质量监督等为出发点,从投产后便于系统和设备维护的角度就项目建设各阶段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优化设计和建安工作。

维修人员工程参与工作需与项目建设同时考虑,提前规划和编制过程参与计划,通过工程参与使维修人员尽早熟悉工程设计、设备装配和性能参数、安装以及调试工艺等内容,在全面工程参与过程中完成维修相关技术的储备工作,并逐步完善维修规划、维修设施和装备开发、程序体系建设和规程编写、人员培训和备件准备等工作[1]。

1.1 设计文件审查

项目建设初期,设计管理部门组织多部门就设计方提交的设计文件联合审查,各部门从本专业领域提出的审查意见,设计管理部门在汇集各方审查意见并经技术经济论证后提交设计院进行原设计修改[2]。

1.1.1 厂房(构筑物)和系统设计审查

在厂房(构筑物)和系统设计文件审查中,维修人员应注重对系统的运行特点、维修窗口等内容进行审查,力求在电站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降低系统不可用的影响、方便设备维修窗口的制定。具体审查时,还应围绕是否方便设备操作、维修可达性、快速维修、工具先进和方便运输等方面进行审查。

1.1.2 设备技术规格书审查

审查时,维修人员需从维修专业需求出发,对设备技术规格书进行详细审查,诸如设备的性能工况、高效区、环境要求、维护需求、设备材质、设备尺寸、重量等内容,以实现所设计的设备可靠性高、维护要求低、方便和快速维修的目的。

1.2 设备采购

设备采购阶段,维修人员应尽可能的参与设备采购和合同谈判等工作,主要包括对设备厂商的技术能力进行审查,参与设备合同技术部分诸如性能工况点、运行和维护模式和环境要求的审查,审查或提出建安及生产期备品备件和工器具的需求等[3]。

1.3 设备监造

在设备制造期间,维修人员需参与设备的监造活动,包括驻厂监造和见证点出席。在监造过程中,维修人员通过设备制造的全过程参与,对设备的深化设计(二次设计)、化学成分分析、取样和力学试验、组装、性能试验和验收等环节进行参与,在参与中加强对设备制造技术要点、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学习,为后续设备的维护做好知识储备。同时,在监造活动中,通过设备制造不符合项的处理,对设备的失效模式、失效点以及处置措施进行学习,以便提高维修人员的设备故障诊断能力和缺陷处理能力。

1.4 设备安装质量见证

设备经出厂试验和现场验收合格后,将进入现场设备的安装环节,实践证明,安装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设备投产后运行的好坏。维修人员需全程参与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按监督工作,对设备安装全程进行跟踪并出席质量见证点,学习诸如设备安装组对、吊装、对中、调平、调直、高程控制等安装技术,学习现场设备安装用装置和工具的研发和制作。同时,通过对设备安装工作中不符合项的处置,积累设备安装方面的技术控制要点、失效点和处置措施等内容,对设备安装的技术标准进行深入学习。

1.5 系统和设备调试

建安完成后,项目建设陆续进入系统和设备移交和调试环节,维修人员应全面参与机组的调试工作,包括:熟悉系统、设备以及核电厂设计与运行特性;参与调试计划和调试规程的编制;学习单体调试的方法、积累设备调试经验;收集技术文件、定值和调试数据,为设备管理提供原始的基础资料;编写维护规程,并在调试过程中对设备维护规程的适用性进行验证和修改。

2  工程参与要点

维修人员参与工程参与旨在提前介入项目建设全过程,收集、整理和学习维护所需的技术文件,并结合专业特点,在项目建设中提出设计修改、建安改进或变更改造需求,以便投产后提高运维工作质量。因此,在工程参与过程中还需对以下几方面进行重点关注:

2.1 设备合同谈判

2.1.1 大宗消耗品归一化

投产后,在设备管理过程中发现,设备用润滑油品(脂)、轴承、密封、滤芯等耗材品牌和规格庞杂,质量更是层次不齐,需耗费大量的人力梳理和储备备件,且采购价格居高不下到货困难。

为便于投产后设备管理和降低备件采购和维护成本,在项目建设期间设备采购前,生产人员完成设备用诸如润滑油(脂)、密封材料、轴承、滤芯等备品备件的规格和牌号的规划。设备制造厂家与业主签订合同后,采购以上外购件时需在业主规划的若干品牌范围内进行技术论证和选择,以减少投产后设备运维耗材储备品类和管理成本,解决投产后物项替代的技术评估问题。

2.1.2 合同内备品备件清单确定

通常情况下,设备采购合同中的随机备件种类和数量仅能满足设备安装的需要,往往不能满足后期设备单体调试和系统联调的需要,需业主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进行补充采购。由于大部分设备备件为专用备件而必须采购原厂家制造备件,导致备件采购价格居高不下,无形中增加了运维成本。

为便于控制后期备件采购成本压力,在设备采购中,将备件价格作为设备采购商务评审的一个重要组成一同参与评审,以便控制后续备件采购成本。

2.2 设备运维手册审查

设备供货厂商提交的运维手册是指导设备维护的基础性文件,其编制质量直接影响着电厂维护策略的制定、维修规程的编制和维修准备等工作。

一般地,设备运维手册随设备交货时同完工资料一并提交,此时工程已进入繁忙的设备安装阶段,因留给生产人员的审查时间仓促而导致审查质量普遍不高,后续使用时发现运维手册存在内容错误或不能覆盖所供设备、设备运维内容描述不详、缺少组装图/零部件图/包络图/系统图等相关图纸、缺失相关物料和工具信息、缺少运维周期(或定值)建议、缺失故障模式(失效模式)和处置措施等内容,直接导致:

①无法制定维护策略、编制预防性维修大纲和维护规程、建立设备管理信息;

②无法开展备品备件基础数据信息的建立和工器具准备,影响维修准备工作;

③无法及时开展备品备件储备工作,设备失效时无法快速维修,导致系统或设备长时间不可用。

因此,在设备采购时,需将设备合同中对运维手册的提交时间节点前移,至少在设备交货前3个月提交运维手册供业主审查,以便维修人员有充足的时间对运维手册进行全面审查并开发备品备件和专用工器具基础数据信息,及时启动备件储备和专用工具补充采购工作。

2.3 建安和调试

2.3.1 设备维修可达性核查

在设备建安阶段工程参与中,除对制造和安装质量进行见证外,还需要对设备维修不可达以及维修困难的问题进行重點关注。

2.3.2 设备实体和文件资料对应

对于安装于现场的设备,需重点对设备铭牌信息和完工文件等技术文件进行梳理,确保安装于现场设备实体质量完好、文件齐全,实体和相关建安文件一一对应,便于设备数据信息录入和后期设备管理信息追溯。

2.3.3 乙供系统和设备信息收集

对于乙供系统和设备,为便于投产后运维和设备管理,除在调试阶段重点对其性能参数等指标进行见证外,还需重点关注移交文件的编制,移交文件中需有所辖设备清单信息,至少包含设备名称、型号、材质、图号、P/N号、功能位置码、制造厂家、产地、供货商等信息,对于所移交的完工文件至少包含:材质证明文件、供货商资质文件、建安过程质量记录文件、调试记录文件、完工图纸、运维手册和其它质量保证和控制文件等。

3  结语

核电项目技术复杂、建设周期长,在漫长的建设过程中,维修人员通过工程参与,不仅对于维修团队进行了培养,更就工程设计、建安和调试活动进行了有效的质量监督,在项目建设初期,以接产者的视角对工程建设不合理项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尽可能避免出现装料后因放射计量大而无法实施变更改造的情况。

参考文献:

[1]杨鸿翔.EPC模式下的核电生产准备[J].中国核电,2016, 009(003):255-260.

[2]史海丽,李阳.EPC总包模式下核电设计接口管理研究[J]. 水能经济,2016(006):391-392.

[3]王硕,李军.基于EPC模式下核电设备采购管理研究[J]. 电工技术,2016(02):00140.

猜你喜欢
项目建设核电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百年初心精神 点亮核电未来
2020年核电活动安排
核电链接
电网工程项目管理有效性模型构建与研究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经营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