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科学素养

2020-08-31 15:01李雪峰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先学针对性现象

李雪峰

科学教学要重视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养成,建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和以学为主的新型课堂。

1.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建立新型课堂

在教学中,要把学习的权力和责任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完成科学探究活动。如在《给水加热》一课,学生在实验前已经明确了实验的目的:验证加热过程中,水变成水蒸气的速度有什么样的变化。学生也已经有了自己的猜想。实验前的环节,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员的作用,所有的表达都是学生在进行。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对整个实验现象做了详细的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不仅熟悉了整个科学探究的流程,也锻炼了表达、思考等多方面的能力,培育了科学素养。

2.先学后教,在课堂中真正落实以学为主

“先学”有几个基本特性:超前性、独立性和差异性。“先学”要求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进度和方式进行超前学习,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和能力不一样,同样的内容,先学的质量和理解的深浅也不一样,这种差异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宝贵资源。“后教”也有几个基本特点:针对性,参与性和发展性。针对性是指对学生先学的问题或想法进行教学,只有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化。“先学”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基础,通过“先学”,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困惑、思考、想法、见解和意见进入课堂,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求知、展示、互動、评论的舞台。在《给水加热》一课,学生在明确了实验的目的后,开始实验并完成记录单。每个组对实验现象的记录内容可能不太一样,但基本都能把实验中的重要现象比较清晰地记录下来。此时,我没有让学生展示本组的实验记录,而是让各组根据自己组的实验记录单,思考之前的问题——你们组的实验现象能证明之前的哪种猜测是正确的,并要求学生想一想判断依据是什么。这样,学生能够在接收他人信息之前有自己的思考,对整个现象有自己的分析。小组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听他们的想法,基本了解不同学生、不同小组对同一问题的理解程度,为后面的引导教学提供帮助。这样的环节设置能使学生在自己的思考过程中,逐渐养成分析问题的科学能力。

3.整体化教学,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

知识的整体化强调知识的结构化、整合化,防止知识的孤立化、片面化,是将知识转化为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五年级学生学习关于水的知识,他们在三年级学习了水的基本特点、知道了水流动会产生力量等基本知识,五年级的教材中又设计水的三态转化。在学习水的三态转化之前,我让每位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写出对水的了解,发现每个班至少两名以上的学生对水的知识了解是非常多的,也有一部分学生对水的了解比较少。通过这种活动,使学生明确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学习内容,头脑中有较清晰的任务。教师还能掌握学生已有知识储备情况,便于课上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学。

猜你喜欢
先学针对性现象
发挥先学先行作用 凝聚青年担当作为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浅谈“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优点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