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长涪边区的地下青年工作,在党的领导下有了较快的发展。
当时,长涪边区青年工作主要在三个点陆续开展:一是包家乡(原属涪陵县,今属垫江县)点;二是仁和乡(今属长寿区)点;三是云集乡(原属涪陵县,今属长寿区)点。以此为主,整个长涪边区党所领导的外围青年群众(包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员)共有80多人。
开展青运工作
我是云集乡(又名罗家庙)人。我的大哥汪大漠于1936年参加地下组织,1937年春由四川去延安,后分配到新四军工作。他留在家里的进步书刊,对我青少年时期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948年,我还是一名高中生,长涪边区地下党员夏鼎型利用寒暑假同我接触,使我进一步打开视野,明白了革命的道理。
1949年4月初,我在重庆市立第一中学加入了党领导的地下秘密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社。在“四二一”学生运动中,我和重庆一中40多名进步师生被当局逮捕入狱。一周后,我们在社会力量的营救下,被集体释放。
6月,我回到家乡。在夏鼎型的帮助下,在云集乡组织农村知识青年“读书会”,开展读书活动,宣传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
8月,经夏鼎型介绍,我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安排我到仁和乡中心小学当音乐教员。
9月初,我到仁和乡小学任教后,夏鼎型(时任中共长涪边区区委组织委员)通知我担任边区青年干事,专做青运工作。几天后,中共长涪边区区委书记甘善业指示我,利用星期天,在三洞桥黄葛树下与王宗藩接头,并交待了接头暗号。甘善业说,王宗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员,在包家乡青年农民中组织了“同心互助会”“老庚会”等,今后这一片的青运工作交给我负责联系。
9月中旬,我和王宗藩接上关系后,根据边区党组织的安排和部署,多次到包家乡,与王宗藩见面。我利用晚上同“老庚会”农民见面,鼓励他们参加“三抗”(抗丁、抗粮、抗捐税)斗争,以实际行动,配合解放战争,迎接解放。
宣传革命思想
仁和乡点的青运工作,早在我去之前就有了基础。夏鼎型曾经在仁和乡小学组织教师开了一个“青年茶馆”,利用“喝茶”“打牌”等文娱形式,团结小学教师和农村青年知识分子。1948年,小学教师夏鹏飞在夏鼎型的领导下担任“青年茶馆”的负责人,他还为地下党组织传递书信情报。
我到仁和乡小学工作后,和学校教员夏鹏飞、韩治国、谭书华、王保民等经常联系,对他们进行革命思想的启发教育。
当时,我根据甘善业的指示,着重向云集乡、仁和乡的青年群众讲述了重庆“九二火灾”的真相,揭穿国民党反动派为对共产党进行政治诬陷而造谣嫁祸的阴谋。我还以仁和乡及包家乡为据点,与长寿县兴隆乡、青云乡等地的程景侨、杜宜春两位同志建立联系,通过他们做当地的青运工作。
程景侨、杜宜春是在重庆一中加入新青社的社员,也是我的同学。他们都是重庆“四二一”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程景侨还是重庆一中学生自治会主席,杜宜春则是重庆一中的学运骨干。程、杜二人在“四二一”学运中引起反动派的注意,在组织和群众的掩护下避开了敌人的搜查,后撤退回乡。
我和程景侨、杜宜春以同学名义互相来往,谈解放战争形势和中国革命的前途。我把他们纳入边区青运范围,发展成为农村青运骨干。
重庆解放前夕,杜宜春为调查反动武装,冒险打入当地地主武装——绅粮兵。在极短时间里,他收集了解到绅粮兵的枪支弹药情况。重庆解放后,杜、程回到重庆一中,同学校新青社组织恢复联系,参加了西南人民革命大学的工作。
迎接新任务
1949年9月上旬,时任中共川东涪陵、长寿、垫江、邻水等五县中心县委书记的朱挹清,以我的“老师”名义同夏鼎型到仁和乡小学找我谈话。他给我讲述了渡江战役以来我军大获全胜的形势,说:“你们要在边区委领导下把青运工作干好。青年人容易接受革命思想,要好好团结教育他们,迎接新中国建立以后的新任务。”“越是接近胜利,敌人越猖狂,天快亮,更黑暗,千万不要丧失警觉性。”
朱挹清还教我唱了一首歌,歌词是他自己写的,歌名叫《唱一个歌》:
唱一个歌,唱一个歌,
不要怕天气坏,
不要怕夜深沉,
苦难很多,希望更多,
走过荒凉的黑夜,
便是灿烂的清晨。
1984年9月,王宗藩寫过一篇他在包家乡开展青运工作的回忆文章,现摘引部分段落:
1949年9月初,黎兴安同志(中共党员)对我说:今后你的关系由一个姓汪的同志和你接头,由他负责联系。1949年9月中旬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和老汪按规定的暗号在仁和乡三洞桥一棵黄葛树下接头了。我按预先布置的穿芝麻呢学生服上衣,蓝色下装,手拿一把雨伞。老汪身穿长衫,脚穿黑色水胶鞋,手上拿着一根小竹竿。我先发问:你是张老师吗?汪答:不,我姓王。我说:啊,我们是家门,一家人嘛!头接上了。接头后,老汪简单地向我交待了任务,约定了下次见面的时间地点。临走时,老汪给我一本油印的《新民主主义论》。以后,我的工作就由汪道心(汪大波)同志联系了。
这个时期,我们把抗丁、抗粮、抗租,反逼佃斗争,反苛捐杂税作为工作重点,结合调查了解土豪劣绅和地方反动武装情况。把一些青年农民,用“老庚会”“抗丁小组”“干人会”,拜把结异姓兄弟等形式组织起来,发展了青年农民群众80多人……。
王宗藩说:“长寿县刚解放,上级指示长涪边区组织100人的农民武装,去长寿县城参加警卫队,我们包家乡就派去了青年农民程树和、刘德发、夏俊德等36人,为保卫新建的人民政府作出了贡献。”
在党的领导下,长涪边区的青年知识分子、农民不畏强暴,立场坚定, 拥护党的主张,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团结奋斗。直到今天,70年前的情景,我仍历历在目。
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