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一
重庆首任市委书记陈锡联,参加革命时年仅14岁,还是个孩子。母亲担心,坚决不让他走,还以绳系之,自己拽着绳子另一头。
然而小小绳头岂能拴住少年壮志?趁母亲熟睡,他偷偷解开绳头,义无反顾地离家投奔游击队,由此开启了几十年的革命传奇。经过血雨腥风锻铸,一颗耀眼的将星在共和国的天空升起。
一个出身湖北贫苦农家的少年,当年哪来那么高远的志向?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当年的革命队伍里,“小红军”“小八路”俯视即是,有的就在我们身边。笔者单位一位领导,13岁参加八路军;笔者联系多年的一位解放军中将,15岁参加革命,等等。至于为何参加革命,他们的答复几乎无二:“哪懂那么多,就知道共产党队伍里都是好人,跟着干绝没错!凭的就是一股劲。”
走笔至此,一个沧桑的身影在脑际浮起,那是曾经的重庆市顾委主任段大明,江西吉安人。有次红军打了大胜仗,在他们村里开庆祝会,段大明与其他年轻人好奇地在会场外旁听。毛泽东在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演讲,这帮青年顿时热血沸腾。段大明回忆说,他就记住了一句话:“共产党要建设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新社会。”这是多好的队伍哇!这群年轻人当时就在会后踊跃报名,参加了红军。那年,段大明18岁。
以后,他经历了长征、抗战和解放战争,那股劲越来越劲道,越来越执著,成了他立身做人的“定海神针”。直到年事已高重新出山,仍忙碌于工作,还重回故里,遍访当年房东和战友遗孀,关心他们生活是否幸福,有啥困难。
这些年从事党史工作,有幸接触了不少老同志,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同样的那股劲,那就是深植于灵魂的人民性和进取精神。岁月更迭,白发皤然,他们仍初心不改,始终激情满怀,对人民充满感情,对工作劲头十足,正如歌中唱道:“革命人永遠是年轻。”
与战争年代相比,眼下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中国骄傲地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但面对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还长,还会有一个个新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去克服、去面对。因此,我辈更应该以革命前辈为楷模,永远保持饱满的革命激情,勇于担当,矢志拼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