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胶州秧歌的文化发展脉络

2020-08-31 15:05韩丹
戏剧之家 2020年23期
关键词:历史文化传承发展

韩丹

【摘 要】《胶州市志》中记载:“每逢元宵节(当地又称‘灯节)的前后三天,胶州地区各村落之间便会有相互串演秧歌的文化习俗。”这种习俗延续至今。随着胶州秧歌的发展,其不断吸纳中国传统的戏曲元素,形成了“歌”“舞”“戏”的表演特征。

【关键词】胶州秧歌;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独特魅力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3-0148-01

一、胶州秧歌的文化概述

胶州秧歌是山东省汉族民俗舞蹈之一,与海阳秧歌、鼓子秧歌并称为“山东三大秧歌”,它是胶州地区流传较久远,影响力较大的汉族最具代表性的秧歌类型。胶州秧歌经过了三百多年的发展,使得它从一种百姓平日里娱乐的秧歌小戏,成为享誉全国的汉民族秧歌形式。胶州秧歌既饱含着胶州地区浓郁的民俗风情,又不断吸取着其他优秀的民间文化,进而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形态。人们也根据其造型形态的特点,将其称为“三道弯”或“扭断腰”,是深受大众喜欢的舞蹈样式。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胶州秧歌在胶州独特文化的孕育下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深受当地环境及浓郁的民俗文化的影响。胶州秧歌丰富的舞蹈表现形式,吸引了大量的民众参与,也使得胶州秧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民众基础,胶州浓郁的乡土气息,民众积极热情的生活态度及旺盛的创作热情,使得胶州秧歌的艺术生命绵延不断。

二、胶州秧歌的流变脉络

纵观胶州秧歌的发展历史,其从一开始就不断修正,融合了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并受到不同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首先,山东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浓郁的儒家文化也渗透到了胶州地区的民俗民风之中。

其次,胶州位于东海沿岸,自古以来就是天然的通商贸易口岸,人们往来不断,因此也带来了农、商、药、艺等多类交易。唐朝在胶州设立板桥镇,凸显其经济上的地位。后至北宋,板桥镇海上贸易已经空前繁荣兴盛,成为当时朝廷东去日本、高丽,南行泰国、印度,西至西方国家的重要门户。

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胶州秧歌形成了“以歌舞演故事”的表演特点。20世纪50年代,胶州秧歌被引入我国的舞蹈教学中,成为民间舞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如今,《春天的摇篮》《一片绿叶》《咏荷》等胶州秧歌作品,成为民间舞蹈中的精品。

三、胶州秧歌的文化风格特征

发源于胶州地区的胶州秧歌,承载着千百年来汉民族对于土地的渴望,是农耕文化的积极表达,其淳朴的特点体现在“一扭一拧”之上,这种动作的美学特征展现了胶州人民对待生活的高度热情,以及对待新生活的渴望。

“扭”和“拧”是胶州秧歌中最具有风格特征的动作。女性角色的颈、腰、膝三个部位适当弯曲变化,即舞者由头到脚形成肢体上的三道弯形态,俗称“三道弯”。“三道弯”,既是当地人对胶州秧歌的称呼,也是舞者重要的形态特征。

“九动”,指胶州秧歌的肢体动态造型,即头、胸、胯、大臂、小臂、手、腿、膝、脚这九个部位,因舞蹈风格需要而各自产生的“同时同向”“同时各向”的持续弧线运动。

“十八态”,指舞者头、胸、胯、大臂、小臂、手、腿、膝、脚这九个部位因舞蹈創作需要而形成的有机运动方向,以及塑造角色所搭配的不同形态特点,从而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造型。

四、胶州秧歌的历史文化属性

纵观胶州秧歌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其产生于民间地头,并且不断吸收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而形成了“歌”“舞”“戏”三位一体的审美特征。我们所熟知的胶州秧歌可以分为大场秧歌和小戏秧歌。大场秧歌就是我们俗称的“小调秧歌”,是胶州秧歌的舞蹈部分,主要强调肢体的“扭”“拧”,以及步子的轻盈;小调秧歌作为开场的楔子进行备场表演,以加演的方式成为胶州秧歌的一种表演结构。

小戏秧歌是带有叙事情节的歌舞表演,包含了歌舞、戏曲等元素,有着丰富的程式化角色特征和强烈的表现性动作特征,具有强烈的戏剧性。

进入新时代,胶州秧歌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的口号,中国民族民间舞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如何适应新时代的文化发展要求,立足于“文化自信”,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胶州秧歌文化,将民间各种文化推向新高度,依然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只有立足于百姓,立足于民族文化,才能够让胶州秧歌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的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金敏.胶州秧歌中扇子的运用及其待性研究[D]. 广西艺术学院, 2016.

[2]雨石.舞蹈审美的基本特征[J].舞蹈论丛,1986(4).

猜你喜欢
历史文化传承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历史文化街区环境标识系统设计初探
城市化下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共存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