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昱萱
【摘 要】文章针对动画片中除常见的几种画面构图形式如九宫格构图、十字形构图、三角形构图、S形构图、水平构图等之外的几种特殊构图形式进行总结与分析,总结动画片中镜头画面构图的原理,并在美学距离法则的基础上,围绕这几种特殊的构图形式进行总结归纳,阐述在动画片中使用几种特殊构图形式的方法与意义。
【关键词】动画镜头;构图形式;美学法则
中图分类号:J9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3-0133-02
动画片的本质是电影,因此动画片在镜头画面表现方面必须符合电影艺术的表现规律。蒙太奇是动画片制作中基本的表现手段。在动画片中,构图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常见的构图形式有九宫格构图、十字形构图、三角形构图、S形构图、水平构图、垂直构图。除此之外,在动画镜头设计中,还有封闭式构图、开放式构图、框架式构图和空白式构图,这是容易被我们忽略的,这几种构图形式对提升动画画面的空间感和层次感有重要的作用,需要我们深入地探讨与研究。
一、动画片中镜头画面构图的几种特殊形式
(一)封闭式构图
在封闭式构图中,动画片中的角色被精心设计,以达到画面平衡。封闭式构图的场景画面是相对独立、封闭的,画框内外空间有着严格的界线,内外空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画框作为一条分界线将内外空间客观地分割开来。在封闭式构图的场景中,事物的运动局限于画框之内,所表现的内容只局限于画面之内。封闭式构图更习惯于把主体放在几何中心处,注重画内空间视觉元素的布局,注重视觉形象的稳定、均衡与和谐。封闭式构图的画框限制了事物的运动范围,强调了画面的完整性,在人物特写镜头中,虽然表现人物局部镜头,但也具有画面的完整性。封闭式构图是画框内的形象展现,对观众的思维干涉程度较大,场景内部要表达的情感在一定范围内被限制,属于一种相对被动的接受方式。因此,封闭式构图的画面比较写实,场景给人一种视觉重量感,观众能够明显地感觉到画面是被小心安排和刻意建构的。封闭式构图更加注重画面空间的平衡感,对光线的应用和对构图严谨均衡的要求,能让观众依靠直观的视觉形象完整解读画面的信息,观众通过对画框内信息进行分析思考从而产生共鸣。因此,封闭式构图较为完整地展现了场景,清晰、明确地交代了场景中事物的运动和关系。
(二)开放式构图
开放式构图是在长镜头理论出现后诞生的一种新的构图方式。在电影领域,开放式构图多应用于纪录片中,画面中的许多元素超出摄影师的控制范围。开放式构图的特点表现为动画中有些角色局部的身体可能会被画面的边缘切掉,或被前景的实物遮掉。随着人们的审美思维从封闭走向开放,有时候随着动画镜头画面的切换与转变,我们很难区分封闭式构图与开放式构图。开放式构图在安排画面中的视觉元素时,注重表现画面外部的冲击力与视觉张力,强调画面空间由内向外的延伸。它打破了场景画框的限制,将场景内外看作是同一个表现空间,使角色和场景摆脱画框的束缚。在开放式构图中,主要强调画面的连续性,但并不是将所有的动作和场景放在一个镜头中表现。因为单幅画面会出现一些不完整、不统一的现象,开放式构图更加注重的是画面以外第二空间的存在与想象的延伸,从而使构图具有更强的自由性和延展性,以传达更多的画面信息。开放式构图与封闭式构图相比,主要优势是突破了镜头的限制,形成了镜头外的画面延伸,留给了观众一定的联想空间,仿佛身临其境,使联想与想象有效地弥补了画面本身表现的不足。
(三)框架式构图
框架式构图是动画片中一种常见的构图形式,画面利用前景的几何关系,能形成集中的视觉,营造第一人称的现场感。在实际拍摄中,作为框架的物体有很多,比如树枝交叉构成的框架构图、窗户、洞穴口等,可以营造各种氛围。
通常我们可以应用光线照射形成的局部高亮与周围暗部形成框架式构图,比如动画片中常用的追光灯,以光照区域边界为框线,形成明暗反差的框架。运用对称、竖直平行,或者人们熟知的事物结构(门框、窗框等),再运用画面边界以及人们对事物的印象进行补全,也可以完成框架的构建。在框架式构图中,我们要打破以往尊崇传统框架的思维模式,窗户与常用交通工具的门窗等等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框架模式,利用画面边界与场景里的事物完成创意框架式构图需要创新与思考。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细节观察,在建筑群体里突破以往的门窗框架式构图,多与建筑内的轮廓相配合,比如楼道、中庭,调整取景的拍摄角度,通过低角度或高角度镜头构建成一种框架式构图,比如對旋转楼梯的俯拍,形成完美漂亮的漩涡框架式构图,这也是对传统框架思维的创新与突破。框架式构图不仅仅是平面二维的一种构图模式,它可以从多角度、多空间去诠释。在动画制作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画面的纵深程度,利用大大小小、错落有致的房顶,形成远近不同的距离对比,这些都是框架式构图的创新表现形式。框架式构图可以是一种无形的表现形式,它可以是一大块色彩、一大块阴影,这些都是框架式构图展现出来的画面形式美。
(四)空白式构图
空白是场景构图的重要法则之一。空白也称留白,“留白”一词来源于中国传统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它指的是在传统书画等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为使整幅作品在画面的章法、构图上更为协调乃至精美,有意地在画面上留下一定程度的空白,通过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含蓄、富有东方美学气息的意境美,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在动画场景构图中,空白的本质是要给予观众一定的发散思维与想象的空间,从而让观众在动画片中寻找到与自身价值观念相符合的主旨思想。动画场景画面中一定会构建一些空白的部分,这些部分并不是纯粹的白色,而是由单色调作为画面背景,起到烘托主要视觉元素的作用。空白虽然不是画面主要表达的部分,但它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空白的存在可以表现构图美感、画面意境、视觉空间。不同的空白构图方式能使画面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比如主体周围的空白能够使主体更加鲜明、突出;大面积背景的空白能够营造氛围与意境。可见,在场景画面构图中留有适当的空白,不仅可以突出主体以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对于动画片的信息传达也是十分关键的。在动画片中,虚化镜头也是空白式构图的一种表现手法,运用焦点的虚化处理,简化构图,凸显画面主体,营造意境,从而增强情感。
二、美学距离法则
各种构图形式最终都要遵循一种美学法则,瑞士心理学家布洛指出,在审美中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它在审美经验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而提出了著名的“心理距离说”,即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保持适度的、非功利性的心理距离,审美才能够进行。所以要利用合理的空间距离来表达情感。在动画创作过程中,艺术家需要的是把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我们需要达到的距离,是更接近于艺术家本人的创作思维,将观众与被拍摄的主体置于一种物理关系之中。这涉及到每个场景的景别,镜头的运动与镜头角度相互配合才能创造一种舒适的视觉距离。想让观众身临其境般地置身于镜头当中,就需要艺术家在镜头设计方面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和展现充分的美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美)史蒂文·卡茨.电影镜头设计[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