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
【摘 要】阳城道情作为一种流传已久的说唱艺术,由于老艺人们有的因年龄增长退出舞台,有的相继去世,有的为了生计不得不从事其他职业,已经呈现出式微的状态。即使阳城道情于2006年被列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其发展态势仍不容乐观。在这种情况下阳城道情想要发展首先要“活下来”,活下来的方式在于走进博物馆,借用数字技术实现阳城道情的数字影像以及检索展现,从而开发IP产业,使得阳城道情可以实现一定基础上的传承。
【关键词】阳城道情;民间艺术;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3-0024-02
一、研究背景
群眾文化、民俗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日常生活最稳定的因素和条件。相比日常生活,民俗生活有着较强的习惯性和较强的文化认同性,可视为历史延续和时代变迁的结果。阳城道情作为一种传统说唱艺术,正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漫长的生活过程中积累演变而来的,融入了地方性文化和百姓的生活。
阳城道情发展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整个曲艺演唱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是民间说唱艺术的幸存者,是阳城民间说唱文化的佼佼者。2006年,阳城道情成功入选第一批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后,成为阳城乃至晋城的一张文化名片。
然而,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开始大量丧失,大量民间艺术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衰落的迹象,阳城道情也未能幸免。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虽然有所成效,但是从整体来说,保护工作依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因此,怎样继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延长它的生命力依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尤其是对于阳城道情这种地方性的民间曲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物质以及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延缓其消亡的程度更显得十分重要。
二、关于道情
(一)曲艺由来
阳城道情的说唱历史十分悠久。据《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西卷》记载,阳城道情主要在晋东南阳城县流行,没有其起源的历史记载。流传下来的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早期以占卜为生的道士为了吸引过往的行人,常年在街头怀抱渔鼓说唱,到了晚年由于年事已高,不能继续演唱,就将演唱技艺传给阳城当地爱好唱歌的人,之后一去不复返,此后就产生了阳城道情。另一种说法是元末明初,有一位道士常年居住在阳城并以说唱的形式向人们宣扬教义,阳城道情是由其传授而来。
此外,阳城道情因兴盛于阳城县南关村,因此也称其为南关道情,它的曲调优美、婉转动听,深受人们喜爱。因此,我们从阳城道情的起源探寻出其名字的由来,地名和曲艺风格组成的名字,听起来十分随意。
(二)艺术特色
阳城道情的音乐唱腔属于曲牌连缀体,全部唱腔有皂调、耍孩、歪调、跺板,碗花调、十字佛、山坡羊、西江月等10个曲牌组成,习惯称之为“十锦段”。其说唱特色在和当地方言土语紧密联系的基础上,又与音乐的体裁、风格、调式、调性相联系,形成了旋律委婉明快、行腔流畅自如的独特风格。且由于其起源于道教,它的曲目多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分为韩(湘子)家和李(翠莲)家两类。
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其艺术特色也在发展的过程中发生着改变,并且根据活动规模、参加者数量和老艺人演唱内容的不同,形成了参与民间活动的灵活性。在对道教曲目继承的基础上,也广泛吸收了民歌、小调、诗赋等的特色,具备了多元性的特征。
(三)发展现状
阳城道情曾经活跃于民间,并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艺术家们经常在农闲季节聚集起来,临时搭班,到农村为大家进行“义唱”。随着时间的推移,阳城道情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后扎下根来。此后,农村中凡有生日、满月、婚喜宴庆乃至丧葬祭祀、消灾祈福等活动,便常有人家请他们进行说唱。
其出现过几次发展的高峰期:1954年,作家赵树理在阳城体验生活期间,在观看道情演唱之后对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邀请道情表演团队赴省城演出。1958年春,再次赴省城演出40多天。1979年和1980年由张天林作词,宁家沛改曲的阳城道情《群英会上挑女婿》获得省曲艺演出的一等奖,这是道情改革的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在此之后,又出现了将表演与舞蹈融为一体的《新婚之夜》《银线相连四海情》等一批精彩的节目,《新婚之夜》继1990年参加省电台“运拖杯”获奖后又在中央电视台《欢腾的金秋》栏目播出。1997年初次尝试的道情剧《小草的婚事》参加省文化厅“三小”调演,荣获一等奖,同年在文化部第七届群星奖评比活动中荣获优秀奖,但至此之后再无辉煌时期。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又能得出这样的信息,阳城道情的发展和社会进程亦步亦趋,在建国初期经历短暂的发展之后,同样陷入了文化大革命的动荡之中,没有取得任何成绩。后来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文艺工作也取得了相应的进展。但是好景不长,在即将步入21世纪的时候,全球化的冲击使得这种民间娱乐活动的存在空间变得越发狭窄。随着各种娱乐形式的出现,阳城道情逐渐失去了传播的受众,发展传承面临极大的困境。
阳城道情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理应获得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但是现实却与之相反。从这个现象可以折射出一些问题,比如当下的地方政府已经把非遗申报当作一项政绩来做,尤其是在如今中国大力宣扬传统文化,地方政府便借此“东风”来申遗。非遗项目的申报成功不仅给当地带来名和利,而且也成为当地的一个文化名片和旅游招牌,给当地带来了持续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助推了地方政府对非遗项目的申报热情。但申报完之后,对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情况的关注就随着时间而逐步减少,对于阳城县来说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另一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和阳城道情相类似的说唱艺术——阳城鼓书,在2017年经审批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种情况的出现更从侧面表现出阳城道情的发展岌岌可危。
三、现实问题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阳城道情赖以生存的婚丧嫁娶等传统习俗也发生了改变,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已经不再需要阳城道情来发挥娱乐作用,传统的围桌弹唱的形式也不复存在。一些颇有造诣的老艺术家因为年龄增长逐渐退出舞台,有的已经去世,有的为了生计不得不从事其他职业,因此道情的传承也无以为继;其次,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和媒介的变化,日常生活中的娱乐形式也被电子化的产品所取代,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发生了不同以往的改变。面对新的娱乐方式以及更加年轻的受众,阳城道情显得十分滑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代的洪流中终究难逃消亡的历史结局,所以我们能做的是如何使这一曾经辉煌过的民俗生存下来。由此看来,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想要留存,必须寻找新的出路:一是得到良好的传播因此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二是进入博物馆。
四、解决途径
对于阳城道情来说,在现代化的背景下谈其传承意义已经不再重大。目前每年只有极少数的展演,并且在道情艺人无法传承的情况下,即将要面临消亡,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使它能够留存下来才是重中之重。
对于阳城道情来说最好的出路是进入博物馆,这样一来,曾经优秀的民间艺术至少不会面临完全消亡的危险。并且在信息科技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非遗进入博物馆的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数字化技术以日趋成熟的高精度的数字化影像技术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惊喜,这样对于阳城道情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阳城县目前正在筹备建设“四馆一院”项目(综合馆、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和影剧院),正好借此机会可以提高这些工程的数字化使用情况。对于阳城道情,甚至是阳城县的发展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各项遗产可以借此机会进入文化馆中,从而得到传承以及传播。
首先,阳城道情作为一种说唱艺术,除了以文字方式记录其发展历史以及说唱曲目之外,利用数字影像技术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来面貌也是进入博物馆的方式之一,这样人们在参观时更能获得直观的体验。利用数字影像艺术,可以再现历史,将阳城道情在历史上的产生、应用、发展、变迁等过程通过数字影像展现出来,向受众再现不同时代的人们在阳城道情的影响下所呈现的生活方式和状态。以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背景下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例,虚拟现实技术主要通过环境建模、人机交互、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突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继承和传播模式的局限性,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复制,创造了传统保护方法的不可比拟的展示效果,满足受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性化、多元化的体验需求。阳城道情完全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借助于国家每年给阳城道情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金扶持,在一定的限度内完成这种信息化的呈现方式,进而使阳城道情在技术化帮助下真正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相互交融,得到有效的传播与传承。
其次,利用数字影像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录制节目信息进行统一的、科学的、标准化的编目索引,把无序的信息变成有序的资源也十分必要。我们可以设想在未来信息化更加普及的社会,通过对影像文件进行内涵的充分揭示以及规范的标引著录,可以为检索提供必要的多种检索途径和尽可能多的检索点,为研究、传播、推广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可以推进阳城道情的基因信息库建设,与其相关的音乐信息、知识都可以包括在其中,这样就可以实现多元发展,而不是独立存在。
最后,在阳城道情进入博物馆的基础上,可以相应地发展其IP产业:在新媒体环境和市场环境下,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产业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主要途径。我们应该运用网络思维和产业运作理念,为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化发展插上网络的翅膀。但是非物质文化的产业化应该因地制宜,不应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艺术或文化内涵做出商业牺牲。IP产业链内容建设包括文学、影视作品、戏剧、动漫、游戏、周边衍生品、兴趣体验与培训、主题旅游等。
五、总结
综上所述,阳城道情是一种式微的传统曲艺,要想使其得以留存与发展,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相关部门可以对阳城道情的保护引起重视,这样才能实现共赢,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情况下,丰富文化的多样性,从而带来一系列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徐同磊,徐隆.基于IP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与保护[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9,4(02):41-43.
[2]陈琦.信息网络背景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路径的探究[J].大众文艺,2019(04):5.
[3]张建龙,王勇.数字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戏剧之家,2018(36):237.
[4]王涵.山西利用数字影像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J].电影评介,2010(21):111-112.
[5]王永革.陽城道情及其传承与发展探讨[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