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晶 王普雄 冯磊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在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防控任务的情况下,除制定相应的防控、服务、保障外,将进一步提升复工复学的速度,稳中求进顺应各高校图书馆宏观调控作为首要任务。本文从疫情防控和措施的常态化方面入手,探讨高校图书馆的策略选择和发展。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ormaliz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COVID-19 epidemic, university libraries take the further increase of the speed of resuming work and school and complying with the macro-control of academic libraries as the primary task in addition to formulating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ervices and guarantees while ensuring the health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ask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normalization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measures to discuss the strategic choice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高校图书馆;常态化;防控;发展方向
Key words: COVID-19 epidemic;university library;normalization;prevention and control;development direction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23-0019-02
0 引言
2020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并迅速在全球漫延,这场突发公共事件[1]给全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国内各高校图书馆纷纷响应国家号召陆续停止对外开放,采取了闭馆的举措。各个省陆续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城市被按下了“暂停键”,各级高校图书馆所有实体服务全部停止,服务保障完全由线下转为线上。之后经过两个多月举国之力的“战疫”,国内疫情得到有力的控制和好转,相关疫情数据逐渐出现拐点,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正在逐步恢复正常,各高校图书馆在当地防疫指挥部门的指导下,相继开展了各项有序不间断的应对举措。
1 全方位防控保障举措
①以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为例,场馆内部大开窗较少,室内空气流通等多以风扇、中央空调等机械设备为主,对空气的循环流通不利。据统计,在正常开馆状态中,平时每日师生接待量超过约6700人次,2019年3月,两馆的各类文献外借服务量约1万5千册次,如遇报告厅举行的学术科研活动时,到馆人员数据更是成倍增加。各类人员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呼吸、讨论交流、喝水等,如果没有个体防护和消毒措施的跟进,病毒接触性传播的几率和风险势必会无限增加。
②图书馆办馆水平的标志之一就是日常卫生状况,安全、良好的阅讀环境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与每一位入馆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在过渡期内,收集气象、交通、卫生防疫,政府机构、公安等部门的官方防疫知识和信息,在馆内外多渠道布置防疫知识宣传栏,强化健康防疫日报,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把好图书馆的第一道安全关,同时对馆内的阅览、公共区域、办公区域,以及机器设备、纸质书籍等全部用75%的酒精及紫外线消毒,要求出入馆门必须佩戴口罩、实名登记、进行体温检测、还不定时对馆舍进行开窗通风、给洗手间配备各类洗手液、购买隔离栏和警示地贴,全力保证防疫物资的储备。
③此次全球爆发的新型肺炎疫情具有传染强、危害重、蔓延快等特点,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师生人群较为密集的公共场所,急需制定出长期完善的卫生防疫制度和应急预案,使之制度化、日常化,防患于未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是指在最快的速度、最完善的举措,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最小化的组织和处理机制[2]。在疫情常态化,在疫苗未研发出之前,病毒反弹和再次爆发的可能性仍不可测,形势依然严峻,应继续时刻保持警醒,绝不能松懈和降低防控意识。3月12日,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为高校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维护教职工和大学生生命健康安全、维护校园正常生活教学秩序做出的精准指导。因此,建立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势在必行。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坚持预防和应急相结合的原则,与所属社区、卫生防疫部门、学校的保卫处、医院、后勤等建立相应的应急联动组织机构,制定出具体措施,排查隐患,同时,加强了对馆员的突发事件基本技能培训,开展针对疫情的应急模拟演练,用高度的警惕性,做好应急防范准备工作,来确保遇突发事件时能迅速控制住疫情扩散,将损失最小化。
2 线上常态化服务不间断
①陕西省各高校图书馆在远程资源访问、文献传递等渠道上实施多项举措;随着学校既定教学计划的开展,各高校图书馆根据不同需求,制定出各家线上服务侧重点。以西安工程大学为例,联合教务处、研究生院及时推出了课程教材门户,利用数字资源,最大限度满足师生对教材教参和阅读需求。据统计,疫情初期,该馆有7个专职馆员轮流24小时值守的QQ工作群,同时扩容VPN,对接CARSI认证,使师生能够多渠道远程访问中国知网等13个数据库,从技术上保证了“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并开展了9个院系的专场直播讲座,整理教参书目7000余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90天发布信息12期70条,阅读量近1.7万次,同时还发布了外借图书不计逾期的通知,使居家的师生安心在家学习。
②“复工+线上服务”常态化阶段,学科评估、科技查新等深层次服务已全面展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安工程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在资源保障、阅读推广、信息素养教育、参考咨询等工作中进行多样的创新实践与探索。据了解,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在国家“停课不停学”和“闭馆不停服务”的政策指导下,组织师生开展各类线上阅读推广活动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借阅系统选出了2019“阅读之星”和师生最喜爱的图书,还精心设计了“追溯时光”讲述你和图书馆的故事活动,“读了就是你的”和“共读一本书”等读书交流模式。
3 突显的问题待补充完善
①高校图书馆的资金投入多以馆舍环境、人员设备、文献资源等为主,忽略了公共卫生防疫上的投入,而这些工作也仅停留在基本卫生清洁的表象上,在防疫防护必备的消杀器具和应急装备上的投入几乎是一片空白,针对这次疫情带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校图书馆在很大程度上显露出了短板和漏洞,导致日常应对中稍显被动。
②官网、微信公众号、QQ等社交平台发送推文时,不要千篇一律信手拈来,应从本校图书馆的角度来着手,从校内师生的需求考虑,加入针对学科、专题推送等原创内容。除此之外,线上服务还需在亲和力和互动性上多用心,才能更多的吸引师生眼球,发掘出潜在人群,避免原有人员流失。同时还可以在线上交流时增加新的模块,例如:在网络监管允许范围内,可适当开放一些交流平台,让师生匿名登陆,就某个固定话题或阅读活动参与讨论和留言,在开放的交流环境中,真实的表达出个人观点和看法,为师生提供创新的服务模式。
③阅读推广活动应适当加入“疫情”防控趋势的元素,例如健康卫生常识中包括疾病的起源,如何预防,药物研发,隔离措施等,甚至包括一些专业知识,比如病毒结构、诊断安全、疫苗发展态势等,也可通过线上组织师生进行与抗“疫”相关的线上征文、阅读朗诵、短视频征集,以及与病毒防疫知识竞赛等活动,帮助师生了解新冠肺炎并及时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并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和恢复。
④加强高校师生应急需求的内容,进一步拓展线上服务内容,例如,针对未能返校的大学生如有纸质图书的借阅要求时,可将图书消毒后包邮快递到家,延展提升服务品质。
4 未来的发展方向
①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带给全人类的既是“危”也是“机”,高校图书馆也不例外。进一步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效能,不但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激发高校图书馆的生长潜能,满足高校师生个性化需求,带来全新的效果和体验,同时给予高校图书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场突发事件中,高校图书馆积极发挥着记忆功能、信息收集、整理和使用的功能,以及资料中心的功能,加之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既保障了高校师生的身体健康,还有效管理和发展图书馆的各项工作,这已然成为当下需常态化关注、推广和研究的首要任务。
②“新媒体背景下,读者阅读模式发生改变、知识交流模式变化以及读者需求的多元化,这对图书馆员工的服务意识、职责能力等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目前高校图书馆人员配置和人才队伍参差不齐,除学历要求外,同时还要具备计算机、数据统计分析等有专业技能的馆员,不但要是数据方面的专家,更需要做数据层面的分析师,角色定位应向智慧型学科馆员发展,因此高校图书馆应不定期开展图书馆业务知识学习,不间断的夯实馆员的理论基础,提高馆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以适应图书馆线上服务的长期要求,并为有不同需求的师生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服务,为他们提供精准便捷的信息服务。
③疫情期间各高校图书馆开展线上服务,强调出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的发展方向,未来图书馆智慧化[4],发展离不开以用户为中心,依托各种全媒体信息技术,通过便捷的可移动通讯设备,为用户提供文、图、视频等共存的、细致化的、个性化的、全方位的微服务[5],这是各高校图书馆不断研究的趋势。
④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大数据”一词频频被提及。维基百科对“大数据”的定义为:无法在允许的时间里用常规的软件工具对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處理的数据集合。即与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同时证明了全球已进入了人、机、物融合的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要融入大数据时代,面临着新角色、新生态的挑战,要向智慧型迈进,必须在数据管理、服务、运用等方面有深层次的研究,需有一个微服务架构的平台,既能够兼容过去,又可以面向未来,还要有数据驱动的智慧应用,不但能让管理增效,还能在创新服务上有多触角的终端。
⑤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重要组成单位,是大学“学术支撑体系”的信息资源中心,始终需要围绕学校教学科研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本馆的发展战略。作为文献资源和数据的汇聚中心,学术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利用,会把与文献资源有关联的关系联系起来,将复杂的信息通过计算处理成能够结构化表示的知识,用可视化技术描述知识资源及其载体,成为可视化映射地图,用以存储、分析、挖掘、构建、预测、显示等,从而建立起联系网络,这也是高校图书馆业务发展新的方向。
后疫情时期,防控常态化任重道远,基于新媒体背景,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来满足用户需求,开拓知识服务新境界,提升资源服务新层次,才能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更为积极主动地发挥其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在坚守文化阵地的同时要找准目标定位,促进图书馆的服务再升级,这才是高校图书馆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工作部署。
参考文献:
[1]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1.
[2]徐国华.图书馆也应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2):72-74.
[3]王军.新媒体背景下高等学校图书馆线上服务模式[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7(8):80.
[4]韩业江,董颖,方敏,等.基于情境感知技术的智慧图书馆服务策略研究[J].情报科学,2019(8):87-91.
[5]刘丽萍,庞彩云.图书馆微服务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3(4):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