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霖
中图分类号:TM62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0)05-125-02
摘 要 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于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加,而核电是保障我国民生发展的重要资源,对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随着核电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于核电工程的各项性能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但随着核电工程各项先进技术的应用和完善,也使得工程建设的造价指标和投资成本快速上升。因此,必须要对核电工程的投資管控点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促进核电工程的建设发展。
关键词 EPC模式 核电工程 投资管控
由于核电工程本身的工程建设规模较大,而且对相关的技术设计要求较高,本身的建设周期非常长,这也就导致核电工程在建设发展中,本身的影响因素众多,因此,核电工程的投资控制难度非常大。为了能够在核电工程建设发展中,有效的降低成本,提升工程的建设质量,推动我国社会建设的快速发展,必须对核电工程的投资建设进行高效的控制。EPC模式是当前核电工程投资建设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投资管控模式,能够有效的对核电工程完成投资管控。
一、EPC模式的概述及特点
(一)EPC模式的概述
EPC(Engineering Procurem ent Construction)是指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通常公司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对其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进行负责。在EPC模式中不仅包括具体的设计工作,而且可能包括整个建设工程内容的总体策划以及整个建设工程实施组织管理的策划和具体工作;Procurem ent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建筑设备材料采购,而更多的是指专业设备、材料的采购;Construction应译为“建设”,其内容包括施工、安装、试测、技术培训等,还应包括全部正常达标,接手就可正常使用。交付前应做无负荷试运行、还包括带负荷联动试运行、试生产直至达产达标,正常生产为止[1]。
EPC模式与传统的工程承包模式相比,EPC模式具有三个方面的应用优势,分别为:第一、强调和充分发挥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对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强调和发挥,有利于工程项目建设整体方案的不断优化[2]。第二、有效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相互脱节的矛盾,有利于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的合理衔接,有效地实现建设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符合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约定,确保获得较好的投资效益。第三、 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明确,有利于追究工程质量责任和确定工程质量责任的承担人。
(二)EPC模式的应用特点
在EPC的承包模式下,业主不应对相应的总承包人进行过于苛刻的控制,应给予总承包人较大的建设发挥空间[3]。在对相关的工程进行了解的过程中,应学会适可而止,而不是要求所有方面的工程设计、建设都必须按照自己的要求进行全面的改变,只要保证工程的建设周期、工程质量等都能够符合相关建设标准就可以了。
在EPC承包模式下,业主对于工程的施工建设发展,普遍采取两种监控模式,一种为过程控制模式,另一种为事后监督模式。过程控制模式是指业主雇佣相应的建立工程师完成工程的所有环节进行控制住,并签发相应的支付证书。业主要对工程师的各个监督环节作出足够的了解,对工程的建设发展进度具有详细的了解[4]。事后监督模式是指业主通常不接触工程的建设发展,只要等待工程完工后进行全面的验收,但是验收的各项检验标准非常严格,在当前的建筑行业发展中,有一部分的项目工程一直在应用这种管理模式。
EPC模式中的总承包人需要对项目整体的各个建设环节进行全面的控制,详细了解工程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在这种管理模式中,总承包人也是项目建设的第一责任人。
二、基于EPC模式的业主范围内工程投资管控要点
(一)建立完善的分级管理制度,对投资管控行为进行规范
为保证对核电工程的投资行为进行有效的管控,应首先针对核电工程的发展,建立完善的投资管控体系以及相应的投资管控制度,通过制度和体系的深入结合,有效的保障核电工程投资行为的质量[5]。首先,在核电工程建设发展的初期阶段,针对项目的整体建设情况进行详细考察,核电工程的整体规模、市场行情,以及工程本身的规模,甚至可能产生的效益等方面都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多方面信息的综合分析,建立完善的投资控制体系。结合投资控制体系的多个方面,对投资控制体系进行按层级、职责等标准,对投资管控体系进行分级管理,将相应的管理职责进行分化。同时,又保证各个层级能够进行制衡和监督,以此为基础,形成工程的领导层、项目的归口管理层和项目的分管部门三个层级的投资控制体系,保障投资管控体系的稳定发展。
结合EPC模式,以及核电工程的建设发展目标,对核电工程的整体发展建立相应的管控制度。在制度中要对每一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并对核电工程施工建设的各个流程进行有效的明确,让制度中所有相关人员都能够准确的认识到自身的责任[6]。这样,也能够让相关责任人对自身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保障其能够更好的履行职责。核电工程在发展中,应严格按照管控制度的相关标准,对各项投资行为的发展进行引导、调整,让所有的投资行为都能够处于管控制度的规则下,使核电工程的所有投资行为都能够形成标准化和规范化。
(二)项目概算控制目标
在核电工程的投资行为中,需要对相关的项目内容,项目未来发展前景,以及投资资金的量等方面的衡量,都需要结合相应的概算,通过概算对项目投资的各项资金使用量作出一个大概的了解,为投资行为提供有效的参考。在编制核电工程项目概算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工程的建设规模,相关材料的使用量、施工周期、人员使用等多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综合计算[7]。在编制概算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相关信息的准确性,以提升概算的质量。结合概算总体控制目标,对相应的核电工程项目投资分项目标进行分解,确保对核电工程项目投资管控的准确度。在编制核电工程概算的过程中,要坚持“总量严格、分项模糊”的概算原则,也就是在进行相关材料、机械、人工的方面的概算控制时,对于一些分项可以适当的进行调整,不要过于苛刻,而对于总量进行计算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计算,不可以私自进行调整。
在概算正式获得批复后,要及时组织相应的工作部门进行概算分解和责任划分,明确各部门自身概算管控的内容和额度,量入为出开展相应工作,并对相应的材料、人工、机械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如果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进行调整,以保障工程的稳定推进。
(三)工程的投资计划与预算进行合理的关联
根据批复的概算情况,对核电项目各年度投资计划进行分析,以此为依据,按年度编制年度投资计划进行年度管控。在工程投资计划和预算的关联中,应始终坚持相应的“一体化联动机制”,也就是说工程的投资计划,应该以相应的预算结果为基础。而编制工程预算需要结合大量的基础数据,过程中要结合相应的基础数据进行详细的整理。然后,与过往的核电工程项目的投资、收益,以及相关的市场行情变化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工程投资计划质量。
三、总承包范围内工程投资管控要点
(一)提升对总承包者的监督质量,提升管理效果
在核电工程的投资发展中,EPC模式的应用充分发挥了各个承包者的专业优势,在进行核电工程投资建设发展中,应有效的发挥相关专业工作人员本身的专业优势,更好地发挥EPC管理模式的效用。在进行工程的实际建设中,应将工程的建设与实际的情况进行认真核对,并对设计方案与现实出现冲突的地方,进行适当地调整,让设计方案能更好地匹配建设的实际情况[8]。然后,将相应的设计施工方案进行分化,使不同的建设承包单位能够更好地完成相应的工作。完成分化的工程施工承包单位,应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相应的对接工作,让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能够更好的完成对接,保障工程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业主应严格履行自身的责任,对每一个工作环节进行认真检查,并协助不同的承包单位进行相应的工作对接,以保障工程能够顺利的完成。
(二)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
在进行核电工程的建设发展中,由于工程的整体规模较大,承包商数量众多,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施工环节的协调、对接,就成为了工程发展的一项重要难题。在工程的发展过程中,业主单位应结合工程的分化情况,以及实际建设情况,建立完善的、高效化的协调机制,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针对不同的施工建设问题,制定及时、正确的处理方案。帮助各个不同的承包商做好相应的工作协调,以及不同环节的施工进度汇报,以保障工程的稳定推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整体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于核电工程建设的关注也在不断的提升。核电工程作为我国资源项目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的生活质量都具有非常紧密的关联,因此必须做好核电工程的投资建设。对核电工程的投资管控应用EPC管理模式,能够对各个投资要点进行更加直接、有效的管控,提高管控质量,促进核电工程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政宇.漳州核电工程总承包合同定價模式研究[J].中国核电,2019,12(3):340-344.
[2]冯贵林.EPC模式下核电工程投资管控要点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1):222-223.
[3]李可可.EPC模式下安全生产经验反馈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D].南华大学,2019.
[4]卫福奇.EPC模式下的核电工程项目管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10):14-15.
[5]张微,杜广,徐国飞.大型核电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04):216-217.
[6]马亚娟.核电EPC项目进度风险管理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12):30-31.
[7]陈世强.核电工程EPC模式下的投资控制研究[J].知识经济,2017(7):36-37.
[8]周文忠.EPC总承包模式下核电业主对监理单位的管控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0):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