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雅
摘要: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发生地、文化的传承见证地,城市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对其不断地改造与重建的过程,而老旧街区作为城市的来源,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是激发城市活力的重要源泉。然而目前老旧街区越发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进行改造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江岸区坤厚里一地改造前后的状况进行分析,分析微改造与价值重构在当下旧街区改造中的重要影响,探索能够优化目前改造状况的方式。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将用到PSPL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的方式对街区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以期得到较为客观真实的反馈。
Abstract: The city is the pla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witness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The process of urban development is the process of human being's continuous transform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However, it is increasingly difficult for old blocks to meet the needs of urban development, so it is urgent to refor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tua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Kun Houli in Jiang'an District, analyzes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f micro-reformation and value reconstruction in the current old block transformation, and explores the ways to optimize the current transformation situation. During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we will use PSPL research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satisfaction of street life through field visits and interviews, in order to get more objective and true feedback.
關键词:老旧街区;微改造;价值重构;PSPL研究法
Key words: old blocks;micro-change;value reconstruction;PSPL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24-0055-03
0 引言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往往伴随着城市空间布局的改变。近年来,随着武汉市现代化进程加快,一些老旧街区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存在问题日益突出,滞后于武汉现代化发展进程。
街道社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街区合理规划不仅可以提高居民幸福感,而且可以保存固有的文化特色、给予经济新的发展活力,因此老旧街区改造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我国1980年到2007年改革开放时期,改造方式以传统改造为主,即彻底的拆迁重建或大拆大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初期优点较为明显,目的性强,效果直接。
但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这种传统改造模式的不合理性也越来越明显:破坏街区文化——彻底拆迁重建会破坏街区随时间发展形成的文化与历史特色,切断居民与街区的情感纽带;拆迁补偿不到位——协商过程时间长,补偿措施难服人,增加了拆迁难度和费用,使得街区改造往往周期长、效率不高;影响周边环境——长时间施工会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公共交通和基础设施,对周围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的污染;增加政府压力——老旧街区采用传统改造方式会延缓发展速度、造成人员大量失业,增加政府福利的压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微改造方式逐渐出现。
本文介绍微改造与价值重构的方式,在保留地区固有特色的基础上对老旧街区进行改造升级,更新其物质环境,带动老旧街区与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拓展现代商业、经济、使用功能,使老旧街道焕发出新的活力以助力城市发展。
目前国内对老旧街区的改造研究注重改造过程中对老旧街区进行文化保护以带动街区发展。《新旧街区互动式整体开发》中提出“土地和文化资产相结合的新旧街区互动式整体开发模式,可使那些历史上逐渐形成的、有特色的传统街区能够找到存在下去的理由, 使其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得以延续并获得新生。”《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传统街区微改造问题研究》中提到将文创产业与传统街区的微改造相结合,是传统街区实现文化、经济综合效益的有益探索。
《城市老旧街区建筑功能重构研究》中提到“城市的发展是动态的,而作为行动主体的人在社会行动过程中构建了建筑与外部空间,并与两者共同构建且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通过分析旧街区与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将老旧街区的活化利用回归到建筑功能上,人文主义相关理论下,通过重构建筑的功能来更新老旧街区的物质环境,并解决老旧街区历史文化丢失及城市精神弱化的问题。
国外研究者认为历史街区需要赋予新的城市功能并重新融入城市。改造方式着力于对建筑物的修复、整体物质环境的改善以及与其他旅游吸引点的沟通连接,注重对其经济活力的培育,讲究营造有特色的活动吸引和商业氛围,在考虑历史街区城市功能导向时,还需要因地制宜,保留原有优势,具体化分析转变其形态。
1 改造的价值逻辑
1.1 老旧街区改造的价值逻辑
伴随城市现代化发展,老旧街区存在用地空间趋于饱和、绿化欠缺等问题。以武汉市为例,在武汉市多个中心之间,城市发展遗漏的老旧街区亟待改造,这些建筑与周边规划冲突、欠缺公共配套设施、居住环境较差。在调研过程中,据营房社区居民反映:在用电高峰期可能出现断电,雨季地面易积水,老旧房屋漏水,居民停车位严重不足,路边停放车辆较多,使通行路面变窄,这些阻力通过整体拆迁难以达到改造目的。
随着老旧街区逐渐成为城市的角落,它们的功能较最初发生了变化,如果不能保存原有功能或发展新的功能,改造也无法取得效果。老旧街区大多数在初期是为人们提供居住,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也提供了例如交通、商业需求、吸引游客等功能,但未进行改造的老旧街区很难自主转变,道路等级、停车空间难以满足交通需求,设施陈旧、街道狭窄、房屋破败,难以发展旅游业与商业。
人口结构、主要人文活动和生活水平随城市发展不断变化,根据武汉市统计报告:截止到2018年年底,武汉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187.94万人,占户籍人口21.27%,其中一元街道岳飞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914人,户籍人口3879人,占比23.5%,建筑密度75%,据研究,建议建筑密度应控制在50%以下。老旧街区的60岁以上老年人人口比例相较于全市平均水平更高,而且建筑密度远超建议范围,阻碍城市发展,影响地区经济,对居民造成不便;大多数七层住宅仍无电梯,楼道狭窄、堆满杂物,无障碍设施较少,老年人不便出行,人均公共活动空间、绿化面积逐渐降低,缺乏健身锻炼社交空间。
1.2 传统改造的价值逻辑
城市老旧街区改造不是一个可以一次性解决的问题,需要汲取传统改造模式的经验并结合现代社会发展总趋势,实现老旧街区的有机更新。城市化趋势出现后,传统改造模式发展迅猛,对旧城区进行大拆大建这一粗放改造模式给社会环境、文化、人民生活都带来了不正向的影响,严重制约了街区城市及社会的发展进步。
老旧街区由于历史或现实原因,其建筑物主体结构及配附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建筑质量大大降低,无法更好地实现建筑本身应具有的居住、公共使用等价值功能。一些老旧街区大多是从上个世纪的私地转化为多户共居的住宅建筑,同时城市政府部门缺乏监督作为,产生了大量违法建筑或临时摊点,打破了原本的建筑格局;传统的老旧街区在更新过程中要重视其内部动力——功能价值的作用,传统改造注重于街区整体功能的统一化,缺乏与现代化因素碰撞的因素,居民缺乏人文共情性;老旧街区常住人口多为老人与儿童,年轻人口缺乏,人员流动不大。在传统改造过程中会造成相当一部分的人口流入其他地区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而改造周期长也造成了地区人口回流困难,不利于街区的未来发展。
1.3 微改造的价值逻辑
微改造模式在保留传统街区特色基础上进行局部重建或者改建,使之与现代社会交相融合,甚至迸发出更多元的价值效益,为老旧街区改造的方向提供了新思路。
与传统改造模式不同,微改造并非推翻重建建筑,而是对老式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进行管理和定期维护,保留街区特色又融入现代风格以提高建筑的使用质量和价值。对于路旁非法临时建筑和摊点的现象,微改造将以政府为主体对其依法进行惩处,并完善街区周边设施,使原本单一的老式建筑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微改造使街区形成复合式立体的功能體系,横纵并进,根据街区不同功能特征,在保留其原有功能优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进行更新,并加以文化、休闲娱乐、商业服务等现代化因素,从而形成多元化的功能体系,带动街区综合发展;微改造能够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导入更多新型产业如创客空间、文化创新传承等产业,从而吸引各年龄层次人口的流动,加速人口结构的改善更新,增加常住人口,继承创新传统文化,充分发掘街区潜力和特色,实现老旧街区活化提升。
2 微改造与价值重构
2.1 微改造与价值重构概述
微改造是一种在大拆大建越发难以满足目前城市改造高效率、高情怀、高环保要求的情况下产生的改造方式,要求对老旧街区进行改造升级,却又保留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历史等特色,且不造成较大的人员流动、环境污染等问题。价值重构是本文的重要研究方法,我们从建筑、功能、人三个方面对老旧街区进行重新定义与改造,以期达到与现代化城市发展同步发展的标准。
2.2 坤厚里情况概述
2.2.1 PSPL研究法分析谌家矶
此处我们选择谌家矶作为传统改造代表进行分析。谌家矶位于武汉市江岸区东北部,因长江新城这一项目迎来了发展机遇,目前正在持续的改造进行中,而此地位于三环线外,远离中心城区,在改造时采用大拆大建的传统改造方式。
我们选取PSPL调研法中的实地考察法与访谈法对此地进行调研,并对当地居民通过问卷+访谈的方式加以了解。首先对该地空间进行分析:谌家矶远离市区,“地广人稀”,多为村落原住民,缺乏大型购物区与公共活动空间,发展水平整体滞后于城市发展;其次是公共生活调查,在问卷及访谈中我们得知,老年人及儿童多以在小区内部散步、闲坐打发时光,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而且此地的大拆大建活动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出行不便。
我们了解到,该范围内原居住村已被拆除,多数居民已搬离原村子,部分居民搬入附近新建的几个小区内做过渡住户,人口大量外迁,余留住户大多为退休老人;当地的一所小学已被拆除,学生都已进行转移就学;沙土飞扬,环境污染严重;居民出行基本依靠2-3条公交线路。
谌家矶一地采用的传统改造方式在环境、就业、劳动力人口转移等方面造成了较大的消极影响。但传统改造在此地有一定的优越性:谌家矶远离中心城区,进行传统改造对城市多数居民影响不大;该地经济、生活设施、环境条件缺乏优势,传统改造虽然费时耗力,但改造结果会提升谌家矶整体的生活水准及经济。
2.2.2 坤厚里适用改造方式
位于江岸区中心位置的坤厚里与谌家矶虽都是老旧街区,却存在较大差异。根据2015年的调研,坤厚里有631户居民,建筑密度87.5%,沿线多为沿街商铺和商住混合体,除却本地原居民,多是外来务工者因便捷交通与廉价租金在此居住,而且坤厚里只是一元社区的其中一部分,传统改造将会导致该地多数居民无地可住,拆迁等补偿措施将会加重政府财政负担;由于人口密度大,因此环境污染将会更加严重;造成大批人失业,就业补助压力增加,不利于经济发展,因此传统改造不适合坤厚里实施。
2.2.3 坤厚里微改造分析
坤厚里位于一元路与一元小路之间,毗邻中山大道,距离沿江大道仅两个路口,距离汉口江滩位置较近,生活配套设施虽基本齐全但附近缺乏大型购物商场与活动中心;坤厚里内部住宅大部分为两层小楼联排布置,建筑密度非常大,巷道内部空间狭小,各种巷道形成的公共活动空间和单体住宅公共空间也较狭小,公共设施基本未能发挥作用;多数居民为老年人与儿童以及外来租客,年轻人多向外迁徙。
在对已大致改造完成的坤厚里实地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现在坤厚里的里分之间一些高层小楼建筑没有大的变动,但环境变得干净,路面变得平整;里分内各小独栋建筑房前小路均自发或按要求建设小面积绿化;房前均有天沟引流生活废水;问卷结果显示居民居住满意度也是中等偏上水准。
总体来说,在建筑方面,老旧建筑并未过多重建或改造,只是将必要的生活配套设施进行加固升级:建筑方面,平整路面、修补墙体;功能方面,在周围增设较多新型店铺满足猎奇心理,完善了交通运输网络,便利人们前往附近的娱乐场馆及公共活动空间;人方面,在附近增设的店铺给附近的年轻人以更多的工作机会,便捷的交通也方便在外工作的年轻人会来此地居住,因此人口结构趋于完善。
这一系列的结果取决于坤厚里近年来的改造发展,采用微改造方式既保留了我国流传多年的里坊文化,又适应了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2.3 微改造的优势
老旧街区承载着历史的风霜,记录着城市发展的印记,对其建筑推倒重建也是在推倒我们对历史与文化的记忆。武汉市类似坤厚里的老旧街区有很多,大多都位于城市的中心,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我们选用微改造与价值重构的方式,以期能夠在保留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对现有老旧街区进行改造升级,使建筑可以继续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居住;升级配套生活设施以便利人们的生产生活;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小范围内经济发展,以稳定人口结构。
3 基于价值重构的改造与建议
3.1 建筑价值重构
老旧街区建筑承载城市发展的印迹,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历史的象征。微改造的宗旨就是保留原有风格与文化,因此在改造过程中,对尚能正常使用的老旧建筑进行加固、修缮;对存在较大危险的进行局部重建。通过调整建筑密度与质量使旧建筑能够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保留存在价值。
3.2 功能价值重构
本文之前已提及,老旧街区滞后于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即其功能过于单一,无法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生产生活需要,因此在改造过程中通过增设娱乐设施、新型网红类店铺,加大绿化面积与公共活动空间以增加街区发展活力。利用改造老旧街区吸引旅游消费,结合历史建筑,宣传本地文化,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就业、创业的机会,发展文化输出功能;加强商业功能,使老旧街区的改造、发展进入“正反馈”的有利循环中。
3.3 人价值重构
地区发展的最大动力是居民。因此旧街区改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升街区吸引力来促使新鲜人口流入,完善街区人口结构。需要通过改造,完善老旧街区电梯、无障碍通行等方面,提供公共活动空间,为居民创造锻炼健身、交际放松的机会。同时,面对除老年人外的人口,通过老旧街区的改造,利用便捷的交通、较低生活成本和独特街区文化,减少人口净流出,激发居民街区认同感,加强“社区网络”的内聚作用,逐渐吸引更多新的居民,为老旧街区注入新鲜的人口活力。
参考文献:
[1]贺静,唐燕,陈欣欣.新旧街区互动式整体开发——我国大城市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的一种模式[J].城市规划,2003(04):57-60.
[2]张晓漫.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传统街区微改造问题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9.
[3]杨涵.城市老旧街区建筑功能重构研究——以武汉黎黄陂路为例[D].湖北:湖北工业大学,2017.
[4]喻芳.充分挖掘“一元片”老城区资源,建设滨江金融、商务区,推进“两型”社会向前发展[J].长江论坛,2008(03):23-26.
[5]孙骅声.国外旧城居住环境的改善与维护[J].国外城市规划划,1987(01):15-18.
[6]梁启基.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7.
[7]龙文韬.城市传统街区活力的复兴[D].云南:昆明理工大学,2008.
[8]魏祥莉.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利用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3.
[9]钟钰婷.山地城市老旧社区微改造研究[A].2018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C].2018.
[10]廖梦玲.合作治理视角下广州市老旧社区微改造的互动机制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8.
[11]黄薇,盛翀.旧城区的更新与延续——以武汉市京汉大道文化街车站路街区改造项目为例[J].规划广角,2008(05):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