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琳韵
摘 要:学生干部作为高校的重要群体,也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的重要抓手。以某音乐学院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为切入点,针对学生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艺术类学生的个性与独特需求,旨在遵循艺术规律的同时,探索适合艺术类学生干部发展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学生干部;个性;问题;对策
艺术类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偏科严重,工作执行能力不足。艺术类学生偏科现象在中国的艺术类高校比较多见,部分学生将大量时间投入到专业学习中,但常对短期内看似“无用”的公共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偏科对其在思想认识、工作、责任意识、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团队领导、心理建设等综合素质方面产生着持续的影响,学生干部的工作执行能力有待加强。
2.政治理论学习欠缺,不善思辨。艺术类高校一些学生干部极富感性思维,勇于探索前卫文化、时尚文化,善于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动力不足、积累不够。对时政热点的了解不够深入,政治敏感度不高,缺乏思辨能力,无法及时引导学生不信谣、不传谣,容易感情用事。
3.追求“小我”,奉献与责任意识缺失。根据学生竞选学生干部的情况有两种现象,一种是“上进”班级中的学生,多数学生对竞选学生干部有着较高的热情。为了让教师关注自己,部分学生干部处理工作方式、方法存在问题,出现生硬地对同学发号施令、强硬执行任务等现象。当其得到并“坐稳”该职位后,工作方式便转向被动接收和简单传话,且多以管理者自居,服务意识淡薄。或是在接受任务后,缺乏深入思考,应付了事,陷入功利性的实用主义中。另一种则是“佛系”班级中的学生,大多数学生更专注于自身的艺术领域,对于学生干部的职位不争不抢、静待花开。由于这类学生干部的产生过程少有挑战与竞争,轻而易举地得到职位,因此也不懂得珍惜,不利于高校辅导员对其建立的评价体系。故而在利益与时间发生冲突时,易产生为难、厌倦的情绪,更多地选择追求物质、个性化与“小我”。
4.团队分工不当,合作意识不强。受上述综合素质、利益驱使等条件的制约,在艺术类高校班级中,有些学生干部责任心不强。因此,身处繁忙工作中的辅导员常会直接聚集核心骨干开展相关工作,如班长、团支书,由此出现班委之间工作职责不清、分工不均、核心班委事务繁多、压力较大,难以兼顾学业与工作的情况。反之,其他班委没有得到充分锻炼,无形中被“架空”,偶尔接手任务也是敷衍了事。同时,艺术教育对作品的个性与原创性有着特殊的需求,这使得艺术类学生干部特色鲜明。他们虔心传习中外经典艺术并不断拓宽艺术表现空间,追求多元、独具个性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该特点也常在工作与生活中凸显出来,如学生干部之间缺乏合作意识、自我意识突出、一味地标新立异、不善与人沟通、集体观念淡薄等。
5.个性强不服管,受挫易引“辞职”之意。艺术类学生长期受艺术家作品风格和生平事迹的影响,在创作和艺术表现中个性张扬,较综合类院校大学生而言更敏感、叛逆、散漫自由。他们尤其讨厌被安排和强制执行并不感兴趣的集体活动。而学生干部便被夹在教师和诸多以自我为中心的同学中间,难免会碰到不配合其工作的同学,这种角色冲突带来的委屈和挫敗感让部分内心敏感的学生干部难以接受,甚至产生“辞职”的想法。
艺术类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对策分析
1.放眼长远之计,加强全面学习理念,强化执行能力。笔者认为,艺术类高校中群体性的偏科现象并不是“正常且应持续”的。此前,笔者采访过多位表演艺术家与艺术管理者,他们都认为当一个团体真正面临要不断去演出、推广时,会发现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其实远远不够。在这个跨界融合的时代,增强综合素质、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对于艺术类学生干部而言至关重要。作为艺术类学生干部,应认真倾听每一堂课,珍惜在校的每一天。部分艺术类学生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着执行力不强等问题,辅导员稍一放手就不知所措。因此,要加强学生干部的执行力度,在告知工作原则之后,通过事前阐述工作计划、存在困难;事中扎实推进、及时汇报、灵活处理突发情况;事后评估完成效果、反思改进等步骤进行自评与互评,为学生干部的下一步工作执行提供建议。同时,辅导员可适时发挥作为本校毕业生的优势,指导学生干部将课程所学和日常工作相结合。
2.着眼共通之处,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思辨能力。针对政治理论学习动机不足、积累不够,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学习方”与“被学习方”二者的共同点入手,深入浅出地把理论“灌输”给学生,使其产生兴趣并自主学习。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例,可以先从了解马克思本人入手,了解他的思想、爱情观与择业观,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的思想与研究为什么在二百多年后还没有“过时”,这与中国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又有着怎样的关系……通过学生干部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传播,发挥朋辈力量,带动更多艺术类学生走进原本陌生甚至排斥的思政校外课堂,提高思想觉悟。同时,引导学生关心时事、明辨是非,正确看待政治问题的种种见解,不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提升思辨能力。
3.树立责任意识,结合疫情跳出“小我”,谈奉献与担当。艺术类学生接触社会较早,难免受唯利是图、享乐主义等负能量的影响。因此,艺术类学生干部应学会自觉抵制诱惑,明辨是非,应该讲奉献、有担当,做能将个人情怀与爱国热忱相结合的工作榜样,而不能仅将这份经历当做评优和简历上的筹码。2020年的新冠疫情无疑让我们感受到各级政府、各行各业人员的责任担当与无私奉献。有数据统计,在这次支援湖北武汉的医护人员之中,“90后”“00后”占整个队伍将近1/3。这群人用在校园里学到的知识与死神争抢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红手印、请战书让他们在奉献中脱去娇嫩,逐渐成熟。我们的学生干部绝大多数也是“90后”和“00后”,同为一代人,就应增强角色意识,在奉献中跳出“小我”,不为利益所惑,勇敢地承担起“90后”“00后”该有的责任。
4.激发团队领导力,坚守艺术个性追求,增强合作意识。为缓解核心班委的工作压力,避免恶性循环,辅导员在培养学生干部过程中要尤其注重激发团队的工作热情,让“1+1>2”。要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明确职位分工与职责,提前告知“轮岗制”,即只要表现足够出色,都有机会轮岗为核心班委。在工作中,辅导员要充分关注和挖掘每一位班委的领导力,鼓励每一位班委成为下一位核心班委。以此增进学生在参与管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效能感,让他们不受现任职位高低的限制,各展其才。
笔者认为,艺术类学生干部可以“不合群”,但要学会合作。因为“不合群”是一种个性追求,而合作是一种能力和素养。艺术上的“不合群”可以理解为个性的艺术追求,如小众艺术本身就是“追求艺术个性不合群”的艺术工作者为“欣赏眼光不合群”的受众所打造的,也正因多样艺术群体的存在,才有了艺术界百花绽放的春天。反之,合作是一种能力和素养,辅导员应该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合理引导学生干部用高效、充分的合作换取潜心创作和表演实践的“不合群时间”。要引导学生干部在合作中展现更全面的自己,提高组织能力、关爱同学,在相互扶持中不断收获温暖、归属感与共鸣,并愿意为之放下自由的倔强,在合作中凝结共识,带领团队迈向新的高度。
5.多管齐下解难题。一是换位思考,解读特殊需求。面对管理过程中的不被理解与屡屡碰壁,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干部学会换位思考,要以同龄人的身份解读任务执行过程中“不配合同学”的特殊诉求,疏解排斥、逆反的心结,针对不同群体对症下药,求同存异,在赢得多数人认可的同时,带动少数不配合的群体。二是坚守初心,敢于承受委屈。要引导学生干部敢于承受委屈。虽然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对事不对人”的处事之道看起来是合理的,但事情往往有“两面性”,即便只选择“对事”,也避免不了“对人”,而一旦“对人”,角色的冲突很可能让委屈“不请自来”。辅导员应尽量让其工作有规可依,减少“朦胧区域”,在学生干部遭受不被理解时,要学会不偏不倚,认真调查问题的原因并解决。要多启发学生干部思考“当自己离开岗位、离开学校的时候能够收获什么、留下什么、有哪些是今后工作中的可迁移能力”等。其实,成长中的学生干部或多或少都会有想放弃的那一刻,而这些历练都将转化为其步入社会、独闯天下的勇气和谈笑的资本。在工作中,要让学生干部清楚地意识到什么是对的、为什么是对的,甚至知道在不被理解的情况下什么是应该坚守的。不只是把学生干部的困难当成等待解决的问题,而是把学生干部本人纳入保护和培养的对象中,让他们对辅导员产生情感上的依赖与共鸣,以此提高他们在逆境中的幸福指数,学会在坚守初心中承受委屈。三是正視失败,正确理解“负能量”。作为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干部遭受委屈时,除了给予其正能量外,要充分理解其遇到问题时的失败感及“负能量”。因为,每一次失败都是由种种可控与不可控的复杂因素共同构成的,一味地鼓励或指责只会让学生干部陷入更无助和纠结的境地。现实工作中,由于工作的分工不同,每一位学生干部的付出和收获都未必成正比,他们难免会有牢骚和不满。理解“负能量”并不代表支持负能量。只是与学生干部站在一起,引导其以平和的心态正视和接纳这种略显失控的局面,学会换位思考,学会自我调节。四是化敌为友,以善意激发善意。对于不轻易认同别人的想法、刁钻逆反的特殊群体,辅导员可适时开展“假如我是团支书、策划者……”等情景交换式体验,让其感受工作开展的难度。亦可把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学生纳入学生干部队伍,发挥其独特优势,产生“鲶鱼效应”,如把某些学生自发成立的“游戏小组”“户外小组”改造成“某某学习小组”,由组长兼任班级学习委员,使其既在辅导员的视线之内,又与其他学生干部在同一艘“战舰”上,用善意激发善意,减少不必要的矛盾。
参考文献:
[1]内蒙轩,张军.马克思靠谱[J].中国共青团,2018(6):12.
[2]姚建玉.基于“00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高校教育管理对策分析[J].艺术科技,2019,32(10):62,64.
[3]刘璐.高校班干部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从管理学中得到的启示[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21):34-35.
[4]王海建.“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8(10):90-94.
[5]王筱旭.高校艺术类学生的朋辈教育引导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7):200-201.
[6]刘力.大学生班干部退岗原因浅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0):194,196.
(作者单位:中国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翟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