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家族文化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

2020-08-31 01:26王宝坤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乡风家族村民

家族文化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从安康市汉滨区茨沟镇瓦铺村家庭家族文化以及村民之间的亲情关系可以发现,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在促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中,家庭家族文化对于广大农村建立彻底摆脱贫困的长效机制有着重要意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由家庭组成的家族及其家族文化是中国乡村社会重要的特色,也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基础和载体。家族是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最小社会群体,并形成自然的聚落,是后来村落的基础构成。由此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家族文化,家业、家训、家风、宗族、祠堂、家庙、祖坟、嫡庶、排字辈、续家谱、长幼、男女、内外等种种风俗文化。而在家族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宗法文化,也是其中的一种,曾经在中国封建社会数千年的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以神权、君权、族权和父权为核心内容的宗法文化受到了空前的批判,宗法文化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家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土地承包制度的推行,家族及其家族文化在农村社会中还具有一定的影响。家族文化与过去的宗法文化是有区别的。家族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过程,树大分叉,家大分业。由家庭分化发展成家族,由于大部分家族成员家庭还居住在同一个村,同样的家风、家训和家规等还代代遗传。

进入新时代以来,在精准扶贫的基础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等政策,使广大农村迎来了发展、建设的新机遇。如何顺利完成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任务、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前提。在这个过程中,本报告作者通过参与扶贫工作、通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认为,发挥家族文化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

瓦铺村家族文化现状

现在的中国农村村落,以家庭为单位、同姓家庭聚族而居的现状没有改变多少,很多村庄主要是由几大姓氏家族组成,而较大的姓氏家族往往是村名,如李家村、王家村、刘家村等。随着宗法制度的没落,家族文化也没有过去那样被人们提倡。宗法文化在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当说,在一定时期,对社会的管理、稳定、和平以及多数人接受教育等方面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宗法文化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障碍,甚至成为毒瘤。但是,宗法文化与家族文化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宗法文化仅仅是家族文化的一种形式。而家族文化数千年来发展出丰富多彩的文化风貌。如不同的家族有不同的家风,中国古代著名的孔子家族、孟子家族、颜氏家族①等,都曾在中国历史不同时期产生过深远影响。其中《颜氏家训》已超出了一个家庭、家族的范围,而对无数个家庭、家族产生了影响,此后很多家训、家规、以及由此而来的乡规民约,在广大农村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许多家族还有家族世袭传承的技艺、行业等,更是不可胜数,至今还在民间广泛流传。这说明家族文化蕴含着积极的、进步的诸多因素,关键在如何正确的认识、引导,使家族文化在推进乡风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安康市汉滨区茨沟镇瓦铺村,位于安康市北部深山区,地处偏远,和周围的小山村也没有明显的区别。在瓦铺村扶贫一年时间里,几乎走访了每一户村民,村里的基本情况了解较多。全村共计275户1010人,分为15个村民小组,2018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129户438人。现在正在按计划逐年脱贫,并预计在2020年底全部脱贫。据我们了解,该村有十几个大姓,如胡姓、惠姓、唐姓、曹姓、朱姓、李姓、王姓、兰姓、沈姓、年姓、苏姓、罗姓、赵姓、吴姓、张姓、党姓、邓姓、夏姓、刘姓、黎姓等,村民之间多数都能拉上亲戚关系,比如李家娶了王家的女子,兰家女子嫁到唐家,唐家女子嫁到曹家,胡家娶了惠家的女子,惠家又娶了王家的女子,张家的女子嫁入年家等等。各家各辈都有交叉亲戚关系;比如唐氏家族,现在有几十家,几代人,老一代为“章”字辈,中间一代为“国”字辈、第三代为“德”字辈等,每一字辈都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叔伯兄弟、十几个堂姊妹等,通过婚姻关系就和本村多个家族联系起来。由于山区偏远、交通不便、信息不通,过去村子里男婚女嫁多数在本村内完成。所以,家族和婚姻将全体村民紧紧联系在一起,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家庭,这也是中国特色的农村现实。正确认识家族文化、正确引导家族文化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瓦铺村外出打工与留守人员情况

瓦铺村目前的常住人口约为400人,有少数家庭已搬迁至外地,比如在安康、西安、甚至南方等地买房安家等,而户籍还保留在村里。其余多数常年在外务工,有的是短期务工,有的长期务工,还有的数年不回村里。常住400人中多数是老弱病残,女性居多,正常劳动力不足百人,且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全村的土地3200亩,其中含水田165亩。留守人员有的是照顾小孩上学、或照顾老人,有的在当地做生意,有的种地、有的养猪养鸡,有的在村上做工,极少数人因为身体条件而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还需要家人照顾。留守人员多数经济上比较拮据,没有条件出外务工。而外出务工者因为工作的要求,很难照顾到家里,常年在外务工,情况差异很大。一部分收入较高,多数也是维持着全家人的生活而已。

在扶贫实际工作中发现,不同的家庭,各有各的难处。就像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妮娜》小說中所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瓦铺村部分家庭还有一些病人、残疾人和老人,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较为艰难。但是,在考察中,发现这些家庭在村上也不是孤立无缘的,而是和其他家庭、家族沾亲带故,并没有游离于村民亲戚体系之外。所以,对待这一部分村民。单独靠政府救济、或者社会力量帮扶,只能解决经济来源,解决冬夏衣服被褥,解决医疗救助等,而难以照顾其日常生活。其饮食起居还需要家人子女晚辈邻居等来照顾。还有个别精神残疾者,需要全方位的照顾。这些方面政府和社会力量难以介入。

对那些常年在外务工的人员来说,并不是挣到了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因为外出务工,收入并不是都很高,孩子要留在本地上学,老人也要留在老家,需要有人来照顾。山区种地的劳动也很艰辛,老人小孩难以完成。外出务工,耽误了种地,土地荒芜,住房也因为常年空闲而损坏严重。这都是现实存在的、无法回避的困难和问题。

再者,外出务工人员和留守人员会有意外发生,工伤事故、交通事故、重大疾病、失联失踪等时有发生。这会形成扶贫工作中的“返贫”现象,这些不可预料的事件村里也发生过。这些都给扶贫工作带来难度。

作为村一级政府,对这样的问题是非常清楚的。但是,这些工作需要劳动力去做,村里现有人员年龄偏大,女性偏多,村上有村上的产业、各家有各家的农活,找到几名“闲人”来完成这些工作都是困难的。这也是目前村子里的实际情况。

构建互帮互助的新乡风文明

经过一年多的考察、学习,经过对目前国内一些地方经验的借鉴,结合对中央扶贫政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等相关政策的学习,笔者了解到,农村扶贫不是扶一时之贫,而是扶贫常态化或者可持续化,或者说,扶贫是一个从物质的、文化的、到精神方面的全方位的伟大工程,在物质层面上要摆脱贫困,也要在文化层面创新发展,更要在精神层面富足快乐,在扶贫扶志的过程中,也注意建立起农村全新的、以家族亲情为核心的人际关系,树立新的乡风文明。这样才能建立起扶贫脱贫的长效机制,这需要政府、社会力量和自身三方面的长期的共同努力。

目前,政府、社会力量方面已经全面铺开,这两个方面虽然起着主导作用,但是,贫困户自身、或者说全体村民自身方面,需要积极主动配合,认真反省、认真对待。如果要真正脱贫,其根本来源,还在于自身。这需要全体村民团结起来,共同构建新的乡风文明,互帮互助、亲情关爱,在政府、社会力量做不到的地方,正是村民自身互帮互助的着力点。在外务工的,应当关心留守人员的生活,解决经济上的困难,留守人员关爱务工人员家属的生活起居,田野农活、住房修缮等,关照好老人、病人、残疾人的饮食起居,关照好儿童们的学习和生活。由自己家庭的、家族的老人、病人和小孩子,扩展到亲戚家、邻居家、甚至全体村民家,这本身也是一个大家庭。这样,外出务工人员,不用担心家里的生活,留守人员不用担心经济上的困难。互帮互助、互惠互利、互尊互爱。老人、病人可以得到照顾,孩子可以平安上学。

这里做些实际的、接地气的简要分析:其一,亲戚之间互相帮助,减少了很多隔阂,彼此能够了知对方的困难所在。其二,一些年老体弱的残疾人、病人、孤寡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低,常年生活于本地,只懂得本地的语言表达,外地人的语言,他们听不懂,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交流,更不必说在生活上照顾了。所以,唯有本村人、亲戚、自己人、熟人,才能交流沟通,知疼知痒、知热知冷,能够做到生活上的体贴关照。其三,由于是亲戚、本村人、本地人,所以,能够长期守护病人、残疾人、孤寡老人等,这是外来人员、政府安排的人员、或者社会力量难以做到的地方。所以,家族文化、亲情关系是扶贫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扶贫工作真正接地气、彻底遏制贫困的关键所在。这正是党和政府扶贫攻坚工作的目标和理想,也正是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建设的目的所在。可以设想,在这样一幅情境之中,一定是一幅完美幸福的生活场景。并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互帮互助,亲情关爱,原本是家庭的常态,村落文化的常态,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中指出: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到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强调了由家庭到国家、由小到大的家风建设的内涵意义、伟大作用及其历史与现实意义,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更清醒地认识到,家庭、家族、家风建设的重要性。目前,瓦铺村已经着手构建新农村、新风貌、新民风,包括家风,包括乡规民约,这与过去的乡规民约、家风建设是有一定的联系,但可以随时代的发展,而加进新的、时代的内涵。但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实现这样一种目标也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宣讲政策、全面动员。马克思讲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②构建新的乡风文明建设,需要全体村民的共同参与,不只是领导干部的事情。不论是留守人员还是外出务工人员,这是关系到自身和子孙后代的大事。相信所有的村民真正想明白“互帮互助”的道理、长远的利益等,每一个人都会积极参与的。所以,宣传教育是必须的、长期的。

其次,引领示范、树立典型。在瓦铺村目前的状态下,已經有这样的事例。一些留守人员能够在农忙时节互相帮助,一起劳动,几家的农活一起完成。收菜籽、收辣椒等。一些外出务工者也能够帮助村里的人寻找好的工作,联系好的行业业务等,还有的因务工走上正轨,经营企业,安排本村村民务工,还回来斥巨资帮助村民发展集体产业。这已经在引领示范村民真正走上脱贫致富的正确道路。这是瓦铺村真实发生的事例,应当以此为典型,搞好宣传、积极扶持、起到对村民的引领帮助作用。

再次,建立奖惩制度,构建长效机制,形成新的风气。针对瓦铺村已经具有的典型事例中的人和事,制定政策制度,设立奖惩制度,鼓励这些走在前面的带头人,这样就可以给村民指明方向。同时,对一些不孝父母、不遵纪守法等的个别村民要批评教育,适当惩处,也是对其他村民的警戒。从而使良好的风气、良好的民风不断得到培育,并兴盛起来。

结 论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最小的单位,一切工作的着眼点也应当从家庭开始。对广大农村而言,家族文化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基础和灵魂,是最接地气的地方。通过给家族文化赋予时代精神,给予正确引导,家族文化一定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也讲过:“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可见党中央对新时代家庭家族文化的重视。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家族文化在扶贫开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乡村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只要有正确的认识、正确的宣传、正确的引导,新的乡风文明必然会实现。长远来看,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所在。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2018年驻瓦铺村工作队课题组,课题组成员:王保国,王宝坤)

注释

①马凤岗.论颜氏家族的家风与学风[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08).

②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

作者简介

王宝坤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乡风家族村民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非暴力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城口县左岚乡:提升乡风文明的“红与黑”
乡村振兴视阈下的乡风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皿字家族
农村乡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走进植物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