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三角吻合技术的完全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2020-08-31 05:18张德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6期
关键词:淋巴消化道腹腔

张德生

(赤峰市第二医院,内蒙古 赤峰)

0 引言

结肠癌为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癌症,其癌症部位分布广泛,依据癌病灶生理解剖学特殊性,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预计生命时长[1]。乙状结肠癌临床发病率不断升高,其临床诱发因素较多,为避免癌症侵袭,提高患者生存率,开展早期手术尤为重要[2]。随着腹腔镜技术不断优化,经由腹腔镜行消化道重建为乙状结肠癌首选治疗手段,但是基于腹腔镜视野的限制,于游离端淋巴扫描时,需将肠管提出腹腔,会增加感染概率,因此开展完全腹腔镜手术尤为重要[3]。随着改良三角吻合术的确立,为完全腹腔镜手术开展提供技术支持,现本研究笔者就其临床应用有效性进行分析,以行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重建术为参照,开展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课题收集本院肿瘤科室收治的乙状结肠癌患者进行数据分析,纳入病例时间为2017 年5 月至2020 年4 月,共计78 例,依据外科手术顺序划分小组,39 例一组,男女 分 布21 例/18 例,年 龄38-79(55.72±2.77)岁,经ECGO(美国东部肿瘤协会 Eastern American Oncology Association)肿瘤评分[4],呈0 分患者15 例,1 分患者24 例;经肿瘤TNM 分期[5]显示:Ⅱ期肿瘤21 例,Ⅲ期肿瘤18 例,术前CT 扫描肿瘤直径中位数(5.96±0.18)cm;39 例一组,男女分布22 例/17 例,年龄35-80(56.13±2.69)岁,经ECGO 肿瘤评分,呈0 分患者17 例,1 分患者22 例;经肿瘤TNM 分期显示:Ⅱ期肿瘤20 例,Ⅲ期肿瘤19 例,术前CT 扫描肿瘤直径中位数(4.01±0.17)cm;针对2 组乙状结肠癌患者基线资料行统计分析(P>0.05),符合平行比对需求。

纳入原则:(1)78 例患者均病理穿刺诊断确诊为癌症[6],符合外科手术开展指征;(2)患者入组前均对本研究项目知情,签署书面知情书;(3)研究上报伦理委员会,经伦理批准后实施。

排除原则:(1)合并其他肿瘤或癌组织转移患者;(2)不符合外科手术开展指征;(3)患者预计生命时长不足以支持本研究;(4)拒绝研究或中断研究患者。

1.2 方法

2 组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由相同医务人员完成,辅助术前准备;予以全身麻醉,控制气腹压力在(13±1)mmHg;分别于脐下10mm、右下腹120mm、左右上腹平脐5mm、左下腹5mm 切口,置入切口保护套,建立腹腔视野,明确肿瘤位置;改良组于晚期于腹腔内实施手术,距肿瘤5cm 处肠管切断,建立吻合口,评估吻合口张力,将开口、中点及末端分别进行固定,实施消化道重建;参照组需将肿瘤及周围组织提出腹腔,于距肿瘤5cm 处进行切断,重新建立气腹,实施消化道重建;术后均予以导管护理、抗生素应对等。

1.3 观察指标

比对2 组手术完成指标;比对2 组手术淋巴扫描情况;记录比对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24.0 进行假设校验,P<0.05 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 结果

2.1 2 组手术完成指标分析

改良组患者手术用时、重建用时、排气用时、术后进食时间指标均短于参照组,术中输血总量指标低于参照组,行统计分析,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 组淋巴清扫情况比对

改良组术中共清扫淋巴(16.71±0.21)枚,参照组术中共清扫淋巴(16.55±0.19)枚,行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2 组术后并发症结果分析

改良组术后继发感染人次3 例,发生率7.69%,参照组术后继发感染人次8 例,发生率20.51%,行统计分析,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1 2 组手术完成指标分析(±s)

表1 2 组手术完成指标分析(±s)

组别 n 手术用时(min) 术中输血量(ml) 重建用时(min) 排气用时(d) 术后进食时间(d)改良组 39 168.85±25.02 52.16±1.68 32.63±3.05 2.88±0.15 3.76±0.21参照组 39 181.26±27.16 60.83±1.82 45.02±4.16 3.58±0.17 4.67±0.25 t 值 5.682 7.526 13.641 7.808 8.152 P 值 0.022 0.001 0.000 0.0000 0.000

表2 2 组术后并发症结果分析[n/%]

3 讨论

乙状结肠癌为临床常见肿瘤类型,具有较高的死亡率,需及时开展手术治疗,延缓癌症进程;经临床病理研究发现[7],乙状结肠癌经消化道重建,5 年以上存活率可达70%以上,临床应用效果显著。随着临床外科技术不断完善,腹腔镜技术为消化内科肿瘤疾病治疗提供技术支持,腹腔镜下癌根除术逐渐取代常规开腹手术,成为乙状结肠癌手术首选方案[8]。但是基于腹腔镜手术操作术野的限制,针对消化道重建操作需于腹腔外完成,一定程度会延长手术用时,增加手术感染概率,完全腹腔镜手术案例较少,考虑手术完成度,临床学者对完全腹腔镜手术的开展存在较大争议。随着临床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完全腹腔镜手术开展获得临床案例支持,改良三角温和技术的确立,推动完全腹腔镜手术的进步。本研究数据反馈,本研究表明,改良组患者手术用时、重建用时、排气用时、术后进食时间指标均短于参照组,术中输血总量指标低于参照组,行统计分析,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中共清扫淋巴枚数与参照组具有一致性,行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继发感染人次3 例,发生率7.69%,参照组术后继发感染人次8 例,发生率20.51%,行统计分析,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可知,改良三角吻合术完全腹腔镜消化道重建完成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小切口重建术,这得益于改良三角吻合技术简化手术操作,借助腹腔镜反馈数据,经直线切割法完成肠管侧侧吻合,选取三点(开口、中点、终点)进行固定,为临床先进的结肠结肠与回肠结肠吻合方式,于完全腹腔镜下可行性消化道重建方式,术后损伤较少,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利于肠功能恢复。

综上,于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引入改良三角吻合技术,完善手术指标,规避术后并发症,临床应用兼具高效及安全等优势。

猜你喜欢
淋巴消化道腹腔
教你一套全身淋巴按摩操
不同数学模型多b值DWI在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血管侵犯中的能力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消化道出血有哪些表现?若有这4个,是时候注意了,如何护理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淋巴水肿的预防与照顾——乳癌康复者的隐忧
2例腹腔妊娠临床分析
谷氨酰胺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嘴和消化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