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的解放:论马奈绘画的现代性转向

2020-08-31 10:13刘白芊
油画艺术 2020年1期
关键词:马奈印象派现代性

刘白芊

图1 马奈 埃米尔·左拉像 146cm×114 cm布面油画 1868年

爱德华·马奈(法文:Édouard Manet)是19世纪法国艺术史上的重要画家。他所在的19世纪中叶,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社会、经济、精神、文化领域都处于一个发生转向的时代。在19世纪法国范围内,社会层面发生结构演变,艺术层面呈现了流派的更迭,法国的文学和艺术之间相互交融与影响,构成了马奈绘画出现现代性的前提。在世界范围内,东亚美术尤其是日本浮世绘的渗入,构成了马奈绘画现代性特征的外部因素。凡此种种外部客观因素,构成了马奈绘画呈现出现代性的逻辑基础。就马奈绘画的内部而言,其绘画的现代性始于技法,继而推动风格与图像的革新。

技法现代性转向

马奈的绘画技法呈现出现代性,体现在他对构图、光源的简化,以及平面性的造型处理。“永远要用一种简练而直截了当的方法描绘”1是马奈的方法。马奈1859年前后的一些早期作品之所以没有被当时的官方沙龙画展接受,原因可能在于他通过构图的简约化尝试着对传统的远离,但他又没有完全舍弃传统画法中的光影效应。进入1860年代后,这种犹豫消失了。他毅然放弃了构图上对光源的安置,放弃了光与影的法则。《草地上的午餐》和《奥林匹亚》便是马奈画法出现这种转向的标志。

马奈的绘画当年曾经被批评家认为缺少透视感和立体表现,而现代艺术认为,马奈正是认识到绘画可以表现平面性,因而筑起现代美术的基础。传统绘画遵从叙事的内在逻辑,画面中人物与人物,人物和事物之间都须有某种联系,为了共同表达某个主题而存在。而马奈的绘画作品则不然,《扎夏雷·阿斯特吕克》中的人物和背景似乎没有任何的联系。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背景的微妙之处。当深色调与高亮的背景组合在一起,便造就了一种开阔的空间感。马奈用明暗两种色调,舍弃了中间的色调,对光和影的处理强调了平面的感觉,为画面带来了一种更加深邃的视觉效果。

马奈简化画面中的光源和中间色调,目的在于他制造了画面平面性的效果。在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看来,“整个现代主义绘画史,就是绘画不断走向平面的历史”2。就这个层面而言,“马奈的绘画由于其公开宣布画面的平面性的大胆直率而成为第一批现代主义作品”3。马奈绝大多数画中人物的上衣经常以大面积的黑色平涂的形式出现。早期的作品如《男孩与剑》,男孩穿了一件非常得体的黑色上衣;《扎夏雷·阿斯特吕克》中画中的人物身穿黑衣,与背景的深色融为一体;《阳台》中处于阴影中的男子身着黑色西服;中期的作品如《埃米尔·左拉像》(图1)和《诗人马拉美》(图2)中的人物也都是深色服装;后期的作品如《弗里·贝尔热酒吧的女模特》和《放下面纱的伊尔玛·布律纳》中的女性形象,也都是身穿黑色。这样的“黑色服饰”在马奈的肖像画中不胜枚举。这样表达的效果是,大面积的黑色平涂只见外部的轮廓形而不见内部的立体关系。这种暗黑色消除了画面的景深感,凸显了平面的可视感。

图2 马奈 诗人马拉美 27.5cm×36cm 布面油画 1876年

图3 马奈 草地上的午餐 208cm×264cm 布面油画 1863年

马奈将平面性发挥到极致的是他在1866年创作的《吹短笛的男孩》。这幅作品虽然被杜米埃称为像一张“扑克”,但画面呈现的高度简练概括的笔法,已经有了明显的平面化的倾向,左拉以此断定马奈是未来的大师。马奈将人物置于平涂化的灰色明亮背景中,用概括简洁的色块将形体整体凸显出来。画中看不到阴影,也没有视平线和轮廓线,否定了在三维空间透视下画面的层次感。这种以不同平涂色彩并列来表现变化的效果,不但突破了数百年的绘画传统,同时也启发了后来画家对画面构成的全新认识。

马奈的绘画,彻底挣脱了写实主义绘画中观念与模式的重重束缚,现代绘画因此拉开了序幕。在马奈之前,写实绘画作为一种视觉形式,对自然的生动再现成为一种精神需求和理念,贯穿于欧洲传统造型艺术。格林伯格在《现代主义绘画》中提到,“写实主义与自然主义艺术掩盖了艺术的媒介,是利用艺术来掩盖艺术,而现代主义则运用艺术来提醒艺术”4。那些“被掩盖的艺术媒介”指的是绘画平面性所呈现的视觉效果。正是由于这种简化,才有了之后塞尚到毕加索,才有了他们的“打破对象”从而重新“建构对象关系”。

风格现代性转向

马奈的绘画之路也是由学生时代开始。1850年他进入了当时知名的官方学院派画家托马斯·库退尔的画室。库退尔画法刻板枯燥,他的教学法是“用小心的或者说当时流行的文雅的外轮廓线来画对象,然后把各种颜色按各自丝毫不差的位置添上去”5,追求“不带个性的理想化”。马奈在那里待了将近六年的时间,受到了严格的绘画技法的基本训练。马奈在卢浮宫临摹古典大师的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真正的老师来自16世纪和17世纪。他和提香、丁托莱托、委拉斯开兹、戈雅等产生了精神上的共鸣。马奈深知已经不适应老师库退尔死气沉沉的学院派传统的授课方式,他选择不再盲目服从,决定离开。马奈1855年离开库退尔,并于1856年建立自己的画室。马奈与库退尔的决裂,是导致他转向戈雅以及委拉斯开兹的一个原因,从而寻求建立一种全新的风格。

1865年8月的西班牙之行对马奈的艺术风格发生转变有启发意义。在马德里,他每天都要去普拉多博物馆参观。马奈后来称之为“画家中的画家”6的委拉斯开兹的作品是马奈的西班牙之行最大的收获。他在叙述对普拉多博物馆的印象时说,“在委拉斯开兹那里,我找到了我的绘画理想之完美体现;看到这些作品使我有了极大的希望和自信”7。由此可见,马奈在艺术上的创新并非是对传统的全面否定,恰恰相反,他是在西班牙绘画传统的基础之上的再创作。马奈在1869年入选沙龙的作品《阳台》,带有戈雅的痕迹,是最后一幅明显带有西班牙影响的作品。

马奈和其他印象派画家经常一起讨论艺术见解,尽管马奈内心不愿意甚至是避免参加印象派画展。马奈是一位有约束性的印象派画家,他将自己与印象派区别开来。同样是画人物画,印象派画家们的作品,尤其是这些画家们早期的作品并不注重严谨的造型,追求光影与颜色。马奈则不然,他的作品,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造型都严谨而传统。马奈是在传统造型语言的基础上,将印象派光影技巧带入绘画。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印象派对马奈有启发意义,导致他创作了带有印象派风格的作品。

图像现代性转向

1863年,马奈创作了《草地上的午餐》(图3)。画面表现了两对男女在布洛涅森林野餐的场景。画面中将一位裸体女性置于公园场景中,与两个衣冠楚楚的绅士为伴。画中坐着的人物实际上是模仿马尔坎拖尼奥·拉伊蒙迪笔下河神的姿势,《帕里斯的裁判》(图4)中河神的形象来自拉伊蒙迪于1520年前后根据拉斐尔设计的原作而刻制的版画。马奈从不否认他对古典大师经典图像的挪用,他明确表示过临摹过乔尔乔涅的女人画,和音乐家们在一起的女人们,即《田园合奏曲》(图5)。但马奈想要创作一幅新的版本,“有透明的环境,其中的图像就像你能在那儿看到的那样”。8这里的“新版本”在今天看来,“新”在以简约和概括的手法再现了《田园合奏曲》。

1865年马奈创作《奥林匹亚》送选沙龙,引发的震惊效果不亚于《草地上的午餐》。《奥林匹亚》采用维纳斯横躺的构图,与提香《乌尔比诺的维纳斯》如出一辙。《奥林匹亚》中的女性人体、枕、褥同深青色的背景和黑人女奴婢形成色彩反差,但是却关系微妙,色调统一又和谐。在《奥林匹亚》中,马奈引用经典母题“维纳斯”,创作时下巴黎的当代生活,这构成了马奈绘画的图像现代性转向。马奈一方面反对西方美术史上文艺复兴以来的造型艺术观念和风格,另一方面采取比照、参考和主动读取传统艺术史图像再现现代意义的图像。自文艺复兴以来,维纳斯、圣母、夏娃、丘比特等从神话或宗教中取材的母题,都被赋予了精神性的理想寄托。可是马奈却将维纳斯当作一种现实化的景观进行描绘,这是一种隐晦而深刻的社会讽刺。

马奈绘画的图像现代性转向,同时也是一种观念与审美的转向。传统写实绘画一直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宗教题材、君主贵权和史诗人物创作一直被封为至尊。马奈的绘画真实生动地反映现实生活,恰好表达了当时的人们在顺应社会变革的同时,亦开始在艺术观念上发生意识转变的审美需求。而以往的宗教意识与思想说教的虚构题材,以及权贵虚荣的矫揉造作的作品,正逐渐被人们摒弃。

图4 马尔坎拖尼奥·拉伊蒙迪 帕里斯的裁判(局部)尺寸不详 版画 约1520年

图5 乔尔乔涅 田园合奏曲 110cm×138 cm布面油画 1510—1511年

现代性转向带来的思考

马奈的绘画一直在诉求一种新的绘画精神,他打破了艺术史中既定的模式与规则。马奈的绘画强调画面本身,这是他最重要的诉求。他的画虽然背叛了文艺复兴以来的绘画传统,却预兆了20世纪现代艺术先锋。马奈在艺术中没有用成熟的艺术方法来塑造对世界的认知,他用绘画的自由违背传统来塑造新的潮流,这就是现代艺术的精神意义。这样的精神恰恰驱使西方艺术可以摆脱传统走向现代。马奈意在表达,在绘画中,画面本身才是最重要的,这恰恰是绘画精神的重新确立。

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化,都市生活与马奈的绘画主题之间形成了共振与互动。马奈在技法、风格、图像方面所做的积极尝试,是他回应所见物质世界的独特方式,带来了现代艺术的一次突破。这种“突破”就像“把绘画装入一个开口朝外的封闭盒子,每个盒子中标示着艺术家自主的选择,堆放陈设着自己编织改造过的事物”9。对于马奈而言,作为艺术家主体,他通过绘画的方式,打开了这个盒子,将与生俱来的关于艺术家自我的“人”的问题,在现代化社会找到了恰如其分的表现方式,并且使整个20世纪的现代绘画成为可能。

注释

1.杨身源:《西方画论辑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第366页。

2.沈语冰:《格林伯格之后的艺术理论与批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3.同上。

4.同1。

5.约翰·雷华德:《印象派绘画史》,平野、殷剑、甲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39页。

6.同上书,第4页。

7.马奈:《马奈艺术书简》,李关富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第3页。

8.同上书,第23页。

9.朱青生:《现代艺术革命的第一次突破》,《中国美术馆》2005年第6期。

猜你喜欢
马奈印象派现代性
马奈与福柯:“物-画”与再现危机——跨媒介视域中的图像叙事解读
名家
「印象派画家」金农
浅空间的现代性
牛仔少年的孤独:论《骏马》中现代性对西部空间的争夺
也谈现当代诗词的“入史”及所谓“现代性”的问题
也谈现当代诗词“入史” 及所谓“现代性”问题
我只能给你及格
浅析印象派与当今设计
我只能给你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