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江
如果活到今年(2019年),忻东旺应该是56岁。天妒英才,夭殒芳华。东旺远行,留下一个时代的肖像。
其实我与东旺不太熟,却是较早关注他的一个。大约是1995年,在首师大评选“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作品时,我从落选作品中淘出他的《诚城》,这画一举荣获银奖。当初只道寻常,今天斯人已去,我这样讲不是想说明我如何有慧眼,而是想说,我从一开始就喜欢东旺的画,喜欢他画中本质的厚实与塑造的味道。后来,他的《早点》在广州获全国美展金奖;再后来,他的肖像画又以极高的频率亮相艺坛,我都是备受感动的一个。
忻东旺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肖像画家。我这样说,不仅在于他的肖像画得勤,画得肖似,从农民工,到都市人,东旺的一杆笔无不将之栩栩如生地写出来,更在于他的肖像中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直接的东西,仿佛真人直入画中,可触可摸;又充满了写的趣味和谐谑,那种实实砣砣的一个个,那种多肉却又孤单、认真却又迷惘的特殊感觉。记得“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中,还有一件石冲的《鸟人》令人印象深刻,一个哑剧中的裸者手拈剥了皮的麻雀。那种超写实的手法,像一帧寓言。相比之下,东旺的《诚城》仿佛是一群民工直接闯入展厅,有一种难得的朴实,一种画中人才把握得到的生气。东旺的大批丙烯和油画肖像,常有这种“闯入者”的感觉。这种汰去过多的身份背景的方法,让人物赤条条地在白壁前兀立着,直勾勾地望着你,总是那般突兀。活生生,硬邦邦,手脚硕大,外轮廓明晰,却又在眉眼鼻唇之间,展现出喜剧演员的表情天地。那肥肥的鼻子,那煞有介事地闭锁着的嘴唇,那粉质皮肉上的麻点与褐痣,那莫名其妙隆起和厚堆的额头,那冻疮一般的面颊和发绿的侧脸,那神经质地撇出的须眉,所有这一切,写人写神,入目难忘。
忻东旺 父子兵 100cm×80cm 布面丙烯 2012年
忻东旺 龙脉 190cm×200cm 布面油彩 2008年
忻东旺 汤姆的朋友 180cm×130cm 布面油彩 2009年
忻东旺 江湖盟 180cm×130cm 布面油彩 2007年
我称忻东旺为这个时代最杰出的肖像画家,更重要的理由在于他用海量的肖像塑造了某种时代的表情。这种表情的标配往往是无厘头的自信,黑色幽默一般的摆拍,似是而非的人物关系。东旺有很多作品是课堂写生,《春寒》就是典型一例。着黄褐色风衣者一看就是不安分的人,黑帽檐恰如他的伪装,粗糙的人中却出卖了他的野心。身后的两个女子与他全不相关,缩在一起,却把都市闯入者的孤行兀立的真相显露无遗。其他如《叛逆青年》《夏日的思辨》画活了底层青年的向往与身份的挣扎。《汤姆的朋友》,两个踌躇满志的知识分子,从表情到神态都述说着他们挑战者一般的自信。《古风堂》把一个艺术沙龙的整体端上了喜剧舞台。所有这些人物,都以夸张的摆拍,注目画外,随时准备着被画、被拍、被留影,被以一种玩偶式的表情所统摄。一钩残照,半帘飞絮,正是这种玩偶式的表情,板着脸,蹙着眉,抿着嘴,收着下巴,袒露胸口,煞有介事摆开架势,扭着身子,撇开步子,到处充满身体与身份的斑驳,现实处境与理想梦魇的纠结,都市陌生者最熟悉的摆谱。所有的这些“谱”,这些当代人的摆态,却在东旺的神来之笔下成了时代的人性之真,就像我们在繁华东站的厕所里的镜子上,毫无禁忌地看到方便之后放松的自己和众人。相闻有声,兴答如约,肖像在这里,被漫画一般的笔锋,剖露出身份与梦想的挣扎、灵与肉的缠斗,触及社会群偶与时代群偶的生动性,塑造而成某种时代的感人内涵。
忻东旺肖像中的这种玩偶般的表情,使得他的肖像不再是某些人的肖像,而是一个时代的肖像,一个时代的历史画。他把这些人的故事,这些活生生的灵肉挣扎,画成这个时代特有的历史荒诞,一种黑色幽默的当代离歌。荒诞,这种巨大变迁之中的乡村城市面前的极不真实、极不确切的感觉,被写在这一个个真实的面庞上。
诚然,这些农村和城市的模特站在那里,站在这里。一方面他往往是作为模特站立在这里,另一方面经由画者这种站立已然站在某种在场的无蔽状态之中。而这种赋予、这种特殊的感觉只有农村骤变的亲历者——一个农民的世界才能获知,又只有农村巨变的存在的觉知者——一个超凡的视觉心手方能触摸。而忻东旺恰是这样一位农民,这样一位中国农村传奇的亲历者和觉知者。我们说忻东旺是一位肖像天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其实他是一位苦行者,一位奋斗者。他的艺术的苦行和奋斗,本质上具有农民的精神风采,这恰是他的肖像最令我们感动的地方,恰是他本真地把握到一个时代肖像的地方。落花如梦,秋水无尽,忻东旺正是这样一个以他自己的世界塑造了一个时代的肖像的杰出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