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庆新
摘要:评价是激励学生进步的重要手段,教师精彩、巧妙的评价能增长学生的自信心,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而消极的评价则可能助长学生的逆反心理,把学生推向反面。本文着重从师爱、评价者的态度、激励的评价、评价的多元化四个方面出发,探究评价的艺术,对教师评价学生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评价;学生;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2-0246-01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无时无处不有,学校里的考试分数,作业的评语,各种活动的小结,学期末的评语,教师与学生的个别谈话……校外的家访等等,经常要对学生进行评价。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评价是一种获取和处理用以确定学生水平和教学有效性的证据的方法。”评价是激励学生进步的重要手段,教师精彩,巧妙的评语能增长学生的自信心,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而消极的评价则可能助长学生的逆反心理,把学生推向反面。评价在一个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利用好评价这个教育工具,真正起到为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导航的作用,这就要我们教师掌握好评价的艺术。
1.真爱是评价的关键
爱是信心,爱是尊重,爱是鞭策,爱是投入,爱是力量,爱本身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教师有了爱心才会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地评价,才会不带偏见,不带有色眼镜,不用老眼光看学生,有了真诚的爱心教师才会用发展的眼光千方百计地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科学地评价,进而使爱心融化在教育过程中。
2.真诚是评价的核心
无论什么时候,真诚总是最能打动人的心。师生之间也是如此,不论学生有什么样的缺点和错误,也无论学习成绩是好是差,教师都应该学会“蹲下身子说话”。教师只有放下架子,肯“蹲下来”,才能真正消除学生内心的恐惧感和距离感。换句话说,老师只有让学生感到与自己交流的不再是老师,而是关心他的朋友,才会把自己真正的内心世界表露出来,才会真正从内心接纳老师的评价。孩子的心是纯真的,孩子的感情是丰富的,他容不得半点虚假。当老师付出了真诚,也一定会从孩子那里获得更美更多的真诚。当学生取得了成功,有了进步,老师就和他们一起分享;当学生有了困难,老师就应诚心诚意地伸出热情的手;当学生感到了老师的真诚时,他就会用百倍的真情来回报老师;当师生真诚相对时,还能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呢?
3.激励是评价的动力
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激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态,树立一个人的自尊,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人都是需要激励的尤其是小学生,一句由衷的赞誉,或是夸奖,可能使他们终生受益。
小学生一般不大关心以往自己是怎样做的,而对教师的形成性评价的关心却尤为强烈,他们喜欢把老师的赞誉,夸奖看作自己积极行为的结果。李杰是我们班上有名的写字最差的学生,在一次写字课上看到他写字有进步,我就表扬了他,并说:“李杰,你可真棒,这次你的字写得真好,在咱们班排到了前幾名,看这些字的间架结构掌握得多好,连老师都比不上你,照这样练习写字,你一定能成为咋们班上的小小书法家。”从那以后,他的字果然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随时体现着许多闪着童稚光芒的优点,但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发现去认识也是比较困难的,而老师用激励的评价语则能使学生一眼看到自己进步的优势,从而增强争取更大进步的内驱力。但是教师在对学生给予鼓励时还要注意因人而异,体现个性化。一个班学生的智力、品德、个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我在教学中给他们的评价也是不同的。我赞誉鞭策优秀生;肯定、鼓励中等生;宽容激励后进生。
4.多元化是评价的方式
多元化评价,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善于发现他们的智力潜能,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得每个学生都能通过适合其智能特点和学习方式的途径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智力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同样的评价,对于这个学生是合适的,而对于另一个学生可能是不合适的。如果我们对于学生的评价只有一个模或标准,把评价主要局限于语言智能和数逻辑智能方面,它会使得一部分语言或数理逻辑智能表现不好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走到所谓的“差生”行列。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共性,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实行统一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所以在评价学生时,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境而异,作出有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这样可以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的智能强项,为学生提供发展自己优势智能领域的机会,并在其强智能好弱项智能之间架起桥梁,从而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树立起自信心。
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在教学工作中的每个环节,教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魅力,真正达到巧语点石成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洪庆,杜宇.新时期班主任工作指南[M].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2] 吴桂就,何世明.广西教育[M].广西教育杂志社,2009,1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