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学生习作之心 培养学生习作能力

2020-08-29 13:40陈晓敏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8期

陈晓敏

摘要:作文是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思想水平的体现,是其遣词造句、组织写作素材能力和观察能力的综合训练。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习作能力培养,关键在于循序渐进地引导,在于日积月累培养,更在于良好的写作方法的勤学多练。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2-0049-01

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习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现今的小学生习作空洞无物,缺乏真情实感,甚至厌写怕写作文,这已成为小学语文老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道坎。因此,加强小学生习作能力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1.立足教材,积累写作方法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中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是作文教学的最基本途径。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首先要立足教材,奠定写作基础。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选材构段、造遣词造句的方法。例如《松鼠》紧扣外形、习性、用途三方面谋篇,写外形的时按总分的顺序来写的,先总写它的美丽,再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由此我便向学生渗透:描写一件事物的关键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并按着一定的顺序来进行描写和说明的,接着我就锁定这个训练点,让学生进行练笔,体会和积累写法。如学习《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篇写人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是如何把人物写具体生动,让学生领悟到动词的准确运用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可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我坚信如果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一定会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2.模仿文本,注重仿中求创

仿写是训练学生作文基本功的一种有效方法。只要教师把规律教给学生,学生掌握了它,就会从读中悟出写的门径,他们就会用心来说话,用心来写文章,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水平和习作能力就会得到同步提高。我们学的课文都是精选的名篇名段,其选材方法、结构特点、语言特色、表达技巧都是值得学生借鉴和学习的。比如分析《渔夫的故事》中魔鬼的外貌描写“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铁叉,腿像桅杆,口像山洞,牙齿像白石块,鼻孔像喇叭,眼睛像灯笼。”我尝试要求学生模仿上述的外貌描写,用一种句式写几句渔夫的外貌。学生马上跃跃欲试,借“瓶”装“酒”,摹中有创。教学实践表明:培养、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发展学生的智力,仿写不失为一剂灵丹妙药。仿写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又收到明显的效果。

3.传授方法,培养修改能力

改文章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对于刚学习习作修改的小学生,必须教给他们修改的方法。同时应当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注意分配的规律,指导学生作文修改的实践。譬如,一个阶段突出一个修改重点,等这一重点的要求基本能熟练掌握后,再转入另一个修改训练重点。还可以把修改作文的要求分解为几条,指导学生检查、修改文章时,一条一条地检查、思考、修改。這样,目标明确、注意集中,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段落不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叙述,是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的毛病。我对此进行了重点训练,按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修改写事的片段;按由远到近、上到下、左到右等顺序修改写景片段等。再让学生把改好的段落与原文对照,反复朗读,如发现问题,再进行修改。如此循循善诱,学生会逐渐熟练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总而言之,培养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创新。教师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谱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

参考文献:

[1] 葛柏云.小学写作兴趣的培养.教师报,2009,(12).

[2] 施靖南.更新教学观念.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2).

[3] 李长红.引导学生走出写作困区.教师报,2009,(10).

[4] 隋炳霞.广泛阅读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2).

[5] 杜红卫,李玉倩.读写结合“妙”处多[J].甘肃教育,2019(10).

[6] 郑丽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同步提高措施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