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在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2020-08-29 07:02区二妹梁燕玲梁思检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1期
关键词:脑血栓康复训练神经功能

区二妹 梁燕玲 梁思检

(罗定市红十字会医院,广东 罗定 527200)

急性脑血栓让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功能障碍,降低生活质量,危急生命。急性脑血栓发病急,对脑血管的损伤大,降低患者心理舒适感。本次研究用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干预形成对比,发现临床护理干预更适合在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中使用,能改善患者在早期康复中的境况,提高护理质量,帮助患者尽快出院,减轻患者身心压力,详见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院治疗的9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根据掷硬币法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参照组男女比例为25∶20;平均年龄为(64.85±6.62)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4∶21;平均年龄为(64.71±6.25)岁。两组基线资料(P>0.05)未有统计学意义,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

1.2.1 参照组。常规护理:遵医嘱为患者提供药物,实时监护患者病情、生命体征,对患者饮食进行指导,若不能自主进食要遵医嘱进行肠内外营养,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展开早期康复:①心理护理:为患者科普健康教育知识,用温柔的方式安抚患者,并排解其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对抗疾病的意识,帮其树立信心,懂得如何改善自己的情绪,并主动进行康复训练[1]。②进行早期床上体位训练:为患者肩下、骶骨等关节处垫好软垫,然后指导患者进行患侧肢体运动,保障每日练习的强度和幅度,防止患侧肢体功能退化。③进行饮食训练:让患者从细小食物开始练习咀嚼,避免呛咳等情况,指导家属配合患者完成训练,提高家属护理患者饮食的能力。④进行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当患者在床上肢体训练较好后,引导患者进行健侧肢体和患侧肢体训练,包括坐起、站立等每项内容都要根据患者情况决定,不可过度。还要增加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等内容。⑤在患者快出院前,要落实好患者和家属的联系方式,并将康复训练内容告知家属和患者,让家属陪伴患者进行训练,保障患者坚持训练,提高患者肢体功能[2]。

1.2.2 观察组。临床护理干预:①护士长带头成立临床护理小组,并用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针对评估后产生的护理问题通过查找文献资料等方式解决,完善护理方案。将护理思路、院内指导、检查、治疗、健康教育、出院计划等涵盖其中。②按照护理方案进行落实,护理人员要对每项护理内容都进行记录,对不足之处要及时反馈给护士长,并在小组中有效解决,实时调整护理方案,保障护理措施的效果。护理人员还要保障临床护理路径评估的正确性,减少记录误差,提高护理质量。对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提前预防,减少颅内出血等不良情况[3]。早期康复内容同上组。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并比较,主要针对平均住院天数、NIHSS评分(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进行评分,分值为0~2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病情越严重)。同时利用QOL-BREF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还要利用护理满意度评估表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满意为80~100分、基本满意为60~79分、不满意为59分以下,(总例数-不满意例数)/总例数×%=总体满意度。生活自理能力采用ADL评分实施评价,满分100分,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频数(n)、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s)、标准差(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相关情况:护理后,参照组的相关情况差于观察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的相关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的相关情况对比(±s)

2.2 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护理后,参照组和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9.66±3.87)和(86.91±2.43),比值为(t=10.643,P=0.000),参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差于观察组,统计学意义显著。

2.3 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差于观察组,(P<0.05)突出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3 两组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护理前后变化情况对比(±s,分)

表3 两组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护理前后变化情况对比(±s,分)

2.4 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护理前后变化情况: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即NHSS评分和ADL评分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即NHSS评分降低,ADL评分升高,组间比较,观察组均显著高于或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 论

急性脑血栓是临床常见危重症,患者脑部血液黏稠度较大,血栓对脑部血管造成损伤,让患者在短时间内发生功能障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用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形成对比,认为临床护理路径更适合早期康复,能保障护理操作的正确性,提高对患者的保护力度,让患者身心舒畅,加快患者出院[4]。

临床护理干预路径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保障护理人员掌握患者病情的能力,制定详细的护理方案,并根据患者在临床中的情况实时调整,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配合度。临床护理干预路径为患者制定了符合其特点的内容,保障早期康复训练的进展,提高患者在早期康复训练中的主动性[5-7]。

临床护理干预路径让患者在较短时间内对康复训练有足够认知,保障出院后康复训练效果[8-9]。还提高家属对患者的陪伴、保护能力,加强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信心和毅力。护理人员将临床护理内容有效记录,为后续调整、探讨、反思等做好铺垫,提高临床护理干预路径的参考性。临床护理干预路径为患者提供了详尽的护理内容,有效预防不良情况,保障患者在早期康复训练中的良好性[6]。临床护理干预路径让护理人员的护理思路发生变化,提高护理操作的方向感,减少患者对护理的疑惑,保障早期康复训练效果[10-12]。经过本次研究发现,护理后,参照组的相关情况差于观察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参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差于观察组,统计学意义显著;护理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差于观察组,(P<0.05)突出统计学意义。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即NHSS评分和ADL评分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即NHSS评分降低,ADL评分升高,组间比较,观察组均显著高于或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在早期康复中作用力更大。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干预路径提高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效果,加强患者生活质量,保障护理满意度,推广价值大。

猜你喜欢
脑血栓康复训练神经功能
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纳联合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