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科
摘 要:通过对智慧城市指挥中心设计探讨,在兼顾建筑设计美感的同时满足指挥中心最大的功能设计。满足政府部门的数据共享,协同工作、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的要求。
关键词:智慧城市;指挥中心;信息系统;设计
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利用信息整合技术,推动资源互联互通,实行部门集中办公,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资源共享,节约建设投资,是政府实施统一宣传、统一服务、创新服务,进行城市管理、指挥调度、处理应急事件的重要场所,是互联、协同、共享、智慧应用的平台。通过打造符合智慧城市标准的指挥中心,提高了领导决策能力、提高了城市运行效率、提高了城市的软实力及竞争力。
智慧城市指挥中心是城市实施日常值守、指挥调度、应急处置、综合决策的重要场所。指挥中心的建设目标就是结合指挥中心工作特点,以指挥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充分运用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电子监控等先进技术,构建以数据传输网络为纽带,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支撑,以视频会议和卫星定位为辅助手段,集语音、视频、计算机网络、图像监控、三维定位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网络化、智能化指挥决策中枢。
一、场所设计
对于中型智慧城市的指挥中心设计,考虑的因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大厅的空间考虑,大厅主要用于市级领导的指挥和决策作用,在空间上要宽敞、明亮。参考国内外指挥大厅的设计,需要考虑层高在8m以上。在外形尺寸上,每个城市可根据自身的城市定位和枫哥元素进行设计,建议在宽度上保持在20米以上,长度考虑在30米左右。总面积在600平方米以上,二、功能性房间考虑,由于指挥大厅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需要充分全面地考虑功能性房间的设计,建议用于重要会议会商室设置一间,面积在150平方米以上,用于应急局日常开会的会议室设置一间,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其他普通会议室建议设置2间。为了满足日常的办公可考虑200平方米的办公区域,由于指挥中心的需要应急值守,所以建议设置4间休息室,可容纳8人同时休息。三、指挥大厅的功能分区,建议设置3个区域,大厅前方设计38个工位,大厅中部设计13个领导席位,在大厅后方设计80个席位的参观人员区域。四 环境设计,以语音为主的指挥大厅,混响时间需要较短,其频率特性从低频到高频都应该保持平顺且无太大波动,以保证大厅内,当有人讲话时,声音的混响度和清晰度都能得到满足。由于空气对高频声有较强的吸收,特别是当大厅的层高较高,容积较大时,在高频率阶上混响时间通常会比中、低频略短些。根据国家对不同用途大厅建议的混响时间,指挥大厅最佳的混响时间应该是:T60=0.5s~1.2s(高标准),或T60=1.0s~1.5s(一般标准)。由于人们的听音习惯,最佳混响时间根据厅堂容积大小可适当调整,厅堂容积大时混响时间可适当延长,厅堂容积小时混响时间可适当缩短。在经过室内空间设计后,以施工图为基础测算了整个指挥大厅的混响时间,得出了对应于6个中心频率的混响时间近似值, 发现其基本都满足了设计和使用要求(T60=1.2s)。在施工前的环境设计中,可以辅助声场软件进行建模和模拟,以获得较为准确的设计数据。
二、中心环境设计
中心环境设计主要包含:显示系统设计、音频设计、信息流调度处理设计以及集中智能化控制设计等。通过对指挥中心进行合理的功能区划分,提供城市突发事件时应急指挥调度及会商、会议等环境服务,可支持各委办局入驻值守;提供为政府工作会议全程综合性会务环境服务;提供支撑会务服务的相关会商、办公等环境服务。
显示系统要求集高清晰度数字显示技术、无缝拼接技术、多屏图像处理技术、信号切换技术、网络技术等应用综合为一体,形成一个拥有高亮度、高清晰度、高智能化控制、操作方法先进的大屏可视化综合系统。目前市面上可供主流选择的显示设备:LCD拼接和LED小间距显示屏。通过选择的显示系统可以将各类计算机、视频监控、视频会议、电视等图像在显示系统上显示,配套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的信息显示管理控制系统,为指挥中心提供一个交互式的灵活系统,以满足城市日常运行管理、应急协同调度时的信息显示需求。
音频系统主要对整个指挥中心的重要的会议会上场所进行音频设计和会议设计,以满足日常的会议会商功能。通常,指挥中心涉及到的场所主要有指挥大厅、会议室等场所,一般情况下通过声场软件进行大厅建模,通过模拟可得出设置音箱的数量和功率,通过设置主音箱、重低音音箱、以及补声音箱,使整个會场的声场均匀分布。同时根据会议人员的确定话筒的数量。一般情况,建议在设计时每间独立的会议室单独放置一台会议主机。可有效避免同时开会时相互干扰。
信息流调度处理系统:整合工作台电脑图像、网络实时视频、视频会议图像等多种视频资源,进行高清晰、高分辨的图像显示和窗口组合显示,并可按需设定成不同的使用模式,提供给不同场景调用,满足信息集中显示的需要,为分析研判、综合调度和决策指挥提供必要支持;同时满足来访参观时显示智慧城市的综合态势及各业务系统的展示需求。
可视化集中控制系统:采用以计算机自动控制和无线触摸屏操作界面为一体的控制和切换方式,将指挥中心的视频(图像)信息、灯光控制处理和系统电源供电等分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各系统之间可相互通信控制、数据共享,构成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的可视化的控制系统。
综上,通过以上的设计,可实现以下功能:
(一)快速了解突发应急事件:迅速在各部门,各地域海量音视频系统中第一时间快速的协同调用。
(二)快速纵览全局:通过快速调用各部门相关信息资料数据汇总分析实时决策。快速布置应急预案:快速的调用系统中预先存储的各种复杂的工作模式,逻辑,权限关系,协同工作,迅速启动执行工作任务。
(三)快速监测工作状态结果:通过图像、数据、音频的快速切换,灵活的处理,如对敏感图像的快速缩放,多个关联信息素材同步协同所需要的多窗口同时显示,灵活的快速布置画面漫游,删除,调用图像等等复杂的使用,通过该系统使用变得简单易用。
三、其他信息系统设计
指挥中心其他信息系统包含:用于融合不同通信系统的多网融合通信调度系统、用于日常会议会商的无纸化会议系统、用于安全防范的监控系统、用于整个指挥中心的有线无线网络系统、用于接入各个委办局负责的视频系统的视频融合系统、用于存放本地设备的机房系统,在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方面,可根据各个城市的发展方向设计出各个不同的专题。
参考文献
[1] 《大空间建筑室内设计中的声学处理》
[2] 《智慧城市术语》(GB/T37043-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