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整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的重要方式。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推进政治、 组织、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提供了丰富的经验积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 整合面临着社会阶层分化,利益冲突复杂;社会人口流动加快,基层组织整合能力弱化;价值观念分化,网络空间 治理能力不足;社会组织发展较快,社会自我整合能力提高等问题。探究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发展机制,需要构 建多元利益整合机制,加强社会关系协调;优化价值整合机制,提高互联网议题设置能力;加强组织建设,增强整合 的社会开放性;健全和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社会整合规范性,实现历史逻辑、现实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历史资源;现实态势;理论进路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13-0019-03
一、社会整合与中国共产党
所谓社会整合,就是综合运用各种方式、手段将社会 的不同要素与部分结合为统一协调的共同体的过程和结 果。社会整合提供一套具有包容性的价值统合框架和 行为协调程序,将离散型和碎片化的社会结构、思想价 值和行为模式整合进“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 体”[1],避免社会因各个要素、部分的异质性陷入冲突和 无序,最终导致社会的混乱甚至是崩解。在现代社会中, 承担社会整合功能最重要的主体当属政党,尤其是掌握 国家政权资源的执政党。政党借助自身的组织网络和意 识形态调动社会中的资源、力量与关系融入统一的政策 选择之内,从而协调可能相互冲突的各个部分,实现社会 的妥协与合作,降低冲突的烈度与可能。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支撑性力 量,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 始终将社会整合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与时俱进地根据 时代任务与现实要求不断优化自身的政治建设、组织体
系和意识形态理论,调整社会整合的范围、方式。面对新 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中国 共产党的社会整合必须汲取建党以来社会整合的经验与 教训,深刻洞察新时代执政所面对的基本态势,构建起符 合新时代特点的社会整合路径,实现历史逻辑、现实逻辑 和理论逻辑的统一,为党的长期执政夯实政治支撑和群 众基础,以强大的国家内聚力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愿景。
二、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实践
中国共产党诞生初期,凭借着先进的思想理论、严明 的组织纪律和高效的动员体系,以工人和农民为基础,将 社会中分散、异质的各种社会力量纳入其统一的领导之 下,有效克服了近代中国“弱国家——弱社会”的困局,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形 成了适应中国国情的意识形态体系与宣传方式、政治建 设与优化路径、组织网络构建与拓展机制,为日后社会整 合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借助革命时期形成的合法性资源和行之有效的社会整合体系,通过国 家政权的制度安排、意识形态动员、组织网络嵌入等方式 号召、动员、说服社会成员将分散且有限的资源汇集到重 工业领域。当然,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的集中统一 管理和利用也存在组织过度扩张、行政效率下降、管理体 制僵化、经济社会缺乏活力等问题,但从整体来看,这一 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为推进国家工业化,维护国 家主权与独立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为之后中国共产党 整合机制的完善提供了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适应经济体制变 革背景下的整合方式。组织上,通过党内整合、放弃“单 位制”对人的管控,借助党的组织网络动员社会,引导社 会资源流动;价值理念上,与时俱进地推进党的指导思想 的创新与发展,为社会的多元主体提供更广的价值框架; 制度上則在改革开放后坚持“党政分开”的原则,不再 直接干预社会资源的安排;同时也尝试在确认社会各个 阶层利益基础上,改进利益分配机制,借助扶贫、低保等 方式强化利益整合功能。这一系列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对新的时代课题进行社会整合提 供了丰富的经验积累。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面临的基本情况
(一)社会阶层分化,利益冲突复杂
新时代中国经济变革使得社会资源在市场机制和价 值规律的引导下进行重新组合与分配。伴随着资源分配 下社会阶层的剧烈变动,利益的复杂化与利益的冲突加 剧。社会资源的主要掌握者会继续强化资源的积累,并 且借助资源的优势地位增强对国家利益表达机制、利益 综合机制和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优先将自身利益纳入 国家政治议程,而保障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社会群体的 利益难度将会加大。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也势必触碰到 既有的利益藩篱,加剧了制度转轨的风险与烈度。
(二)社会人口流动加快,基层组织整合能力弱化
改革开放之后,“单位制”解体和户籍制度改革放 开了对人口流动的限制。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的 需求与城市化发展进程,人口要素集聚性地向城市和东 部沿海城市流动;借助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浪潮,人口的 跨国流动也得以实现。然而,当前无论是城市社区还是 农村都不具备提供应对人口大幅流动的有效服务供给和 管理的能力。居委会与村委会作为基层自治组织,没有 财力和人力应对人员流动带来的治安、交通、卫生等一系 列问题。同时,农村人口的流失,尤其是精英人口的流失 导致了农村基层组织的空心化;城市社区由于其人口来 源广泛,本身“原子化”强,凝聚力弱,管理难度也由此 增大。弱化的基层组织势必意味着部分人游离于社会的联结体系之外,加剧了进行社会整合的难度。
(三)价值观念分化,网络空间治理能力不足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转轨,过去高度统一的意识形态 系统逐渐让位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础上的较为 开放和包容的价值框架,为多元文化价值的出现打开了 历史的窗口,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的价值观念在生 活背景、经济条件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逐渐分化。
在原有的高度统一的价值系统逐渐消解的同时,正 统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能力却因内容形式、传播手段转 型迟缓等原因而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在市场经济发展、 西方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价值输出背景下,享乐主义、拜 金主义、利己主义等腐朽思想一定程度在社会中泛滥,加 剧了国内价值观念的分化以及正统价值系统与社会价值 观念之间的冲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是为社会价值观 念的激荡提供了一个虚拟、无限、高速、开放的传播空间。 个体的互联网行为没有物理空间的边界,难以得到快速 而准确地追踪。尽管国家不断加强监管,但是理念和手 段仍旧受到传统行政控制思想的影响;意识形态管理部 门在互联网的议题设置能力较弱,不能准确有效地洞察、 预测互联网舆情动态,尤其是青年一代的动态,因而难以 设置能够得到广泛参与和认同的互联网议题,价值观念 的引导能力有限。
(四)社会组织发展较快,社会自我整合能力提高
在改革过程中,社会内部的力量得以在经济发展的 过程中逐渐壮大,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内部某些领域起 到了社会整合的效果,填补了国家权力退出后的力量真 空。国家也逐渐意识到社会组织在创新社会治理,强化 社会整合方面的作用,出台各类政策、规章支持社会组 织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开始将社会组织的发 展纳入当地党政部门创新社会治理的考核指标,而党的 十九大则明确指出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 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2],以优化社会治理 格局。据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显示,截至 2019 年末,我国现存各类社会组织 867856 个,相较于 2011 年的 27 万个,数量增长了 3 倍多①。大量社会组织 的建立为社会实现利益的自我协调、整合提供了平台,弥 补了党的社会整合能力的不足。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优化路径
作为国家现代化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始终聚焦 于广大人民和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将社会中分散、差异 的要素、部分进行排列与重组,统一整合到实现国家富 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历史方向上来。新时代中国的 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必须总结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针对新时 代社会整合面对的基本态势,聚焦利益整合、价值整合、 组织整合与制度整合的解析与优化,实现历史逻辑、现实 逻辑与发展逻辑的统一。
(一)构建多元利益整合机制,加强社会关系协调
中国共产党作为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其社会 整合的关键就是让各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得以充分体现 在社会基本结构的安排和经济发展成果的分配过程中, 以利益矛盾的解决缓和社会冲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 供安定团结的环境。在社会分层、离散的背景下,中国共 产党的社会整合必须要能清晰定位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 诉求,以共同富裕为价值指向,构建起多元的利益表达、 分配、协调机制,真正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一 方面,构建多元的利益表达机制。既要不断发挥人大、政 协、工会等正式利益表达渠道的功能,将制度优势转化为 治理效能;同时也须开阔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公民进行 利益表达的路径,形成多元的利益表达体系。另一方面, 健全社会协调机制。多元的利益诉求势必带来社会关系 的紧张,要充分发扬中国传统的家庭相亲、邻里和睦等价 值观念,以社区调解等形式将矛盾解决在萌芽之初,切实 维护社会内部的和睦与凝聚力。
(二)优化价值整合机制,提高互联网议题设置能力
价值整合实际就是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能力, 在社会形成广泛的思想共识。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 历史实践来看,正是强调对社会价值观念的整合为社会 的稳定团结筑牢了思想基础。一方面,要加强价值观念 创新,为社会提供开放的意识形态框架。党的十九大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 想并写入宪法,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价值整合提供了 科学、丰富的思想资源。另一方面,要构建现代化的意识 形态传播理念与手段,强化互联网的议题设置能力。只 有深刻把握当前社会受众的心理特点,并根据社会动态, 挖掘符合互联网传播规律和受众心理的话题,通过引导 网络流量参与讨论、互动才能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达到价 值观念整合的效果。
(三)加强组织建设,增强整合的社会开放性
高效的组织网络自中国共产党诞生起就在党的社会 整合格局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为党的理论宣传、社会动 员、政策执行提供坚实的平台和载体,强化了党对社会局 势、资源的控制能力,是社會整合功能发挥的力量基础。 从党组织的内部整合来看,要加强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 洁性,强化基层组织的建设。同时,社会整合的关键在基 层,组织整合能力建设的关键也在基层。基层人员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能力素质直接体现出党组织的状态。 必须针对当前基层组织弱化,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蔓延等 问题进行整治,强化基层的治理能力。从党组织对社会 力量的整合来看,要增强整合的社会开放性。一方面,在 新兴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设立党的组织,扩展党的 组织网络的覆盖面,丰富党组织的分布与构成;另一方 面,要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对现存社会组织的发展困 境、问题进行帮扶,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
(四)健全和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社会整合规范性
中国共产党的制度整合就是要将社会整合的依据、 方式与结果以规范体系的形式固定,形成“稳定且受珍 重的和周期性发生的行为模式”[3]。制度本身划定了各 方须在制度框架内寻求自身利益的表达与实现,同时制 度也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合法且有效的利益维护武器,以 规范性增强了整合的合法性。制度框架的制定也为党的 社会整合提供了价值与方法的指引,降低社会整合的成 本。因而党在领导国家制度设计之时就应该充分考制度 本身的价值内涵与现实依归,实现马克思·韦伯所言的价 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一方面,制度设计要充分体 现党的宗旨、原则与社会的主流价值理念,将党的执政理 念与人民的价值追求嵌入制度设计当中,赋予制度以灵 魂。另一方面,制度设计要基于对新时代社会结构、利益 群体分布的充分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设计进制度之中,通 过制度的安排体现出来。同时,各个制度之间要能够实 现充分的兼容与衔接,为制度的落地降低摩擦与冲突的 可能。
注 释:
①数据由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整理而来,http:// www.chinanpo.gov.cn/index.html。
参考文献:
[1]( 德 ) 马克思 , 恩格斯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 第一卷 )[M]. 北 京 : 人民出版社 ,1995.
[2] 习近平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伟大胜利 [N]. 人民日报 ,2017-10-28.
[3]( 美 ) 塞缪尔·P·亨廷顿 .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M]. 王冠 华等译 . 北京 : 三联书店 ,1989.
作者简介:孟从华(1997—),男,汉族,贵州毕节人,单位 为吉林大学,研究方向为中国政府与政治。
(责任编辑:马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