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全国各地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产业正以全新的发展姿态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近些年在我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深刻意识到由文化发展带给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在新时期为推动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应有效结合各地域的文化特色突出发展文化产业,将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起到共同发展的作用。本文以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中意义为切入,加强文化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形成社会生产运作的全新经济形态。
关键词:区域文化;文化产业;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地域国土辽阔,不同地域因地理条件与自然条件的差异导致区域性文化差异,形成了我国各地区的鲜明文化特色。在新时期发展中,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不能忽略文化基础建设,经济是以文化为基础所形成的,经济可以决定文化,同样的文化也可以作用于经济。因此新时期的经济文化交融发展,既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也有利于经济发展。全新模式的发展经济不仅改变了经济发展形态,也为社会经济市场增添全新活力。
一、文化产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一)带动区域内经济效益发展
区域文化是地域经过长时期发展与多代人的共同经营所形成的,具有当地特色底蕴的文化内涵。区域文化的发展有效带动区内经济上升,为当前紧张的市场经济带来全新发展活力,营造出适合该经济市场发展的环境与氛围。不同地域所蕴含不同类型的地域文化,而当地地区的经济发展,正是文化的最为直接体现。如珠江的三角洲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以广东为中心的发展经济,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国家改革开放政策与岭南文化地域共同影响下的发展。三角洲地区地域文化对于经济发展起到深远影响,使得该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在改革开放发展时期,推动我国整体经济中起到重要作用。
政府等相关部门在推动区域内经济发展过程中,文化作为重要的影响资源,对于经济促进最为突出的表现是文化发展所衍生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在规模化发展时,需要依靠文化进行宣传推广,满足新时期人们精神物质需求,文化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针对性的特色服务与特色产品,进一步满足消费者需求,丰富消费者业余生活,而文化产业在文化推广宣传时也可以获得经济利益的回报。在我国当下的经济体系中,市场经济发展不仅仅限于经济利益的提升,更多是文化综合素养的提升,全面推动小康社会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以山东曲阜为例,山东曲阜作为黄帝生地,神农故都,商殷故国,孔子故乡,在曲阜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浓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国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同时也是第一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东曲阜利用自身旅游优势,以浓厚的文化背景为发展基础,大力推动曲阜县文化旅游业,为曲阜的发展建设指明方向,有效提升全县区域内经济发展。
(二)与其他行业的协同发展
在文化产业中,旅游业是最为直接带动经济效益的方式体现。区域内大力发展旅游业,有效带动区域整体经济市场,通过旅游对大量游客的吸引来增加消费市场的消费量,从而带动各行业发展。游客数量的增多最先发展的是区域内的交通运输行业,交通运输行业通过对游客的大量输送来往带动更多经济效益,特别对于相对较为偏远地区来说,交通运输行业的经济效益往往是服务来往旅客取得。旅游行业同时也带动了餐饮业,服务业的发展,随着国家各种相关政策的出台,对于自主创业起到大力扶持作用,这也造成了地域内餐饮行业的饱和现象问题,而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有效的消耗区域内饱和的餐饮行业。餐饮行业、酒店行业的客户量提升也提高了对服务人员需求,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就业机会,也起到了大力发展当地经济的作用。
(三)引进区域内更多发展资源
区域经济在发展时,不仅要加强内部建设,也要加强外部资金引进。区域文化的对外宣传是文化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具有地区性特色的区域文化在对外发展时,要突出文化特色,营造区域内形象,更为真实的反映当地经济文化发展面貌,向更多人展示地区的优秀文化底蕴与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成果,弘扬文化传统价值观,进而做到区域文化走出去的目的,当地区内的文化得到外界更多认同时,自然可以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区域文化的对外宣传要结合当地地理文化发展特色,在原有的文化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发展做出创新,发展地区内特色旅游风景文化产业,吸引更多高质量外商投资,引进更多发展资源。
二、区域经济发展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资源发展较为匮乏
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与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最为突出的城市发展问题就是资源匮乏。在城市建设发展初期,快速发展的社会是以自然环境代价为基础的,对于资源的过度开发、使用以及环境污染的造成,使得在发展中很多区域性文化消失。城镇居住面积与工业面积的不断扩大,导致生态规模不断缩小,近些年来,随着文化发展重要性意识提高,更多传统文化村落得以被保护,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有好多村落文化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城市人口规模数量的不断增多,制造出更多生活垃圾远远超过城市原有的环境承载能力,城市经济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要及时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加强对区域内文化保护,推动当地文化发展。
(二)区域文化发展问题
在城市经济发展整体结构中,第二产业占据较大比例,而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占比例较小,创新发展动力不足。在当今的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快节奏已成为主要特征,为加快对地区内经济发展的提升,城市在建设时往往会忽略于本土文化的发展保护,过分借助于其他城市发展经验而忽略地域发展特色,失去活力。随着城市经济化发展与社会结构的不断改革深入,缺乏本土文化作为支撑的城市,经济发展问题日益暴露,文化发展的缺乏也导致了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创新动力的缺乏。
三、文化產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文化产业发展链
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并非是独立的,为达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性,要将文化产业与地区内多产业融合发展,将文化产业中的文化与经济发展中的实体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文化的经济价值,为当地文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推动城市的创新,产业链升级发展。文化发展中多产业间的相互融合可以有效确保产业的持续发展,为当地地区提供更多经济发展机会。以农民画为例,农民画在早期只是一群农民凭着对绘画的热爱与对农村生活的感受,创作出的反映农村生活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画作,也有人称农民画为乡土风俗画。最早期农民画只是作为农民的业余生活,但现如今农民画已经取得产业化发展。不同地区的农民画有本土的地域发展特色,再结合互联网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了中国农村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农民画在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中,得到了更多文化认同,成为对外交流的“文化使者”。现如今,农民画不仅是农民的业余兴趣,农民画已被纳为中国优秀美术作品,发挥出了更高的文化价值。文化与其他产业间的融合发展,模糊了文化与经济间的界限,避免城市经济的刻板化发展,为区域经济创新提供更多可能发展的方向。
(二)建立文化产业园区
文化产业园区的建立,是城市整合文化产业发展的最为有效的途径。通过文化产业园区建立区域内各类型文化产业的引进机制,可以将城市文化各种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将资源做出更为合理的分配,协同各文化产业发展。城市发展在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时,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空间的利用,最高限度地发挥城市空间价值。在建立文化产业园区时,应将产业园区定义为以文化艺术为核心,具有多元化城市基础功能的园区。在园区内消费者既可以体会到文化内涵,同时也可以满足日常消费功能。在文化产业园区内,可以将商业、办公、居住、酒店、娱乐等多项基础性服务相结合,建立综合性产业园区,突出文化产业特色。城市发展对于空间的规划要进行科学布局与重组,将城市基本功能做出明确性划分,优化原有空间布局,使得城市内生产、生活、休闲的分布更为合理,更符合当下社会发展需求。文化产业园区的多行业融合发展为城市带来更多的经济发展途径,形成协同发展局面。文化产业园区的建立可以充分的利用城市资源,将文化与经济结合发展,可以促进城市空间优化发展。
(三)加强人才培养,服务产业建设
为深入推动城市改革发展进程中,应加强城市的创新活力,而优秀的人才则是创新发展的原动力。特别是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文化产业相比其他行业更加要求从业者有更高的创意能力,而创新性也是当代社会发展对人才最重要的需求,文化产业发展对于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对人才数量的提升,更注重的是对人才质量的保障。高校作为专业性人才输送的主要来源,其对学生的教育发展不仅局限于对学生知识能力培养,而且还要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的创新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以此来培养出高素质综合性人才。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固然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文化基本素养,但经济运作能力也同样重要,只有文化素养与专业能力的综合性发展,才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可持续性的发展改革,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人才组成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不仅要加强对综合性素质人才培养,同时也要防止高素质人才的流失。文化产业属于新兴产业,部分区域的文化产业处于发展中阶段,相比其他行业发展可能存在一定的经济劣势,但正应如此,文化产业的发展才应加强对人才留存问题的重视,通过创新的服务机制与保障机制,吸引人才的加入,减少人才的流失,相关文化产业企业通过完善企业内部员工奖励制度,培训制度等多项保障机制,增强企业员工发展信心,加强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归属,真正的做到团结企业力量,发展文化产业,以此达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各地区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文化产业对于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影响作用日益突出。在市场经济中文化产业与其他行业发展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政府等有关部门通过加强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扶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从而有效地带动其他相关行业发展,促进区域内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体现出文化发展对于经济的积极促进作用。为有效推动地区内文化产业发展,应不断加强对于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通过提高相关政策吸引更多专业性人才参与到文化产业建设中,切实有效地带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兵建,王晓涵.深度贫困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45-51.
[2]徐望.我国文化产业区域布局政策优化路径[J].经济界,2019(01):21-29.
[3]牛月,贾伟,王倩楠.“一带一路”背景下青海省文化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J].知识经济,2019(01):30-31+54.
[4]孫文杰.河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02):53-57.
[5]张婷婷,金环.互联网发展下文化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数码世界,2018(02):90-90.
[6]郭蕾.新时代背景下常州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发展对策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07-11.
[7]吕知遥.影视基地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其发展对策—以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为例[J].市场观察,2019,(02):71-71.
作者简介:杨阳(1981.11-),女,汉族,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东北文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