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在格调和趣味

2020-08-28 11:18邵大箴
美术界 2020年8期
关键词:格调工笔画趣味

邵大箴

沈玮擅工笔,专攻花鸟,尤以描寫鸟类见长。她之所以如此热衷描写鸟的形象,不仅因为它们是大自然和人们生活图画中的点彩之笔,有它们的存在,人类的生存状态与自然面貌尽显绚丽多彩和勃勃生机。而且还因为,作为一位感情细腻的女艺术家,沈玮在鸟动态的自由飞翔和静态伫立或栖息中,都感受到它们对生命的珍爱,对自由的期盼,感受到它们的苦恼和喜悦。她似乎深入到鸟的情感世界中,促使自己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她在作品《家园》系列中所表达的,是她“内心思考的一部分”。她说:“禽鸟作为我绘画的元素,更能表达我对时代和人文的感知,甚至觉得所描写的画面里的鸟就是我自己。”沈玮被各种禽鸟美丽、奇异的造型和色彩所吸引,但是她似乎以超然的心境去欣赏这些外在的美,而探寻自己面对它们内心所受到的触动,发掘它们外在之美之后一种与人性相近的内在美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沈玮赋予她笔下禽鸟形象以人的感情,是写自己心中之鸟,是借鸟抒情。

沈玮深知,艺术家真实地、客观地再现自然美,固然需要功力和修养,作品也能为一般人所欣赏,但这类作品只能停留在“能品”的水平。中国古代画论历来重视对作品艺术格调的要求,注重笔墨趣味、灵气和文化深度,而这些与作者的学养和思想境界密切相关。古人把绘画创作分成四类:逸品、神品、妙品和能品,逸品为上,能品最低。沈玮在向古代典范作品的学习和研究中,尤其是在对大量宋画的临摹中,探寻传统中国画奥秘,并在自己的写生和创作中加以检验和印证,进一步加深理解和领会。工笔画不同于水墨写意,它必须遵守以形似为基础的法则,但形似又不是它的美学追求,形似中表现客观物象气质和神韵才是它的本意,在这一点上它与水墨写意异曲同工,均属传统中国画写意体系。至于把工笔画描写的形似理解为与客观物象的酷似,那是一种误解。沈玮以开阔的视野和宽松的态度处理形似问题,她的画着眼于大的整体结构,不求逼真地再现,努力追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构图空旷、简练,没有繁琐细节;造型、赋彩清淡雅致,透露出她作画时平和宁静的心境。静,是艺术家的一种心态,只有沉下心来,免遭客观环境的干扰,不受名利的诱惑,艺术家才可能凝聚精力和智慧,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沈玮笔下禽鸟的形有适度夸张,虚实有度。在包括绘画创作在内的一切艺术中,创作者对表现“度”的把握非常重要。戏剧表演中一个通用的原理是“不达顶点”,意思是说最动人、最有感染力的表演是不到“极致”,是放收有节制,是含蓄,是恰到好处,给观众留有回味的余地。戏剧这些动态艺术表演的法则,同样适用于静态的造型艺术。当然,艺术创作中如何做到适度,需要艺术家的长期磨练,需要经验的积累,需要有相应的艺术修养,也需要有一定的天赋。工笔画中笔墨和造型的“工”做到何种程度,如何做到“工中有写”“工写结合”,是检验艺术家功力和修养的重要标准。沈玮认真观察和体验的生存状态,在艺术实践中苦练手头工夫,更通过观摩古今经典名作提高自己的眼力和心境。如此,笔下自有神助之力,自由地表现内心激情。

在对沈玮画作的品评中,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人们之所以需要欣赏绘画,主要不是看画家画了什么,而是重点看绘画语言即构图、章法、笔墨、色彩等所表达的感情和意思,即一种境界。绘画的境界不在图像,而在语言的格调、趣味所反映的感情真切和深度。人们欣赏绘画时能留下视觉和心灵印象,能体会到它有与众不同、令人感动的格调和趣味,便说明这作品已经从能品向逸品的层次迈进。

沈玮的画有格调和趣味,这格调和趣味既符合普遍的标准,又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实属难能可贵。

沈玮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工笔重彩画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北京市重彩画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

师从中央美术学院蒋采苹教授和苏百钧教授。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多种艺术展览。出版有《清静本因心——沈玮工笔荷花作品集》《大韵堂当代艺术名家系列·沈玮作品集》《大韵堂当代艺术名家系列·沈玮2014年度文献集》《工致苏门·沈玮工笔画作品集》。作品被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及收藏家收藏。现居住、工作于北京。

猜你喜欢
格调工笔画趣味
2020年首届广西工笔画作品展作品选登
格调时刻
陈孟昕工笔画作品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出租屋捣鼓计划低成本拗出新格调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炫酷春夏
吴绪经工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