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再思考

2020-08-28 11:28刘佳
今传媒 2020年8期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纪录片新媒体

摘要:在21世纪“丝绸之路”的倡议下,为了达到跨文化传播的目的,中外合拍了多部纪录片。新媒体环境下,各主流媒体与视频网站平台联合出品自制的纪录片形态在走向多样,边界在被逐渐拓展。新媒体环境下的纪录片被打造成新型IP,在进行叙事与价值观引领的同时,持续创造着商业价值。《丹行线》作为新媒体环境中影响力较大的“微纪录片”,是一个值得分析的样本。本文以《丹行線》为例,在新媒体环境下,思考以他者视角拍摄的纪录片中的跨文化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纪录片;跨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J952;G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8-0114-03

纪录片是影视文化产品最高级形态中的一种,拥有其他新闻作品与艺术形式难以企及的国际传播力,是跨越意识形态、缩小文化障碍、对外传播本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增强跨文化传播力的有效途径。在如今的“地球村”中,具有跨越时空、文化、客观、真实等属性的纪录片,已然被提升到国际文化战略和文化外交的层面。与以往被大型官方媒介组织所垄断的纪录片不同的是,如今新媒体环境下的纪录片逐渐呈现精简性、接近性、广泛性、娱乐性等特点,通过大众媒体、社交媒体、文字媒体、短视频平台等多样的传播载体拓宽了国际市场道路,传播力与影响力逐渐增强。在2019年“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推出的纪录片《丹行线》,以其独特新颖的视角展现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文化与艺术上的融合、碰撞,在纪录片领域史无前例。其在主题选择、叙事方式、形式与制作、传播渠道等方面的创新与突破,对国内当下的纪录片创作以及国际化传播策略,都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思考与借鉴。

一、主题选择:他者视角下的世界性话题德国社会学家西梅尔认为,当陌生人进入群体中时,他必须放弃他的一些个性,与群体的普遍性保持一致,才能达成意义的分享。换言之,国际传播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的传播。世界各地的受众更倾向于接受与人类生活相关的普适性的价值表达,因此求同思维的运用,会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各地区受众的认可与接受。国别不同,其文化背景及文化视角会随之产生不同程度上的差异,纪录片《丹行线》在创作中选择靠近世界各国民众易于接受的主题内容,将旅行中关于“生命”的个体故事作为出发点,落脚到残障人士的生存现状、女性的自由、婚姻的选择以及跨性别者的身份认同等具有普适价值的世界性话题上。人类的本质特征、生活难题具有相似性和共通性,《丹行线》的主题中所具有的普适性与世界性,使该纪录片及其内容在全球范围内更为广泛的传播和交流成为可能。

纪录片《丹行线》以中国的视角看东南亚国家,聚焦不同文化背景、社会背景中民众的人生境遇与生活方式,以温和的方式进行访问、记录,在朴素中展现平凡人的生活力量,给大众以疗愈效果。该片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并且积极引领了“真善美”等价值观。从第一期节目中的“降生”到最后一期节目中的“死亡”,每一期中的片头,记录者朱丹都在诉说着自己的出发点,即“为什么活着?怎样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又怎样从普通的生活中汲取生命的养分?”以上关于生命的疑问,不仅仅是朱丹个人对生命的思考,而是全人类对生命共有的困惑。环境和文化的差异更会调动我们对生活在异国他乡的民众生命观的好奇,陌生化的视频题材搭配共通性的价值观,个体化影像彰显出人文传播的特点,《丹行线》团队运用国际化视野谋求了跨文化传播中的共同视角。

二、叙事方式:层层深入的通俗化叙事

文化误读是跨文化传播中比较常见的传播现象。语言的形成是从思想产生、符号表达、符号接收、意义理解到观念呈现的过程,是思想观念可记录的外化形式。思想与观念之间的差别,不仅是在符号接收、理解的过程中产生的,从传播学角度来说,更是符号本身存在的差别。在纪录片《丹行线》中,编者从他者视角出发,运用细腻的解说词进行叙事、表达,力减叙事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感。当此纪录片在国外平台播放时需转换为当地语言符号,汇聚中华文化与丰富情感的解说词被翻译为当地语言符号时,解说词原本的文化张力在编码、解码的过程逐渐递减甚至消失。而编码、解码的过程不单单是语言符号之间相互转换的过程,更是各个文化、民族、历史之间相互交流、碰撞的过程。

在叙事分析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是“距离感”。在纪录片《丹行线》中,编者采用在场化的讲述方式,记录者朱丹面对镜头进行叙述,并且配以中近景、近景、特写等镜头,缩短了讲述者与倾听者之间的距离,使倾听者不仅处于被动状态,观众被代入其中且留存思考空间。与此同时,《丹行线》的叙事方式由表及里,符合人类认知事物时的逻辑习惯和递进思维,更容易使纪录片具有跨文化传播的可能。《丹行线》以大自然为背景进行呈现,使受众在领略东盟国家秀丽风光的同时,给予更广阔的视角,记录者朱丹探寻和讲述普通印尼小人物的人生故事,通过普通人对生活与生命的热爱展现印尼社会人文真实场景,阐释爱与创造的积极力量,以小见大,将东盟人民的生活理念及中国人在与东盟人民交流时产生的文化碰撞逐一展现给受众,引导其重新认知世界。

三、形式与制作:深度化的碎片内容

跨文化传播法则之一是以双向沟通为基础,纪录片《丹行线》在短短的10分钟内,将抽象的精神信仰、价值观念、文化心理、审美意识等转化为直观的故事影像,在影像创作与传播的过程中搭建了交流平台,从而实现各文化间的顺利对接。《丹行线》团队充分利用了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利用微距、延时、航拍、水下等特殊摄影方式获得陌生化的视角。超常规的细节与宏观画面适时切换的影像带给观众以新鲜的视觉冲击,进而增强了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影像吸引力。与此同时,在短视频以及真人秀综艺节目盛行的今天,《丹行线》的形式与制作中融合了当代综艺节目的创新元素,在有限的体量中做到从视觉到故事再到精神层面的有效表达。将其与传统纪录片中偏流程化制作方式相对比,《丹行线》在创作视野上更加开阔。在场景上也着重突出自然画面,镜头衔接流畅自然,关照人的精神状态并且传递正能量的生活态度,叙事结构清晰完整。在如今的新媒体环境下,大众化传播逐渐成了一种独特的传播趋势和普遍的传播现象,而大众化的纪录片传播也正在逐步蜕变为一种大众文化,摆脱其原有的阶层局限。

新媒体环境的及时性推动了纪录片的产业化发展。纪录片《丹行线》在市场调研基础之上,根据调研结果,选取其中最受欢迎的方式进行该纪录片的推广工作,采用成熟的国际化组织方式,紧紧抓住“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的最佳时机,引导中国制造的纪录片以走市场的方式进入东盟国家的媒体网络。在播出之后,《丹行线》团队不遗余力地进行制作、宣传、广告三方面的同步发展,为后续东盟系列的纪录片提升关注度、引进拍摄资金造势,为整个纪录片的产业链提供强劲的发展动力,并为纪录片的创新创作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经过这样的发展变化,纪录片的创作也必将以市场为导向,制作出符合大众期待的文化作品。

四、传播渠道:社交化的播放平台

据中国网络视听的相关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网民使用率为78.2%,短视频用户使用时长占总上网时长的11.4%,超过综合视频(8.3%),短视频成为仅次于即时通讯的第二大应用类型。我国民众的网络视频使用设备进一步集中到手机上,移动端成为内容播放的主流渠道。移动端的社交媒体向来都是纪录片传播的重要渠道,其天然的社交属性使用户互动传播,令纪录片的传播力更具黏性,将其中的优质内容实现商业价值的收編。2017年,社交媒体试图重新布局视频生态,如新浪微博推出的酷燃视频,聚焦于专业性视频内容的生产,为新浪微博上的纪录片内容提供落地平台。次年,新浪微博推出了“酷燃”纪录片频道,为纪录片提供了联合出品、联合招商、版权采购等多种合作模式。现如今,社交媒体已正式进军纪录片市场,纪录片被植入“新媒体”与“社交”基因。

《丹行线》在新媒体平台播出时,开设了弹幕、评论,同时跟进微博话题,以上方式均能使制作人员与纪录片受众展开即时交流互动。这不但加强了受众观看纪录片的积极性,并且营造出了良好的舆论效果,为纪录片收视率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舆论基础。如今国内以国际需求为导向的纪录片专业化生产体系仍不健全,以《丹行线》为代表的微型纪录片,其新媒体传播思路已有很大的进步,但还需进一步加强。新媒体环境下,不只是纪录片观看平台发生了变化,其内在逻辑也在发生改变。中国未来的影视文化产业,与金融、餐饮、旅游、科技等其他产业之间的界限可能会逐渐模糊。随着纪录片变现能力的不断提升,社会资本逐渐将目光着眼于纪实形态,纪实内容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内容引爆点。新媒体环境中的纪录片形态将具备多样性,将存在纪实与综艺、纪实与戏剧、纪实与脱口秀叠加与融合的可能性。

五、结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在以纪录片为载体进行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国际受众群体若能够自觉接受、适应并整合纪录片影像中的异民族元素,则是一种理想的传播状态。近年来,从中国制造的跨文化题材纪录片中可以看到:创作者们已然拥有了在各种文化视野之间自由交融、切换的信心与能力。中国创作的纪录片正在走向世界,在认知、情感、行为等层面上,与各国受众群体在全球化进程中进行交流、碰撞。最终,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中的跨文化传播将达到多元、包容、差异的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

[1]张璨尹.跨文化新闻传播中的文化差异和因应策略[D].武汉大学,2011.

[2]张成军.多元诉求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题材策略[J].电视研究,2014(7).

[3]郭小平.论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绿色镜像”与风险治理[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9).

[4]赵鑫.《清明中国》特别节目创新策略研究[J].电视研究,2014(9).

[5]曹畅.跨文化视角下中国人文纪录片的符号分析——以《故宫》和《解密紫禁城》为例[J].社会科学论坛,2013(4).

[6]杨晟.外国人在华拍摄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研究(1949-1976)[D].暨南大学,2017.

[7]邵以丁.渠道为先 协同运营[J].声屏世界·广告人,2017(2).

[8]霍悦.短视频MCN平台的内容运营与产业链打造——以魔力TV为例[J].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2018(6).

[9]张卓,王飞,夏凌捷.跨文化理论视阈下的纪录片影像表达[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11).

[10]闫文静.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探析我国网络媒体对外传播[D].陕西师范大学,2011.

[11]肖岳.短视频路在何方[J].法人,2018(9).

[12]陈秀敏.国产纪录片发展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启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10).

[13]王博.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与政治文化传播[J].湖北社会科学,2010(8).

[14]姚娜,范红.面向流媒体业务的软件定义光网络负载均衡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2017.

[15]杨琳,申楠.论跨文化传播活动中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16]袁敏.我国网络视听发展现状及趋势[D].国家广电总局监管中心,2018.

[责任编辑:杨楚珺]

收稿日期:2020-03-09

作者简介:刘佳,女,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东盟跨文化传播研究。

猜你喜欢
跨文化传播纪录片新媒体
Rough Cut
等待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澳门:古代与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中西文化差异下影视传播的现状与对策
都市电影中正面形象所带来的跨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