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的价值意义研究

2020-08-28 11:28唐伟哲
今传媒 2020年8期
关键词:价值意义社会生活未来展望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手机摄影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性受到大众的钟爱,因此手机的摄影摄像功能也逐渐大众化。存在即合理,本文针对手机摄影这一课题,阐述它的起源与发展,通过对其存在价值及意义的研究,对手机摄影的未来,展望手机摄影的发展愿景。

关键词: 手机摄影;社会生活;价值意义;未来展望

中图分类号:J4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8-0075-03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愈显重要。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从新媒体再到融媒体,媒体正在一步一步壮阔着自己的实力。媒体的融合与发展也给媒介带来了极大的蜕变,从传统报纸到互联网,从摄像机到手机的拍摄转变,使得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媒介的运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性。与此同时,手机摄影作为手机的一个重要功能,它的存在不仅方便了大众对于“复制保留”的要求,亦成了一个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目前,手机摄影虽然达不到专业单反相机或者是摄影机的功能与目的,但因其易于携带、便于操作的特征属性,已经成为普通群众首选的摄影摄像工具。本文将从手机摄影的作用入手,浅谈手机摄影发展情境下对社会生活和传媒领域所带来的影响与冲击。

一、手机摄影的兴起

(一)手机摄影产品的研发

世界上第一部可以拍照的手机是在2000年由韩国三星公司制作推出的,同年九月份,由夏普公司和日本移动运营商J-PHONE联合在日本推出了夏普J-SHO4,实现了电子发送照片的功能,这也是世界上承认最多的第一部真正可以拍照的手机。但是区别于现如今手机拍照的高分辨率,当时这部手机的分辨率只有11万像素,同时由于人们惯有的使用观念,大多数人认为手机仅仅只是通话的工具,所以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随后在2003年,夏普公司又发布了世界上第一台百万级像素的摄影手机,当手机生产商们看到了内置摄像头的重要性后,纷纷生产具备摄影功能的手机。手机摄影发展至今,硬件性能飞速提高,各种新功能、新应用也层出不穷。

(二)手机技术研发的革新

從2007年开始,手机的智能化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和接受。因此,手机的功能性也逐渐成为人们购买产品的重要参考之一。直到2010年,随着技术的进步与人们需求的提升,手机业务不再仅满足于过去人们所需要的通话通讯功能,用户对于手机附加功能的需要,已经成为当时手机研发的重要课题,据统计,在所有附加功能当中,人们需求最为迫切的就是手机的摄影摄像功能。再至2015年,一个新的手机功能的趋势,又打破了原来存有的市场竞争机制,那就是客户对于手机成像质量的要求,再度成为手机研发的新的目标[1]。现如今,很多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已经非常注重手机的摄影摄像功能,甚至成为选购机型的第一指标。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著名导演陈可辛创新的使用IPHONEX手机执导拍摄了短片《三分钟》,这部短片在播放之后也获得了很多观众的好评与赞赏。由此可见,手机摄影功能的不断进步已经促进了很多领域的发展与更新。而手机又因它的方便携带、易于操作、老少兼宜等特性,已经成了人们很好的沟通、交流、工作的平台。

(三)使用者理念的更新

在手机摄影摄像功能逐渐大众化的同时,辅之具有图片辅助功能的APP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着。现如今,我们不难看到有如“美图秀秀”“爱剪辑”等知名手机软件的出现。手机的通讯功能也已经逐渐被如“微信”“QQ”等社交软件所替代,因此使用者理念的更新,外加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机的这一功能体现出了这个时代的技术美的特征[1]。当人们对于手机的摄影摄像,不再是“纪录”而是“记录”时,也正体现出了在人们理念更新的背景下,手机摄影兴起的大趋势。

(四)社会大环境的驱使

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手机摄影的兴起也正在被社会大环境所影响并推动着。融媒体时代已经来临,人人参与,全民互动,随时随地的记录信息。现代社会开放的背景,给予了手机摄影极大的支持。近些年,我们不难看到网络上宣发的如“春节年味摄影比赛”“抗疫摄影比赛”等比赛的通知。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手机摄影市场便已经渐入佳境。

二、手机摄影的作用影响

(一) 理想化的个人形象塑造

首先,手机摄影在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就是自拍。自拍,其解释意义是以自身作为拍摄对象,主要是为了向他人展示自我形象。在拍摄技术早期,人们对这种对于自我形象的复刻保留并没有太高的形象要求,大多数都是以照片的真实性为唯一追求。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加之大众对于“美”的需要与追求,手机摄影的功能较过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手机,无论是像素还是在专业功能上都逐渐地向专业相机去靠拢,于是,大众以自拍的方式建立起了新型人际交往的圈子,青年人成为自拍文化的主体,随时随地拍摄的作品,将我们的生活更好地呈现出来[2]。自拍同样也成为在融媒体背景下一种自我技术的演进。

其次,随着现代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在进行自拍的过程中,逐渐推进并完善了自我建构,其目的不仅是为了展示真实的自我,而是要呈现一个非常理想化的自己。这种呈现不仅是对自身来说认为满意,更多的是通过如微信、微博、社交朋友圈的展现来获得大众的认同与夸赞,从而使得自己获得一种类似于偶像化的快感[3]。

最后,人们对于这种理想化形象的追求也带来了反作用。现如今,大众对于自拍的追求不再是保留复刻住自己想要的内容,而是为了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其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从而丧失了自我个性的发展。比如说,现如今人们可能将对大眼睛、尖下巴等形象视为现代社会的美,因此人们在自拍的过程中会刻意对于这些所谓美的形象的追求而放弃了自身可能存在的一些独特的个性。与此同时,伴随着美颜滤镜等一系列修图软件功能的发展与逐渐成熟,如今自拍的展现已经完全脱离了生活实际,转而追求一种理想化的印象。这引发了社会学专家的思考,如果这种现象存在并且风靡下去,那么人类的其他方面会不会受到更为重要或者关键的影响。

(二) 对专业摄影艺术的冲击

随着手机摄影对摄影艺术的不断冲击,很多摄影艺术家批评手机摄影,认为手机摄影是对于摄影艺术发展的强烈阻碍。但是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人们拿着一部手机,不会像拿着专业的单反相机一样有着紧张的心态,更重要的是手机摄影拍照只需要点击一下拍照按钮,因此手机摄影也没有单反相机摄影那样繁杂过程的。如今,摄影对于大众来说不再是追求一种结果,很多非专业的摄影者都是追求一种摄影的过程。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人人几乎都成了“摄影师”。 因此,手机摄影就给专业的摄影艺术带来了几个方面的冲击。

一方面,手机摄影可以更加直接地反应对象的真实形象。我们都听过“摆拍”一词,我们也都了解到专业的摄影师在对人物进行拍照的时候,经常会对拍摄对象进行姿势、表情或者是动作的设计。这也就是说,大多数情况下专业相机拍出来的照片或许是设计出来的摆拍,又或许是等了很久的抓拍,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使得很多照片不够百分百的“真实”。但是对于大众来说,我们经常可以用手机进行快速地拍照,有时候甚至被拍摄对象都没有意识到我们在对他进行拍摄,这样的话被摄者在被拍摄的那一瞬间就不会有任何紧张的情绪,或者是不自然的表情状态,最终就实现了一个真实形象的呈现。

另一方面,手机摄影是对摄影语言的拓展。在过去,摄影师在使用单反相机甚至是胶片相机进行拍照后,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才能看到最后的成像。但是有了手机摄影后就不同了,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们使用手机拍摄好一张照片后可以用很快的速度传播出去,人们可以更快地享受到照片记录的成果,这也就在无形中增加了受众提高审美的机会。现在是大众摄影的时代,影像成为了和文字一样有力的载体,手机摄影为摄影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4]。

(三) 新闻报道的双刃剑

1.提高了新闻播报的时效性

记者有很多时候无法完成对一个事件的及时记录,这也会给后期的新闻报道带来些许不利的影响。因此,手机摄影摄像功能的诞生,人们可以通过它快速和方便的特点,及时地记录下突如其来发生的事件,如汽车爆炸、大桥坍塌、地震事件。在2005年,伦敦地铁就发生了一次爆炸事件,當时在场的乘客亚历山大·查德威克用手机拍下爆炸后的现场照片,并且他的照片被《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在头版位置刊登出来。重要的是,这是第一次在传统媒体的头版出现手机拍摄的照片,也象征着新闻摄影时代的来临[5]。

手机摄影通过它的便捷性为新闻报道提供了很好的时效性,我们也可以发现,现在的新闻报道中有很多手机拍摄的照片和视频混搭,这就丰富了当今新闻报道的内容。手机摄影不仅对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它对融媒体时代的诞生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管中窥豹”无法保证新闻真实性

虽然现在大部分的智能手机性能与功能已经相较于过去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但是它们在画质、清晰度、感光元件等方面比起专业的摄影机或摄像机来说,还是有着很多的不足。大多数的智能手机也只能完成记录的作用,在画面质量上却无法符合专业要求的清晰程度。大众都可以成为新闻摄影的摄影师,因此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数量的增多必定会带来质量的下降。这就造成了一些人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他们只是看到了事情的一小部分就将他记录下来,有“断章取义”之嫌,从而使得事情的真相被淹没,也会给社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6]。

三、手机摄影的未来展望

可视化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如今,手机摄影为大众带来了拍摄的便利性;更重要的是,手机摄影在不断塑造大众审美的基础上,也不断为手机摄影的专业性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面对全民皆媒体的背景,手机摄影将以其“携带方便”“操作简单”“高效整合”“全民共享”“传播及时”等特点形成一门独立的艺术体系。值得一提的是,现如今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手机摄影的课程,以确保这门“艺术”的基础性建设,再配之以国内外众多的手机摄影比赛为其保驾护航[1]。在未来,手机摄影必将走向成熟并走进家家户户。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在手机摄影迅猛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国家还是专业人员都应该注意到手机摄影存在的弊端;手机摄影无法达到的条件,我们也要坦然接受。如此,以一种包容和严谨的态度为其发展保驾护航。

四、结语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融媒体时代已经来临,传媒行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带着辩证的思维去看待现如今高速发展的事物。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摄影的确可以为社会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得不注意防止隐私生活被泄露、视觉污染增多又或是真正的摄影艺术被颠覆这些可能发生的问题。手机摄影的热潮不会停止,让大众去了解摄影艺术的技术问题在笔者认为也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林媛,刘蕊.浅析融媒体时代手机摄影的全民狂欢现象[J].传播力研究,2019:262.

[2]解良.手机摄影的特征及优势分析[J].艺术科技,2019:177-178.

[3]连语燕.从手机摄影技术看自我形象塑造[J].传媒论坛,2019(2):172-173.

[4]王京.新媒体语境下手机摄影的发展现状分析[J].大众文艺,2019(11):134-135.

[5]梁良,姜颖.关于手机摄影在新闻传播中的价值探讨[J].科教文汇,2017(22):153-154.

[6]郁剑,孙梦如.手机摄影在社交媒体中的传播功效及问题分析[J].现代传播,2016(3):133-136.

[责任编辑:艾涓]

收稿日期:2020-03-02

作者简介:唐伟哲,男,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广播电视学研究。

猜你喜欢
价值意义社会生活未来展望
关于井工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及趋势研究
论习近平党风廉政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浅谈我国电动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流动的时间,不确定的艺术
论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
《西安晚报》广告视野中的西安社会生活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浅析苏州园林的造景美学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