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华 陈娟华
深圳,1979年成立深圳市,1980年设置经济特区,是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40年间,无数的特区建设者从五湖四海齐聚深圳,抛洒汗水和青春,将一座边陲农业县成就为今天的深圳。
不过,深圳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每当深圳的发展遇到瓶颈、或是需要突破的时候,总会听到一些质疑的声音,为这个城市的发展深深地“担忧”。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 國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正式发布,被各界视为中央给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一份厚礼。
2020年,既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也是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大力推进新基建,紧抓人工智能、机器人、无接触消费、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发展机遇,深圳正在启动高质量发展引擎,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美国学者雅各布斯曾说:“当我们面对城市时,我们面对的是一种生命,一种最为复杂、最为旺盛的生命。”因改革而生,以创新为魂,不惑之年的深圳,正在创造着新的更大奇迹。
1980年,深圳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概,率先实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建立中国第一个外向型经济开发区到敲响新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从率先“引进来”到“走出去”,从经济领域改革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创造了1000多项全国“第一”,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
在中央确定改革开放的决定做出之后,深圳,毗邻香港,以这个地理优势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真的是一个不二之选。时代选择了深圳,而深圳也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40年前的中国,有两个经济发达地区在世界上拥有一席之地,那就是香港和台湾。厦门具有面向台湾的地理优势,在1979年7月与深圳、珠海、汕头同时被国务院确定试办经济特区,但厦门与台湾之间大海相隔太远,交通不便,地理优势显然不如水陆相连的深圳和香港,而且厦门当时还是军事前沿阵地,不像深圳口岸一直和香港保持着紧密来往。可以说,深圳命中注定要成为一个开创中国新时代的幸运儿。
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从荒山野岭的“蛇口”起步,其中之艰辛可想而知。在“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建立之初,建设者们喊出了一个“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现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牌依然屹立在蛇口工业区,成为特区精神的标志之一。
4年后的1984年,深圳特区已经初具规模。1984年1月24日至2月17日,邓小平同志去南方,特地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3个特区。经过考察,他对特区的成就表示满意,并分别为3个特区题词,给深圳的题词是:“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再次就特区发表讲话:“现在我可以放胆地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所有的怀疑都可以消除了。”
从此,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开始一路高歌猛进,打开一扇世界之窗。
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正朝着数字化社会加速转型,一场改变现有产业组织形态、重塑全球技术经济格局的重大变革正加速到来。深圳作为一座以“科技”和“创新”著称的城市,由“经济特区”变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当仁不让地扛起大旗,走在全国经济发展的前列。
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已经在5G应用领域取得一系列骄人成就。截至2020年6月,深圳已累计建设5G基站2.8万个,今年8月底前,还将新铺设约1.7万个5G基站,总量将达到4.5万个,将在全国率先实现5G基础设施全覆盖和独立组网。室外区域基本实现全覆盖,机场、港口、口岸等重要场所实现深度覆盖。宽带普及和光纤入户建设处于国际先行梯队,固定宽带人口普及率51.5%,光纤接入用户占比达94.2%。除此之外,深圳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建设和发展水平也保持了国内领先。
深圳具有全球最完备、响应速度最快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重镇,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长期以来占到全国的1/6以上,依托完备的产业链配套,本地企业如腾讯、比亚迪等已在多个领域建立领先优势。
深圳支持鼓励民营经济及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导中小企业不断加大创新科研投入。去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全市目前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过1.4万家,80%以上的创新载体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来自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当前,深圳市中小企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形成了传统优势产业与未来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涌现了一批细分领域领军企业。
深圳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及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四个千亿”计划,发布了多项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多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截至2019年9月,全市工商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197.1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6%。无论是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企业数量还是人均拥有企业数量,深圳均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已经形成。
深圳市工信局局长贾兴东说:“深圳一直是中国最具有活力的城市之一,在全球也是具有相当竞争力和发展力的城市。特别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下,深圳持续朝着高质量发展前行,有力带动了200万中小企业在深圳优异开放的营商环境中创新发展,中小企业的发展表现非常优异。”
今年是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之年。
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4个中心城市之一,不断增强在大湾区建设中的核心引擎功能。2019年2月中共中央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湾区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离不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个关键和核心的支撑。6个月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圳更是紧紧抓住“双区驱动”重大机遇,释放“双区”利好叠加的“化学效应”“乘数效应”,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創新之都 从建市之初整个城市仅有两名工程师到如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06.3件,从“三来一补”到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旗帜,40年来,几乎从零起步的深圳已成为国际知名的创新之都。深圳GDP去年达2.69万亿元,人均产出和地均产出均居全国各大城市前列。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对《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说,深圳先行示范区是对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支撑,也是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一个重要步骤。先行示范区和大湾区这“两区”建设中,深圳创新的引领作用将更加突出,深圳在大湾区中的核心引擎作用将更加突显。
在郭万达看来,《意见》的发布与不确定的国际形势有关。“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逆全球化和单边主义仍大行其道,中美贸易战走向尚不确定,‘中美科技脱钩既可看成是一种主张,也可看成是一种预警,在此严重不确定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未来走向就更加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深圳科技创新在大湾区的角色和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
创新是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密码。凭借“创新”,深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增长动力强劲。《意见》指出,深圳要继续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主阵地”来建设,提出建设“国际科技信息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的大数据中心”等重大创新方向和创新载体,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创新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中非常重要,其目标是在未来10-20年,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的重大历史性机遇,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集聚了一大批在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企业资源,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2018年,深圳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万家。2018年度《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显示,7家深圳企业跻身世界500强,主要是科技企业。一批研发能力强、研究基础好、知识产权充沛的民营科技企业逐步成为深圳“龙头”。同时,深圳已成为中国独角兽企业的主要聚集区,在物流、互联网金融、智能硬件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展突出。此外,深圳还培育了诸多具有创新活力和良好成长潜力的“特尖专精”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的规模并不大,但是在某一领域的技术研发能力、产品竞争力极强。
深圳集聚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和高端创新要素资源,它的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十分丰富,新旧动能转换顺畅,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比较明显。深圳还有十大新动能产业,包括海洋、航空航天、生命健康、机器人、智慧装备、可穿戴、大数据、云计算、无人机、人工智能。
近期,科技部、发展改革委等国家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中,首次正式提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聚焦于3个领域,即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这3个领域既是大湾区产业的优势领域,也是支撑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领域。
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的第四个科学中心,光明科学城是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承载区,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在定位方面更加聚焦应用基础研究,利用其成果在较短时间内解决产业应用的基础研究,致力于解决制约高新产业发展的“卡脖子”的技术。
光明区区长刘胜强调光明科学城聚焦创新成果产业转化,将创新与转化深入融合,突出“沿途下蛋”的基本导向。要充分利用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和创新环境,在市场需求的最前沿催生创新成果,在科技创新的第一线迅速运用和转化,通过大规模产业应用正向回馈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的富有生命力的良性循环。刘胜举了个例子:“比如合成生物研究的大科学装置就带动了光明的工程生物产业落户,又带动了一大批企业落户在光明,这样把装置、平台和产业项目串起来,产生一种协同作用,实现‘沿途下蛋。”
郭万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详细分析了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区别——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更强调原创的、基础性的研究,而创新中心更强调科技成果的转化。他认为,这些年深圳的科技创新发展得不错,但是基础研究非常不够,“以前深圳比较多的是成果的转化做得不错、产业化做得好,但实际上基础的研究比较薄弱,大学也比较少,大的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都比较少。”
尽管深圳总体发展势如破竹,但明显可以感受到,这个城市在逐步失去特区政策的“特殊照顾”后,正在谋求自食其力。对此,深圳人一直在不断思考、探索、尝试。
2018年,华为经3次将8000多位员工搬迁到了东莞松山湖。作为中国民营企业中“天之骄子”一般的大牌子,华为的数十辆大货车往返深圳龙岗与东莞松山湖,备受关注。
不只是华为,近些年来,诸多深圳企业迁都的消息时有冒出。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我喜欢深圳这个城市,这里的年轻人充满干劲和活力,但是,面对高不可攀的房价,我不得不选择离开。”毕业于知名大学的陈涛在深圳工作了3年后,2020年7月离开了深圳。他直言,深圳的房价动不动七八万,已然成为天文数字,令其想而生畏。没有房子,不能享受相应的社会福利,深圳这个城市,对于大多数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而言,只不过是个暂时的落脚点。
华为掌门人任正非在接受采访时也曾坦言,“深圳房地产太多了,没有大块的工业用地了”,且“生活设施太贵了,企业承载不起,生产成本太高了,工业就发展不起来”。因此,华为部分搬离的原因既是受其成本所制约,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数据来看,目前的深圳依然是人口净流入城市,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深圳已不再是很多年轻人选择创业就业的最佳热土。
2020年7月15日,深圳出台重磅限购限贷加码政策,直接给火热的楼市浇了一盆冰水,后续几天住建部门两次完善了“715新政”中的几乎所有漏洞。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想尽各种办法把自己的成交日移到了7月15日之前,而且有数据显示,7月份深圳二手住宅交易量总额已经超过1万套!以此足可见深圳人对房子的彷徨。
在郭万达看来,如今,深圳要成为建设大湾区的核心引擎,要大力度吸引创新人才,成为全球高端要素的集聚区、国际人才的逐梦地,应对日趋激烈的全球人才竞争挑战,房价是解决人才对深圳认同感、归属感的最佳良药。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深圳作为一座移民城市,过去40年成功发展的经验,就是靠人才、靠企业家的创新,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在未来的发展中,深圳要增强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加强经济内生的动力,同样要靠人才、靠企业家,才能应对各种挑战,解决发展道路上的各种问题,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为此,郭万达建议,深圳要加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升先进制造业水平,筑牢实体经济发展之基,应对高成本、高房价挑战;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要加强基础研究能力建设,应对核心技术缺乏、源头创新不足的挑战;要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突破口,与湾区内其他城市一起构建开放协同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大湾区科技创新共同体。
在深圳经济特区设立40周年的前夕,深圳迎来了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东风,势必扬帆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