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明
前些日子被一位摄影师同事撺掇,买了一部等效于24- 2000mm长焦镜头相机,拿它干什么用呢?当然是“打鸟”、拍月亮。
这个“拍月神器”果然不同凡响,能把月亮上的环形山拍出来。有个女同事在朋友圈里看到我拍的月亮图片,说拍得真清楚,只是不太美。是吗?我怎么就觉得很美呢,多么高冷啊!难道你让我给月亮也加上美颜滤镜吗?要是能拍到嫦娥姐姐,我一定开美颜。
月亮永远是只将一面让我们看见,月球的背面是什么?是更多的陨石撞击坑,也就是各种大小不一的环形山。我们能看见的这面有几个大面积的“月海”,就是月亮正面的多个圆形阴影部分。说月海是海,其实不是真正的海,而是覆盖大面积低洼月面的玄武岩,据说是很久以前小天体撞击月球时,撞破月壳,使月幔流出,玄武岩岩浆覆盖了低地,最后形成了月海。而月球整个表面共有22个月海,19个正对着我们地球这面。
最近还看了一本书《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这当然是作者的一种大胆猜测。姑且不论外星人是否真的存在,但月球对地球来说的确是“神明”一般的存在———试想如果人类的天空中沒有月亮这种迥异于其他天体存在,地球是不是会更加无聊,简直就是没朋友了。甚至古往今来的那些诗文大家也会因为缺少咏月作品而黯然失色。诗人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何等的孤独———诗人、影子、月亮凑成了三人,这样的“聚众”饮酒饮入的只能是更加孤独的酒啊。
正是因为有了月亮的相伴,人类才不孤独;正是有了月亮的千古厮守,人类才更孤独。“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诉说的是思乡的孤独;“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诉说思亲之情;还有这期的“独立小楼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尽管我们对月球的文字记载在几千年前就有了,甚至人类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成功登上了月球,中国的嫦娥探月计划也数次将探月器发射到了月球上,但人类对月球的了解依然极其肤浅,面对“明月几时有”的千古问题,至今无法给出准确答案———到底是先有月球,还是先有地球,月球是什么时候来到我们地球身边的?
前几天,我拍下了“百年才六次”的“十五的月亮十四圆”,看不出与“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有什么区别,只是又拍了一次“孤独”的月亮,在炎炎夏日漆黑的夜空中,一轮明月独挂枝头,用清冷的光照亮了它四周的天空。我觉得它很孤独,就这么不知疲倦地围绕着地球转啊转,不知它看我们又是啥心情,也是孤独寂寞冷吗?是不是在等候着人类下一轮的登月之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