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峰,翟宏祥,薛 佳,徐雪峰
(兴化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江苏 兴化 225700)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长期的慢性鼻窦炎会诱发鼻息肉,而鼻息肉又会堵塞鼻窦口导致鼻窦炎症状的加重,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涕、鼻塞、头痛和嗅觉减退等症状[1]。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的恶化和工作压力的增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2]。目前,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在临床上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能够明显改善鼻窦炎鼻息肉、钩突肥大及钩突息肉样变等病症,临床疗效明确,然而患者术后鼻黏膜恢复较差,影响预后[3]。中医认为,慢性鼻窦炎的主要病机为脏腑虚损,故治疗应以扶正祛邪、疏风通窍为宜[4]。疏风通窍汤为兴化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自拟方,是由丹参、茯苓、苦参、苍术、川芎、薄荷、翻白草、辛夷、白芷、苍耳子、甘草及蛇蜕等多味中药煎制而成的汤剂,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窍及活血化瘀之功效[5]。本研究探讨了疏风通窍汤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及鼻黏膜恢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05例。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相关规定诊断标准[6];(2)年龄>18岁;(3)有鼻息肉手术指征;(4)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5)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临床依从性高。排除标准:(1)合并有其他鼻部疾病者;(2)合并有严重血液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者;(3)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者;(4)伴有精神类疾病患者;(5)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2)和研究组(n=53)。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Tab 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data between two groups
两组患者均给予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鼻腔。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风通窍汤治疗,方中含有丹参30 g,苦参20 g,茯苓20 g,川芎10 g,苍术10 g,翻白草10 g,甘草10 g,薄荷6 g,白芷6 g,辛夷6 g,苍耳子6 g,蛇蜕3 g;加水煎至200 ml,200 ml为1剂,1日1剂,每日于早晚分2次温服,连续治疗4周。
(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2)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周及术后12周的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MTR),MTR的检测采用糖精实验[7]。(3)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4和12周黏浓涕、血痂及黏膜水肿肥厚的发生情况。(4)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窦腔黏膜上皮化时间和6个月复发情况。复发的评价标准为:鼻内镜检查见黏膜病变[鼻息肉、黏脓涕和(或)黏膜炎症水肿],症状持续1个月不缓解[8]。
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症状包括鼻流脓涕、鼻塞、头痛、嗅觉减退、鼻黏膜肿胀、鼻甲肿大、鼻腔分泌物及上颌窦区压痛,按照症状无至重度,分别评为0~3分,总分为24分,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疗效指数=(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100%。临床疗效分为3级,具体为:(1)显效,临床症状彻底消失,黏膜上皮化,窦口恢复正常,疗效指数≥80%;(2)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窦口狭窄有所改善,40%≤疗效指数<80%;(3)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窦口闭锁或狭窄,疗效指数<40%[6]。总有效率=(显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8.11%(52/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9%(4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Tab 2 Comparison of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wo groups [cases (%)]
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4周、术后12周的MTR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术后4周、术后12周的MTR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TR比较Tab 3 Comparison of MTR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mm/min)
术后1周,两组患者黏浓涕、血痂及黏膜水肿肥厚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研究组患者黏浓涕、血痂及黏膜水肿肥厚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研究组患者所有症状均消失,对照组少量患者仍有症状,两组患者黏浓涕、血痂及黏膜水肿肥厚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症状分布情况比较[例(%)]Tab 4 Comparison of distribution of symptoms after surgery between two groups [cases (%)]
研究组患者术后窦腔黏膜上皮化时间为(8.75±0.57)周,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42±0.80)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37,P=0.000);研究组患者的6个月复发率为0(0/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9%(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8,P=0.040)。
慢性鼻窦炎的鼻窦表现出慢性的化脓性炎症,常导致多个鼻窦同时受累,会加重呼吸道感染,还会引起颅、眼及肺部并发症,其中鼻息肉是最常见病症,鼻息肉是鼻窦或鼻腔黏膜上无痛、柔软的良性增生,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常常伴随发生,也相互加重病情[9-10]。目前,临床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主要采用内镜鼻窦手术,能够清除病灶,有明确的疗效[11]。然而对部分患者单纯给予内镜鼻窦手术的疗效并不理想,对鼻黏膜的恢复效果较差,且术后复发率较高[12]。因此,术后促进鼻黏膜恢复,降低术后复发率,对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医认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属“鼻渊”范畴,为虚实夹杂或虚证,是由于风邪侵袭、肺窍郁闭,导致肺气失宣,气道不利,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治疗应以扶正祛邪、祛风通窍为宜[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所有症状均消失,术后6个月复发率明显比对照组低。提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内镜鼻窦手术后应用疏风通窍汤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受术中器具损伤、压迫和鼻腔鼻窦炎性病变等因素影响,术后窦腔局部黏膜会发生充血肿胀,并形成血块、血痂及黏液样分泌物,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可以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血痂,改变症状,促进鼻内镜术后恢复[15]。疏风通窍汤中白芷、辛夷和苍耳子为君药,具有疏风通窍、散热之功效;苦参、翻白草、薄荷和蛇蜕为臣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抑菌之功效;丹参、茯苓、川芎和苍术为佐药,具有活血化瘀、祛湿利尿之功效;甘草为使药,具有调和诸药之功效;诸药合用,共同发挥疏风通窍、活血化瘀和清热解毒之功效,契合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机[16-17]。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辛夷富含挥发油,能通鼻窍,改善嗅觉功能,并有抗菌、抗病毒、免疫抑制、消炎、镇痛、改善鼻黏膜血液循环和减轻血管渗透性等作用;苍耳子具有抑制各种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结核杆菌及抗病毒作用,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白芷对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苦参生物碱具有一定抗过敏、免疫调节作用;薄荷味辛、性凉,具有镇痛、解痉止痒和抗炎作用;丹参、茯苓及川芎等活血化瘀药有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免疫和减轻炎性水肿等功效,可提高鼻腔抗炎能力,加速病变的恢复,使鼻通气得以改善[18-19]。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腔、鼻窦黏膜的正常结构被破坏,导致鼻黏膜的清除和防御功能降低[20]。术后鼻窦黏膜在恢复过程中,可出现组织炎症水肿、囊泡及息肉生长等,延长上皮化时间[21]。因此,减轻鼻黏膜炎症、恢复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是治疗目标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术后4周、术后12周MTR明显大于对照组,术后窦腔黏膜上皮化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提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内镜鼻窦手术后应用疏风通窍汤,能够促进鼻黏膜的恢复。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苍耳子含噻嗪双酮苷、苍耳子油,有抑菌消炎的作用[22];白芷有效成分挥发油和香豆素能改善鼻黏膜纤毛功能,有利于鼻腔通气引流;辛夷含有丁香油酚、柠檬醛等生物碱,可促进黏膜分泌物吸收,减轻炎症。
综上所述,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内镜鼻窦手术后应用疏风通窍汤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鼻黏膜恢复,且复发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