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楠,马雪儿,明月红,常改改,马萱,蔡雯
(新疆医科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已成为人类群体中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有研究表明,NAFLD的患者的血糖、血脂以及血尿酸等指标均会发生较大改变[1-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质量。本文旨在探讨NAFLD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
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体检的经腹部B超确诊NAFLD者265例,并选取同期体检且无NAFLD者279例作为非NAFLD组。NAFLD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修订版)》的临床诊断标准[3]。排除有精神障碍或认知功能不全、大量饮酒史、自身免疫性肝病、病毒性肝炎、严重感染者。
1.2.1 体格检查
根据诊断标准及相关参考文献,结合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既往病史、饮酒史、饮食习惯等。由经过培训的问卷调查员统一发放,对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研究对象当场独立完成调查问卷后,由经过培训的护士按标准方法测量其身高、体重、腹围、收缩压、舒张压,并进行体质指数的计算。
1.2.2 生化指标检测
清晨采集受检者禁食12 h空腹静脉血5 mL,当日内采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生化指标检测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空腹血糖、TC、TG、HDL-C、LDL-C、BUN、ALT、AST、SUA、SCr指标。
1.2.3 B超检查
受试者空腹,取平卧位,由两名超声医生采用美国通用公司的LOGQI5OOPro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腹部B超检查。
共调查体检对象544人,NAFLD者265例,非NAFLD者279例;年龄24~73岁,NAFLD人群和非NAFLD人群平均年龄分别为(44.02±10.06)(40.25±10.70)岁。
NAFLD患者的BMI、腹围、SBP、DBP、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糖、TG、TC、LDL-C、BUN、SUA、ALT均高于非NAFLD患者,HDL-C水平低于非NAFLD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以NAFLD为因变量,以年龄、超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SUA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升高、高尿酸血症对NAFLD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NAFLD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蓄积为主要特征且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病理综合征[4]。肥胖与NAFLD的发病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肥胖人群NAFLD的患病率较非肥胖人群显著升高[5]。此外,随着人们日益普遍的高蛋白、高糖、高脂肪的饮食方式,高脂血症以及糖尿病的发生也在日益增加。高脂血症可通过增加输入肝脏的游离脂肪酸而促使肝细胞脂肪变性。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特征为胰岛素抵抗,致使脂蛋白合成受阻,从而使大量葡萄糖及脂肪酸沉积在肝脏内并转化为脂肪。再者,血尿酸诱导果糖代谢的机制与NAFLD发生发展有关。本研究中,NAFLD组BMI、血糖、TG、TC、LDL-C、SUA均显著高于非NAFLD组,提示这些指标的异常与NAFLD的发生有直接关联。
综上所述,血糖、血脂及血尿酸与NAFLD之间的关系密切,是NAFLD的危险因素。因此,控制三者水平,是预防和治疗NAFLD的有效措施之一。
表1 NAFLD组及非NAFLD组各临床指标的比较(±s)
表1 NAFLD组及非NAFLD组各临床指标的比较(±s)
注:BMI:体质指数;SBP:收缩压;DBP:舒张压;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UN:血尿素氮;SCr:血肌酐;GFR:肾小球滤过率;SUA:血尿酸;AST:天冬氨酸转氨酶;ALT:丙氨酸转氨酶。
?
表2 NAFLD影响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