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秘鲁特约记者 孟可心
库斯科是印加帝国的首都,位于秘鲁东南部的安第斯山脉海拔3399米的高山上,“库斯科”在印加语中是“世界中心”“大地之脐”之意。它始建于公元11世纪到12世纪前后,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文化遗产。这座山城有许多工艺精湛到令人叫绝的石头建筑。所用石头有的重达几百吨,有的凿成多棱多角,有的被打磨得非常平滑。让人惊叹的是,这些石头建筑不使用任何黏合剂,而且石头之间的接缝一张纸都插不进。在印加时期工具落后,没有铁器,人们是用什么办法移动和加工这些石头的?关于印加人的巨石建筑,有许多未解谜团。
谜一样的石头城
在库斯科街道上,古老的印加巨石建筑和围墙,是古城的亮点。宫廷建筑和宗教建筑都把石材加工发挥到极致,展现了古印加人精密的计算能力以及切割、打磨、堆砌、装嵌、互扣等方面的高超技艺。
印加人没有文字,靠的是结绳记事,后来相关文物又被西班牙入侵者销毁殆尽,而且印加人也没有发明轱辘,巨大的石材如何运输,如何把几百吨的巨石变成精美的建筑材料,至今仍是个谜。考古学家认为,印加人在搭建建筑前,先做一个建筑模型。然后,找出巨大的石块,并沿着石块有缺陷的边钻孔,通过圆木滚动或者木头脚手架把一块块巨石送到工地,需要成百上千人一起发力。另外,通过建土坡的方法把石头拉到高处,一般最大的石头放在底部。
只有熟练的匠人才能敲凿矩形石块,这些石块用于建筑最重要的部分。印加人用石球重击形状不规则的石头,把它们变得比较规则,石头的表面都要用坚硬的石块打磨光滑。
用什么开凿石头?在库斯科游览时,导游把一小块石头放到我手上,感觉相当重。导游说,虽然古印加人没有炼铁技术,但是这种石头含铁量达60%,硬度很高。安第斯山脉有大量的铁矿石,当年印加人就是用它凿石。
工艺精湛的多角石
库斯科宗教艺术博物馆的外墙,有一块巨大的12角石,这块石头不是天然形成,而是人工敲凿出来的,它与其他石头完美地砌在一起,一张纸都插不进。这块石头有2米见方,重达6吨,它不仅是整个建筑的承重部分,还有更深的寓意。当年库斯科城分为两个部分,上下两部分共有12个家族,这块石头正好位于城的中线,石头的12个角是每个家族权力的象征。
在许多古印加的著名建筑中,都可以寻觅到这种工艺精湛的多角石。秘鲁考古工作者在印加古道上发现了46角石,在马丘比丘找到了32角石,还有17角石。库斯科这块12角石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块。
巨石城堡与太阳神庙
距离库斯科城2公里的萨克塞曼城堡,海拔3700米,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库斯科城,这座城堡称得上是印加巨石建筑的一大杰作。城堡修建了约70年,经历了3个印加王朝。考古学者估计当时动用了两三万人。约4000人负责在采石场切割大型石块,最大石块高约5米,6000人负责用滚木将石块拖到施工场地,最大的石块重达300吨,城堡与采石场之间相距约20公里。
城堡有3道平行的巨石围墙,建城堡总共用了30多万块巨石,每块重量在100到300吨之间。萨克塞曼城堡利用巨石的自身特点,使不同形状的石块相互咬合,整个墙体略向内倾斜,石材的尺寸和形状的契合精确度之高、建造难度之大可以想见。
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马丘比丘”,距离印加文明的中心库斯科120公里,人们形容“马丘比丘”是印加王的“避暑山庄”。因当年西班牙人入侵库斯科,这个建在山尖上的印加王的“私密属地”被遗弃,知者甚少,慢慢被人遗忘。直到1911年才被美国探险家发现,完全被灌木覆盖使这座印加古城幸免于难,可以让后人看到印加人当时的建筑和设计的原始风貌。
这座“空中之城”是真正意义上的石头城,城中有140座石头建筑,包括庙宇、避难所、居住区,每一处石屋、阶梯、道路、石门都由巨大的石块堆砌得“天衣无缝”,这里是印加石头建筑集大成之地。
而马丘比丘的太阳神庙,是印加人将天文和建筑学完美结合的杰作。太阳神庙是一座半圆形建筑,由于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构造,它能够完美地记录太阳运行的轨迹。每年南半球冬至这一天,太阳会通过建筑上的小窗口,直射到太阳神庙中间的大块花岗岩石的正中心,每天阳光投影在岩石的刻度盘上,显示一天的不同时间。可以说,印加的能工巧匠们运用这块巨石的自然形状,巧妙地在它上面建起这座特殊的太阳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