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分析

2020-08-27 09:36孙永梦胡冰清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流行文化网络暴力大学生

孙永梦 胡冰清

内容摘要:在当前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大学生与网络联系越来越密切,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接触到的网络暴力现象越来越多,这主要由于大学生主体特征、平台机制缺陷、社会环境畸形等造成的,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交往、学业、价值观、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产生消极影响,对此,笔者提出可以通过社会营造健康和谐的环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大学生自身提高避免网络暴力的意识三方面采取措施,以期减少网络暴力现象以及由此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流行文化 大学生 网络暴力

一.大学生网络暴力现状

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这一虚拟平台上,用话语暴力侵犯他人隐私,诽谤他人、侮辱他人人格、伤害他人尊严、编造谣言诬陷他人的行为,所以也被称作“网络欺凌”。[1]在当前网络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在网络平台上信息传播速度快、实行匿名制、使用门槛低导致网络暴力现象更普遍、影响范围更广泛,易引起社会舆论,危害个人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安定和谐。当代大学生群体,与流行文化联系密切,是追星的主要群体,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点,生活学习聚集,情绪易煽动,在使用网络平台时,更容易成为网络暴力的实施者和受害者。本研究主要通过调查大学生对网络暴力的了解程度、参与程度,分析受流行文化影响下,大学生网络暴力现状,并针对大学生网络暴力现状提出对策。

二.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探析

网络暴力现象逐渐增多,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中追星一族较多,参与流行文化频繁,当其喜欢的公众人物遭受网络暴力时,同样会对大学生造成伤害。

(一)大学生主体特征

现今的这一代大学生基本都是“95后”及“00后”,这一代人被称为“Z世代”,即“网络世代”或“互联网世代”,他们的成长伴随着信息技术和文化传播的飞速发展,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该年龄层段特有的群体特征。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网络的发达意味着各类信息的“井喷式”传播,大学生在日常的网上浏览中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了不同国家、领域文化的熏陶,因此他们的思维活跃度、开放度以及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都非常高。在课业负担较轻又尚未步入社会工作的情况下,大部分大学生通过参与流行文化来消磨个人的空闲时间,包括刷微博、刷朋友圈、追星、看剧和看综艺等,在访谈调查中,多名大学生受访者表示自己在一天中使用最频繁的手机应用是微博,其次是微信等聊天软件以及各大视频网站,可以说流行文化成了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平台机制存在缺陷

1.无差别开放导致网民素质不一

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网络社交平台都是对全体大众开放的,在新用户注册环节很少会对注册人的年龄、学历等有限制,具有开放性、平民化的特点,这意味着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接近六成,居民入网门槛进一步降低[2],年龄较小、学历和收入较低的网民在整体网民中占比较大。

2.匿名制催化恶意

网络平台匿名制也是网络暴力现象频发的一大重要诱因。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提出了“拟剧理论”,在戏剧表演中“前台”是直接面对观众的,而“后台”是为表演做准备以及掩饰在“前台”无法展示的东西的场所,借助戏剧的类比,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前台”呈现的一般是能被他人和社会接受的正面形象,而某些不能暴露的形象则会被隐匿于“后台”。[3]有了匿名制的掩护,网络世界变成了可以肆意宣泄情绪的“后台”,即便破口大骂也不用担心“前台”的形象会受到影响,因此人们更倾向于在网络上显露人性中“恶”的一面,把自己在现实生活里不敢说的话毫无负担地表达出来。

3.网络平台监管不力

在传统媒体中,内容和信息的发布是经过专业人员层层把关的,而新媒体虽然具有及时性、互动性的特点,但缺少专业的审查,大量还未经核实的信息在第一时间就传遍了网络,引起人们激愤的情绪后却又出现了“反转”,误伤了很多无辜的人,甚至给他们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

(三)社会环境畸形

1.全民娱乐产生群体效应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娱乐的需求日益增长,进入了“全民娱乐时代”。与此同时,社交应用逐渐成为热点事件传播的重要途径,网民喜爱通过社交应用对热点事件进行分享和讨论,并逐渐聚集在一起形成群体。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提到,在群体中,个体的个性会被磨灭而具有效仿性,并且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而做出更极端的决定。[4]

2.社会舆论乱象

社会及网络舆论风向的引导一般是由拥有一定话语权的意见领袖主导的,包括新闻媒体、业界权威人士、微博大V等。然而,在“泛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的当下社会,为了满足人们的新鲜感和猎奇心理,不少无良媒体通过歪曲事件真相、添油加醋、主观片面解读等手段吸引大众的关注,一心只为博取热度和收益,却丧失了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3.相关法律体系滞后

我国在互联网领域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且我国对于网络暴力还没有明确的法学界定,也没有专门的法律和相关的规范性文件,网络暴力目前还是一个缺乏监管的“灰色地带”,即使已经有多起明星告素人的相关案件,但起诉的理由多集中于造谣传谣和损害名誉权,并没有涉及网络暴力。

三.网络暴力对大学生的影响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所得结果以及对他人进行访谈,笔者主要总结网络暴力的消极影响,无论是对大学生个体还是大学生群体,是网络暴力施加者还是受害者,网络暴力的负面影响都是不可避免的。

(一)网络暴力易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

网络暴力常以谩骂、使用侮辱性词句、人肉搜索等形式出现在网络中。由于大学生在心智上离成熟仍有一段距离,且易冲动行事,受各类言论煽动,无法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网络暴力便常在心理上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二)网络暴力不利于大学生进行正常社交活动

网络暴力的持续时间较长,同时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因此,网络暴力对大学生的正常社交活动也会有所影响。如果在社交平台上的账号被曝光,就会不断有陌生人发送私信至个人账号,导致有效信息被覆盖,同时,很多同学也会因承受不了过分的言语攻击而选择注销账号,即选择放弃原有的网络人际关系。

(三)网络暴力易分散大学生注意力,影响学业

面对网络暴力,很多学生也会选择反击,然而这一反击事实上是无意义的。很多学生会将原本应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耗费在思考如何进行回击或等待他人的回应上。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被他人谩骂、曲解这一点上,无暇顾及其他事物,浪费时间精力。

(四)网络暴力易造成大学生价值观扭曲

大学生年纪较小、心智不够成熟,正是塑造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时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访谈过程中,有学生表示,有时候会把饭圈习惯带到生活里,表达对生活的不满或维护喜欢的公众人物不计后果,在找到观点相同的知音会获得认同感,缺乏理性判断。

四.应对大学生网络暴力的措施

在网络暴力事件中,大学生可能是潜在的受害者,也可能是实施者,为了减少大学生遭受网络暴力的机率、降低网络暴力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本人可以共同采取措施。

(一)社会营造健康和谐的环境

社会是大环境,在社会中的个体都避免不了受到其影响。当前社会中还存在网络平台运营机制不健全、网絡暴力法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社会可以从三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利用“互联网”传播媒介,以“手机”等社交工具为传播载体,普及与网络暴力相关的常识、法律;二是完善网络运行机制,对与大学生有关的网络平台进行实名制认证,其在网络上的网络暴力行为计入诚信档案,让网络不再是“法外之地”;三是完善与网络暴力有关的法律系统,进一步明晰网络暴力界限,划分网络暴力程度,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影响大学生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途径。首先学校在培养大学生的过程要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法律意识等,开展与网络暴力有关的讲座、举办与网络暴力有关的活动,开设与法律、计算机使用相关的选修课,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家庭作为大学生爱的港湾,要给与学校配合,向大学生传输一直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

(三)大学生自身提高避免网络暴力的意识

大学生要自觉提高防范网络暴力意识,一方面防止对他人的心理造成伤害,遇事理性冷静,客观分析事情的真相;另一方面在遭受到网络暴力之后,不能轻信他人的不正当言论而对自己产生怀疑,及时向身边的同学、老师、家人倾诉,获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必要时采取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参考文献

[1]李岩.网络话语的暴力效果——以福柯话语理论解读网络暴力的生成[J].当代传播,2014(05):26-28.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s://www.yicai.com/news/100127 009.html.(2019.2.18)/(2019.12.17)

[3]【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4-97.

[4]【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董强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35.

本文参与作者:邹叶、吴仕妮

(作者介绍:孙永梦,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研究生;胡冰清,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

猜你喜欢
流行文化网络暴力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流行文化对高校美学教育的影响
“网络暴力”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