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芝娅
內容摘要: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宝库中的艺术珍品,是汉语经过千锤百炼形成的固定词组。它产生于古代语言、历史事件、古代的诗文和当时的口语,虽然形式简洁,却形象生动和富于表现力,常常寥寥数字便能说明一个寓意深刻的道理。是现代汉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构上的凝固性是成语的突出特点,在表达上成语凝练,具有概括性、单词性功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心理特征。对此,据作者分析,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精华,蕴含丰富的人格要素。在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挖掘其中的人格要素,运用合适的方法对高中生进行人格培养,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养成。
关键词:成语 身心健康教育 积极作用 健康人格
成语在高中生身心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挖掘其中的人格要素对高中生进行人格培养,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养成。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宝库中的艺术珍品,是汉语经过千锤百炼形成的固定词组。它产生于古代语言、历史事件、古代的诗文和当时的口语,虽然形式简洁,却形象生动和富于表现力,常常寥寥数字便能说明一个寓意深刻的道理。是现代汉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构上的凝固性是成语的突出特点,在表达上成语凝练,具有概括性、单词性功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心理特征。对此,据作者分析,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精华,蕴含丰富的人格要素。在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语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也足见其经典的价值和对后人的影响,教师可以挖掘其中的人格要素,运用合适的方法对高中生进行人格培养,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养成。
本文采用文献检索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通过问卷访谈高中生学习成语的现状、搜集整理成语进行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学完后写心得体会,来探讨成语在高中生身心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据此提出这样的教学模式:课内课外搜集(入味)——成语释义归类,浸润人格(体味)——审美鉴赏,构建人格(玩味)——学会运用,升华人格(回味)——形成健康人格。这是从认知到实践的过程,各环节层层递进,助力高中生健康人格的养成。
一.高中成语教学和高中生学习成语的现状以及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
针对当前高中成语教学和高中生成语学习的现状,结合高中生本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探讨如何运用系统的成语教学来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以及提高他们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待成语只是浅尝辄止,没有引导学生去做深层的分析、系统的归纳。学生的成语学习主要通过教师的讲授,且主要停留在字面理解,而没有自觉去挖掘它的深层含义,所以没能从成语学习中得到有价值的熏陶。
2.高中阶段是身心发展的又一重要时期,也是青年的初期阶段,学生在生理发育上已成熟,智力发育也接近成年人,在个性和其他心理品质上也保持着相对稳定性。高中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黄金时期,这一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增长知识和才干的重要时期。[1]作为高中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首先是对高中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身心即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要有正确认识,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度过高中阶段。此阶段的学生具有了运用理论进行假设的思维能力,有了较强的思维预见性和内在性,抽象逻辑思维也趋于发展成熟。此时利用系统的成语教学对学生身心发展因势利导,将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丰富词汇、熏陶品格。因为成语,语言规范,简洁明了,都是经过提炼、净化后的语言,能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对高中生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量。
3.同时,分析成语褒义、贬义等词性的过程,能给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了的假设,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著名的成语“望梅止渴”,就是积极暗示在我国历史上的一次出色运用。我们在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教育中,如果能正确分析学生心理,根据其身心特点给予积极有效的暗示,就能辅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2]
二.成语系统化教学在高中生身心健康教育中的必要性和成语教学实践情况
1.成语无论是在课本中还是在课外书中都普遍存在,可见其地位的重要性。可是目前的成语教学存在着值得忧虑的状况:应试教育对正常的语文教学的左右越来越严重,把智育当成语文教学的唯一目标,似乎语文教学就是为了教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虽顾及到了语文大纲(或课标)中的德育目标,但往往牵强附会,或轻描淡写;也顾及到了美育目标,但常停留在美的表层,忽略了其中的道德观、人格美,并没有触及学生的灵魂,打动学生的情感,使其在思想情操上有所感化。许多活生生的包含中华民族美德的人或事都与学生“擦肩而过”。所以成语在高中教学中难以深入到文化层次。这不但无法完成大纲中设立的“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反而导致了学生在学成语时动机简单,兴趣淡漠,未能充分发挥成语对人格的美的陶冶作用。如果我们在成语的教学中能深入发掘它的深层文化内涵,并发挥其教育作用,用它来陶冶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深层的学习动机,局面应当会有所改变。
2.基于这个情况,我们做了一个成语的专题教育,首先就是搜集与人的身心有关的成语,然后分类:褒义、贬义、中性、比较较特殊的成语会同时有褒义和贬义,做成课件进行教学。带领学生学习这些成语。从学生们的心得体会可得出如下结论:
(1)98%的同学觉得这节课非常很有趣。从这节专题课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褒义成语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比如,穷当益坚(穷乃益坚、穷且益坚):当,应当。益,更加。处境越是困窘,意志应当坚定不移。《后汉书·马援传》:“(援)尝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3]告诉我们身处逆境时应该坚定意志,努力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谦恭下士:下士,指降低身份,交接有才德的人。谦虚恭敬接待有才德的人。《宋史·符彦卿传》:“彦卿性不饮酒,颇谦恭下士,对宾客终日谈笑,不及世务,不伐战功。”[4]告诉我们就算身处高位,也应该谦虚谨慎,礼貌待人;人无钢骨,安身不牢:人没有坚硬的骨头,身体就站不起来。形容人无坚强的品格,就难以立身行事。《水浒传》第二十四回:“常言道:‘人无钢骨,安身不牢。”[5]告诉我们人要有骨气,有坚强的品格才能安身立命;三思而后行(三思而行):三,多次。思,思考。行,做。经过反复考虑后才采取行动。《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再,斯可矣。”[6]告诉我们做事之前要有周密的思量;杀身成仁:成,成全。仁,仁义。原指不惜牺牲生命以成全仁义。后泛指为实现崇高理想或维护正义的事业而牺牲生命。《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人,有杀身以成仁。”[7]告诉我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维护正义,就算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再所不惜;三年不窥园:窥,从小孔或缝隙处看。供人游玩或娱乐的场所。三年没有向园子里看过一眼。形容学习研究专心致志。《汉书·董仲舒传》:“(仲舒)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经……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8]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专心致志,才可能取得成功。
(2)值得表扬的是有30%的同学说:我们应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给我们启发的不仅是褒义的成语,中性成语、贬义成语、同时含有褒贬义的成语也同样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比如贬义成语:穷达有命:穷,穷困,不得志。达,得志,通达。贫困和通达都是命中注定的,人力无法改变的。这是一种宿命论观点。汉·班彪《王命论》:“夫以匹妇之名,犹能推事理之致,探祸福之机,而全宗祀于无穷,乘策书于春秋,而况大丈夫之事乎!是故穷达有命,吉凶由人。”[9]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听天由命,而应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是仙是魔我说了算;色厉内荏:色,神色。厉,厉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强硬而内心怯弱。《论语·阳貨》:“色厉而內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盜也与。”[10]告诉我们不要做一个外强中干的人;师心自用(师心自任、师心自是):师心,以自己的心意为师,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宋·陆九渊《与张辅之书》:“學者大病,在于师心自用。师心自用,则不能克己,不能听言。”[11]告诉我们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记住三人行,必有我师;贪墨败度:贪墨。即贪污。贪污败坏法度。《宋史·景泰王信等传论》:“田敏屡有战功,而贪墨败度,幸容于时。”[12]告诉我们无论是为官还是为民都要遵纪守法,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中性成语:人生识字忧患始:忧患,忧愁,苦难。人的一生忧愁苦难是从识字开始的。只一个人识字以后,从书中增长了见识,对周围的事物就不会漠然、无动于衷,自然忧患就随之而来。宋·苏轼《石苍舒醉墨堂》:“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13]告诉我们人生识字忧患始是自然规律,这就提醒我们人生要忧患有意义的事,周恩来总理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应该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而读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能磨练人,使人奋发,因而得生;安乐使人消沉怠惰,因而致死。《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14]告诉我们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好条件,努力学习,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不能得过且过,混日子。同时含有褒贬义的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汉,蜀汉。原指三国时刘备的部将关羽身陷曹操营中,而心怀故主。后比喻人坚持节操,忠于故主。也泛指人身在此地,心在别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五至二十七回叙述,关羽和刘备失散后,被曹操留在营中,“封侯赐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恩礼非常,但关羽却系念刘备,后来得知刘备在袁绍处,遂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15]告诉我们做事要尽忠职守,也要谦虚谨慎;尸位素餐:尸位,占据位置不做事。素餐,白吃饭。原指官吏空占职位,不做事,白吃饭。后来也用作谦语,表示未尽到职责。《汉书·朱云专》:“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16]告诉我们要在其位谋其事,做好分内事,不懒政,不僭越。
(3)还有10%的同学还注意到这节课除了学习成语本身,每一个成语的还有相对应的出处。有的成语的意义一直沿用至今,没有发生变化。而有一部分成语的意义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在学习和运用成语的时候要整理归类、追根溯源,层层剖析,理解透彻,然后正确运用。这些成语启发他们做事应该细心谨慎、要有上进心,做事之前要做好规划,要有忧患意识,等等,一言以概之,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在学习了这些成语后,让学生尝试自己搜集成语并做好归类,平时还可以展开各种形式的游戏巩固成语知识。比如“成语造句”、“成语接龙”、“成语聚宝盆”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力,激发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一举多得。更重要的是借助成语教学来营造一种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凝聚传统文化精华的氛围中成长,必然造就有文化素养、精神品味、思想内涵和健康人格的新一代。
综上所述,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精华。它盛况空前,泱泱大观,博大精深,泽被后世。因为它形式精湛,技巧高超;内容凝练,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别出心裁;感情丰富,思维活跃,意境深邃,哲理含蓄。它的形式、内容、思想与意境互相联系,彼此渗透,融为一体。它在高中生身心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需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1.如何引导学生梳理识记并学会运用大量的成语。2.如何让学生在贬义成语中受到积极的教育?3.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对成语进行追根溯源来锻炼他们的层层剖析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嘉玮.《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版.
[2]埃米尔·库埃.《暗示心理学》,江西美术出版社,2017年5月1日版.
[3]范晔.《后汉书·马援传》,中华书局,2007年8月版.
[4]陈振.《宋史·符彦卿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5]施耐庵 罗贯中.《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33版.
[6]《论语·公冶长》,长春出版社,2011年6月版.
[7]《论语·卫灵公》,长春出版社,2011年6月版.
[8]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商务印书馆,2005年6月版.
[9]班彪.《王命论》中华书局,2002年10月版.
[10]《论语·阳貨》:长春出版社,2011年6月版.
[11]陆九渊.《与张辅之书》吉林出版社,1982年3月版.
[12]陈振.《宋史·景泰王信等传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13]苏轼.《石苍舒醉墨堂》重庆出版社,2001年5月版.
[14]《孟子·告子下》,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85年1月版.
[15]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班固.《汉书·朱云专》,商务印书馆,2005年6月版.
基金项目:贵州省2019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石阡县初高中学生为例》(课题编号:2019kt004)
(作者单位:贵州省铜仁市石阡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