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玲
内容摘要:借助语用论辩视域下的策略操控分析框架,以《一小时的故事》中玛拉德夫人听说丈夫死到发现丈夫安然到家这一小时的心路历程为例,揭示了女性受制于专横的男权意志,痛苦挣扎从而自我思想觉醒的论辩过程。研究结果显示,结合潜在话题、受众需求和表达手段三个层面探析作者劝服广大受众追求两性自由平等的意图及表现方式,增强了其论证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用论辩学 策略操控 女性主义 凯特·肖邦 《一小时的故事》
朱迪思·费特利指出:文学是政治的,而政治是男权社会的政治。由于政治与文学之间具有紧密相连的关系,在政治领域发展的女权运动,也会反射到文学领域。女性主义运动兴起以来,一系列追求男女平等、呼吁女性觉醒的作品喷涌而出。凯特·肖邦作为当时杰出的女性作家之一,其刻画的女性人物,尤其是《一小時的故事》中的玛拉德夫人,其女性意识的复苏以及独立精神都展现的淋漓尽致。
当前国内外对于女性主义文学的相关研究卷帙浩繁,然而理论阐释略微欠缺。《一小时的故事》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三个方面:意识形态领域主要分析婚姻枷锁与单身自由之间的关系以及“假定的”意识形态暗流(申丹,2006;Mahmoud, R. G. S. & Mehri, G. S.,2014);叙事技巧方面主要探析叙述手法和重复叙事的手段以及反讽和象征手法的运用(胡爱华,2005;刘千凤,2009);文体风格领域主要表现在从修辞等文学角度分析译本的翻译特点(葛莎莎、祈文慧,2019)。
纵观上述研究,不难发现大多研究主要是从微观角度探究该文学作品的修辞技巧或意识形态传输,忽视了宏观层面上文学作品本身就存在论辩修辞属性,即对女性追求平等和自由的合理论证和有效说服的制衡统一。而论辩话语研究都是基于理论的阐释性研究,鲜有从论辩话语角度分析文学作品。基于此,本文将借助语用论辩学的理论框架,以此探讨《一小时的故事》中的策略操控。
一.理论基础
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的语用论辩学是当代西方论辩理论的重要分支。在语用论辩学中,论辩被视作一项理性的话语交际活动,其目的是通过提出一组理由证明或反驳立场中所表达的主张,从而说服一个理性的批评者接受立场(van Eemeren & Grootendorst,2004)。为了评判论辩合理与否,“批判性讨论理想模型”作为标准得以建立。
语用论辩学的标准理论对论辩话步的论辩合理性进行了评价,而拓展理论则考虑了意在说服受众的修辞有效性。受古典修辞学三大研究范畴——话题、受众和表达——的启发,范爱默伦和豪特劳斯尔认为策略操控的实现主要有赖于论辩者在“潜在话题”、“受众需求”和“表达手段”上的运筹帷幄(van Eemeren,2010)。在拓展理论中,策略操控指的是维持论辩合理性与修辞有效性的持续努力,主要体现在 “潜在话题”、“受众需求”和“表达方式”这三个方面。“潜在话题”指的是,论辩者选择利于自身合理消除意见分歧的出发点、立场或者论辩话步;“受众需求”表示论辩者意在劝服的受众的偏好;而“表达方式”需要论辩者利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劝服受众(van Eemeren,2010)。
二.背景介绍
《一小时的故事》讲述玛拉德夫人在一个小时中历经两次震撼,从获知丈夫因火车事故丧生的消息,到丈夫突然返家,惊愕之中心脏病发作猝死的故事。小说的作者凯特·肖邦,她的女权思想与她的家庭环境密不可分。幼时,父亲在外出旅行时意外丧生于火车事故中。年幼的凯特从此与母亲、外祖母和曾外祖母一起生活在女性群体的教育中,在当时男权至上的制约下,她们却独立、坚强,为凯特的性格和日后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性别平等的教育和女权思想使她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叛逆心理,与当时社会对于妇女的要求格格不入。20岁时,凯特嫁给出身于富裕家族的奥斯卡·肖邦。奥斯卡·肖邦非常欣赏凯特的独立意识和聪明才智, 对她的自由平等观念也倍加推崇。在作品中,凯特不懈地探索妇女的思想解放道路,挑战世纪之交的平等观念,追求与传统习俗相左的个性自由。这种自由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解放,而且是精神上的独立和对于男权社会中封建观念的反抗。结合该小说的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生活经历,可推断出作者凯特提出了一个隐含立场,即“女性有权追求独立与自由”。
三.语用论辩学视角下《一小时的故事》的策略操控研究
(一)潜在话题
19世纪美国社会依旧盛行男权制度,女性的地位低下,虽然女权主义运动迎来了第一次高潮,但是女性的行动仍然受限且男女平等更是难以企及。小说中的玛拉德夫人作为上流社会的一位家庭主妇,现实生活中也一直饱受丈夫专横的摧残。她渴望身体与灵魂的自由,因此当听闻丈夫的死讯时,她虽然“近似绝望地扑倒在姐姐的怀里嚎啕大哭”,但当她独自一人回到房间,面对着窗户时,她恐惧而等待着的、让她感到身心轻松的自由却扑面而来。她意识到虽然她曾爱着自己的丈夫,但更多的时候,她并不爱他。丈夫突然的变故让这位一直压抑自己的个性、盲目地屈从于专横的意志的妇女萌生出拥有自我的思想,唤醒了她的女性意识。因此,话题的选取以女性一直生活在丈夫独断的意志下,委曲求全,压抑个性为出发点,有利于合理地消除意见分歧,深化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即女性对于自我的追求和自由的呼唤。
(二)受众需求
根据作者提出的隐含立场,从而可以判断出《一小时的故事》旨在解决的意见分歧是女性是否应当追求独立与自由。具有女性独立意识、对当时男权社会提出质疑、敢于抗争的女性以及像作者的丈夫奥斯卡·肖邦一样欣赏和推崇自由平等观念、摒弃男权思想的男性当仁不让的人群作为论辩的正方,即主要受众。而主要反方大致包含两类:第一类是男权制度的推崇者,由于涉及政治、道德伦理各方面的利益,他们对女性主义的崛起持不能改变的反对立场,因此他们不是作者试图说服的主要反方;第二类是对女性追求两性平等、独立自由持怀疑或反对态度的普通民众,尤其是女性群体。由于作者在小说中极力刻画女性在男权社会的弱者形象,我们认为,作者意图劝服的主要反方是这类受众中持怀疑态度的那部分人,即潜在受众,劝服目的是获得广大民众的认同。为了做到这点,作者需要从话题选取和表达方式入手以迎合受众。
(三)表达手段
整篇小说以三个场景变换为基调,层层递进,展现了以玛拉德夫人为代表的女性主义思想觉醒的发展过程。论证设计方面,以玛拉德夫人独自在房间中的内心独白为主,表明男权社会对女性的专制和约束如此强烈以至于女性想要打破僵局,追求自我。
第一个场景是玛拉德夫人的姐姐约瑟芬和丈夫的朋友理查兹遮遮掩掩而又小心翼翼地告知她的丈夫死亡的不幸消息。作者用简短的三个段落简单地介绍了人物的名字及其人际关系,而当听闻这个噩耗时,“她没有像别的女人那样……”,这句话暗示着一个未表达前提:女性在男权社会中饱受传统的束缚。为进一步论证其立场,作者以“她立刻一下子倒在姐姐怀里,突然放肆地大哭起来”作为转折点,表明女性应当释放自己的真实情感。
此时场景迅速转换,玛拉德夫人不让任何人跟着,独自一人回到了二楼的房间。屋外广场上充满新春气息地树梢、芬芳的雨的气息,街道上热闹的叫卖声、远处的歌声以及麻雀的啼叫,玛拉德夫人感受到的这些温暖的美景暗示着其对美好的生活的向往。她恐惧而又期待的内在情感破土而出,使她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自由,自由,自由”。此情此景表明了玛拉德夫人对于自由的渴望,展现了女性主义思想的萌芽。丈夫往日强加于她身上的专横、冷漠与张开双臂迎接的只属于她自己的未来岁月,昨天还嫌弃生命太漫长的她与今日想象未来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的她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玛拉德夫人想要拥有自我的强烈渴望,从而使作者的论证更加有利:男权社会对女性造成的极度压抑感使得女性想追求自由。此外,作者将玛拉德夫人安排代表内在自我的房间,这是她幻想自由的空间延伸。女性的自我意识由此苏醒,其渴望呼吸自由的空气在此处表现的淋漓尽致。
第三个场景又回到客厅,呼应第一个场景,也是简短的三段,玛拉德夫人充满兴奋地和姐姐走下楼梯,见到从门外回来的丈夫,心脏病突发而死。首先,玛拉德夫人的死因与小说开头“心脏衰弱”首尾呼应;其次,丈夫与妻子之间一生一死的转换——丈夫遭遇不幸死亡,玛拉德夫人获得新生;丈夫活着回归,玛拉德夫人却猝死,该情节暗示着在男权社会中,男性与女性无法和谐共存,女性必须依附男性。若想摆脱这种困境,争取独立自主的意识,女性必须以死亡为代价。通过对以玛拉德夫人为代表的女性获取自由的艰难的刻画,作者试图以此激起广大受众的同情,促使与玛拉德夫人处于相同情境下的女性群体产生共鸣,使之沆瀣一气,为追求平等自由而奋斗。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语用论辩学视角下的策略操控在受众需求、话题选取以及表达手段三方面的运筹帷幄,成功地将玛拉德夫人塑造成理想与美的化身,巧妙地迎合了当时的女性主义运动潮流,并取悦了国内受众。玛拉德夫人的死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执著,以及对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和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不满,揭示出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的永恒性,从而达到了作者劝服女性自我觉醒的意图。
参考文献
[1]Mahmoud R. G. S. & Mehri G. S. (2014). Conjured-Up Reality Shattered: Examining the “Uncertain” Ideology Underlying Chopins “The Story of an Hour”.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58(158), 296-303.
[2]van Eemeren, F. H., et al. (2002). Argumentation: Analysis, evaluation, presentation. Mah wah, NJ: Routledge.
[3]van Eemeren, F. H. (2010). Strategic Maneuvering in Argumentative Discourse: Extending the pragma-dialectical theory of argumentation. Amsterdam /Philidelphia: John Benjamins.
[4]葛莎莎、祈文慧.《一小時的故事》金莉与秦亚青译本文体风格剖. 英语广场, 2019, (01): 42-43.
[5]胡爱华.《一小时的故事》中的叙事技巧.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5): 87-89.
[6]刘千凤.《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叙事技巧. 大众文艺(理论), 2009, (14): 75.
[7]吴鹏、熊明辉.策略操控: 语用论辩学之修辞拓展.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3): 64-69.
[8]申丹.《一小时的故事》与文学阐释的几个方面——兼答《性别政治还是婚姻约束》一文.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05): 1-8.
[9]朱虹.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M]. 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1.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