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体零售产业链的高职智慧商务管理专业群建设内涵研究
——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08-27 06:12丁慧鸽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营销界 2020年13期
关键词:商务实训专业

丁慧鸽(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十三五”以来,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集群效应越来越明显,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催生新兴业态,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新的行业、新的工种、新的岗位群不断涌现,现代职业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作为与产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高职教育,必须适应这种产业发展新趋势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新变化。在产业集群发展的背景下,单个专业即使实力很强也很难适应产业集群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素质和能力提出的新要求,而专业群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 高职智慧商务管理专业群组群逻辑与人才培养定位

(一)组群逻辑

专业群的组群,是根据区域经济产业链的人才需求进行整合,而不是专业课程的简单拼凑。随着广东地区产业转型升级,2019年国务院颁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世界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广东省“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现代服务业的重点产业链包括商贸服务和商务服务,线上线下结合的创新型实体零售属于典型商品贸易流通服务领域,创新型实体零售行业发展对推进现代服务业的转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商务管理专业群是为适应互联网+时代对商务服务类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升级发展布局,立足于实体零售高端,构建基于智慧商务的“线上线下融合共生的创新型实体零售的专业群。商务管理专业为创新型实体零售产业链培养前端人力资源管理及市场营销及线下实体店职业店长类人才。电子商务专业服务于创新型实体零售产业链的网络推广及网络运营、网络销售类环节等。商务数据应用与分析专业融合线上线下相关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产品、市场、客户等数据信息。物流管理专业为创新型实体零售产业链追加服务价值,为商品采购、货物运输、仓储配送售后服务等环节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和技术的保障。

(二)人才培养定位

商务管理专业群紧密对接线上线下结合的创新型实体零售产业链,面向商务管理、电子商务、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物流管理等4个职业岗位群,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商务管理专业培养产业链前端所需人才,主要岗位主要有人力资源管理专员、市场营销专员、实体店职业店长等。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网络营销、网络客服、网络编辑、网店店主等岗位人才。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主要培养产品、运营、客户、市场等数据类分析人才。物流管理专业培养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管理、信息系统处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人才。

■ 高职智慧商务管理专业群建设目标

商务管理专业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的“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骨干专业群建设要求,贯彻落实《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精神,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和发展短板,紧密对接零售业发展趋势,立足于实体零售高端,构建基于智慧商务的“线上线下融合共生的创新型实体零售专业群。围绕“引领改革、服务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建设要求,以国内一流职业院校智慧商贸专业群为标杆,通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高水平双师结构化团队、整体重构课程体系结构、建立开放共享的实战训练教学基地、产教融合共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参与“一带一路”商务管理专业群标准制定、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三农,将专业群打造成引领商务管理专业群发展、支撑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和推动现代服务业向专业化发展需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需要的特色专业群。

■ 高职智慧商务管理专业群建设内容与实施举措

(一)对接区域产业链需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区域发展需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工学结合、学岗互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构建行业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三层递进,产、学、研、训、赛五位一体的“互联网+现代服务”的“工学结合、学岗互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发以典型工作项目为主体的新型模块化课程体系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需求角度开发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形成以典型工作项目为主体的新型模块化课程体系,涵盖基础共享平台课程、专业技能模块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创新创业融合课程。以保证专业群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共性要求的“平台课程”和实现不同专业人才分流培养的“模块课程”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拓展互选课程”为辅助,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形成多个专业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一体化、模块化课程体系。以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和“订单班”“3+2”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为抓手,建立商务管理专业群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

3.创新多样化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实现专业群共享基础课、专业技能优质核心课、素质拓展互选课全部网络共享,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线上线下结合、课内课外贯通的理实一体化、多样化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引进MOOC、微课等多种教学形式,建立专业群教学资源库,提高教学效果。完善四阶递进的竞赛体系,利用专业群互通性,开发涵盖专业群学生基础技能和专项技能的院级技能大赛,以赛促学。尝试以“订单班+项目工作室”为载体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校企双导师全过程指导完成企业真实业务,组建订单班。

(二)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推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1.重构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

能力本位教育的核心是: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为此,要遵循“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活动为单元组织课程”的思路,实行“以工作引导学习”或“在工作中学习”(on the job learning)的教学模式。

2.重设专业群课程结构

在专业群的课程体系设计上,可按照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进行分类。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主要是针对学院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的素质教育课程,如公共英语类、政治类、体育类、计算机类等。专业学习领域以商务管理专业群技术平台课程、专门技术课程和综合应用课程为主。拓展学习领域分为专业拓展类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前者旨在帮助学生拓宽专业知识面,后者属于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非专业课程。重构课程体系结构,使商务管理专业群课程体系形成底层可共享(平台课)、中层可融合(专业技术课)、上层可互选(新兴课程模块)的有机动态组合,并形成物化成果。

3.加快课程信息化建设

商务管理专业群要共享课程资源,要求团队协作开发并共享网络课程、微课、慕课、教学素材库(从下教学案例资源库、考核试题资源库等),建立健全教学资源平台,创建移动互联网学习空间,帮助教师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多渠道学习专业知识,真正实现高职教育数字化优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4.校企开发教学标准及课程标准

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依托苏宁物流、中国联通等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和高水平研究团队,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对接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与现代服务业知名企业,开发一批具有国际通用、中国特色的商务管理专业群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建设和落地实施。探索完善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

(三)颠覆传统教材,推进教材革命

要通过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教材,解决教材陈旧老化的问题。一是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材;二是探索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三是引入典型生产案例;四是根据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教材每3年大修改调整一次、每年小修改调整一次。

这四个要点的核心,是要解决专业教材学科(知识)本位、与生产工作实际脱节、内容形式陈旧老化的问题,使“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使教材能够及时适应产业发展和技术变化。由于产业发展和技术变化周期越来越短,出版周期长的纸质教材越来越不能适应需要,教材形式必须更加多样性,开发和遴选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信息化教材、互联网教材,拓宽教学资源的空间,丰富教学资源的内容和形式。通过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使教材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产,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四)打造“创新型”引领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1.实行专业“双带头人”制度

制定《专业双带头人管理办法》,实行校企“专业双带头人”培养模式。通过培训进修、企业实践、担任行业协会重要职务等方式提升校内专业带头人的教科研水平。聘用具有行业影响力和“工匠精神”的专家作为校外专业带头人,通过专业建设和教育理论研究等方式,提高校外专业带头人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建设能力。

2.实施“六个一工程”,提升骨干教师综合素质和骨干作用

骨干教师根据专业群岗位课程划分成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网店经营、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等10个岗位课程教学团队,针对骨干教师实施“对接一名兼职教师、掌握一个核心技能、融入一个校企合作企业、建设一门主干课程、开展一项社会服务、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的“六个一”工程。选拔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境)内外培训进修,以广东省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专业技能竞赛、微课大赛或创新创业大赛等契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3.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加大校内专任教师培养力度,定期组织选派专业骨干教师赴省内外研修访学,提升教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能力。制定《专任教师企业挂职锻炼管理办法》,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任教师,要求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取得多个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和职业资格。实现真正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2%以上。

聘请一批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服务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大师名匠兼职任教,依据学校《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增聘企业一线具有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通过参加教育教学培训、专业建设等方式重点培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

4.依托专业群规划,建设6支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与服务团队

表1 商务管理专业群协同创新与服务团队一览表

(五)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建设,打造高水平实训基地

1.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校企合作共同完善实训体制机制

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需要,根据创新型实体零售领域对应的岗位能力需求,遵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出核心能力培养的原则,校企合作共建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专业群实训基地,学校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企业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共同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2.建设一批高水平、开放共享的产教融合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打造一流教学条件

(1)公共实训基地建设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型实体零售业行业岗位群技能要求,对标或领先行业、企业标准,校企协同共建商务管理综合实训室、新商科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等公共实训中心,主要用于项目实战;

(2)岗位技能实训室建设

建设电商综合实训室暨电商创业孵化中心、智慧新媒体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综合实训室等岗位技能实训室,主要用于岗位技能课程实训;

(3)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联合更多的创新型实体零售业行业知名企业,建设高水平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知名企业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产学研合作中心)。选择现代服务业产业链不同环节具有影响力的企业,提高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覆盖面和代表性,建成大学生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形成公共实训基地、岗位技能实训室对接岗位技能实训、项目实战,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对接顶岗实习,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对接创新创业实战的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商务管理专业群校内实践教学体系。

3.与领军企业、行业协会合作开展“1+X”证书试点与认证培训工作

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专业群毕业生、社会相关从业者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也是对学习成果的认定,是“1+X”证书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自主申报和省教育厅方式,“1+X”证书制度改革试点,与北京中物物联物流采购培训中心、中国物流行业协会等行业领军企业等合作,对接创新型实体零售业相关职业标准,参与电子商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大数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五个证书的设计开发与实施,并联合全国电商、物流、大数据行指委等开展监测和评估,畅通商务管理专业群人才成长通道。

(六)建设产教融合高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1.助力乡村振兴,送教下乡服务三农

为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务院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高校电子商务团队力量,与广州市科协共同主办“美丽乡村科普行”系列活动,在农村地区开展电商科普培训、电商科普知识竞赛和参观电商企业等系列活动,促进村民网络信息化方面的科学素质,普及互联网电子商务方面科学知识,引导村民运用移动电商平台销售自家产品或其他产品,运用社会化媒体营销手段推广家乡生态旅游等,以此助力科技惠农强农富农,共建美好新农村。

2.面向区域经济,完善继续教育推动终身学习

依托广东省创新型实体零售业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将商务管理专业群打造成为市级、省级的系统化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和相关业务代理、咨询与服务中心。建立以分岗位、按专题培训为主的培训内容,为以案例式、体验式、研讨式、互动式培训为主的培训形式,以网络自学与面授教学相结合的培训为主的培训方式的培训体系,面向区域,积极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借助企业教学资源和客户资源,共同建设省内一流的销售人员培训基地,客户服务师资培训基地,微创业培训基地,每年为社会各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企业提供业务咨询、产品研发服务。

(七)服务一带一路,打造商务管理专业群国际品牌形象

1.吸引与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

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与发达国家、地区院校及相关行业企业交流与合作;选派专任教师赴国(境)内外学习先进职教理念及办学模式,建立教师交流、学生交换、学分互认等合作关系,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技能人才来校任教和留学生来校学习。

2.打造商务管理专业群国际品牌

校企成立教师科研团队,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先进的商务管理技术技能理念及经验,智库引领,研制高职商务管理专业群人才培养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和教学资源。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总体水平滞后的特点,跟随中国企业“走出去”,结合当地建设需求,与当地院校合作,选派高素质的教师参与沿线国家的创新型实体零售业职业人才培养、有针对性的开展职教教师培训,推广商务管理专业群高职人才培养标准,传播我国的职业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群人才培养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八)上下协同一心,推进可持续发展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广东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工作的通知》(粤教职函〔2019〕135号)文件精神,为保证商务管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各类项目的规范、科学、高效、有序地运作实施,确保实施质量和进度,学校将从组织、资金、制度等各个方面协同推进机制,提供有力可持续发展保障。

一是强化组织建设,全校上下一心协同推进。学校成立专业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等,负责项目建设的协调、组织、工作任务和专项资金过程管理与检查,有效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整体实施。二是实现资金来源多样化,确保资金高效使用。配合财务部门对商务管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设立专项资金账户,务必要做到专款专用,谨慎使用;充分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扩大资金筹措渠道,实现商务管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资金来源多元化。三是扎实推进制度建设,确保科学规范管理。按照“项目管理、责任到人、全程跟踪、定期考核”的原则,对建设项目实行项目化管理,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实行项目负责人制,第一责任人要按照建设项目的预期目标,负责工作实施,并配合学校做好项目建设工作的监控和验收。

■ 结语

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是引领未来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大方向,也是高职院校适应产业升级发展的需要。但是在当前专业群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课程建设与产业链需求的对应性不高、服务地方经济能力不强、双师型教师的实践技能有待提高等问题,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解决办法并建立长效机制来保障和促进专业群的发展。

猜你喜欢
商务实训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商务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