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从古文里面我们能看出来古人把鱼作为吉祥物来看待,我国养鱼历史悠久,据有关文献记载,我国养鱼始于殷商末期,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相当发达,所谓古法养殖金鱼,是相对于现代养殖金鱼的方法而言。现代养殖金鱼一般都要安装人工过滤系统,以用来净化水质,促进鱼苗生长,现在我们说的上滤、下滤、侧滤、反气举等都属于人工过滤系统。反观古代养鱼,没有先进的现代科技,没有潜水泵、滤棉、玻璃环等物件,古人用智慧来养鱼,下面介绍我们古人是怎样养鱼的。
“自古便有养鱼男,瓦盆沙缸木海圆。绿水遮尽金鱼眼,清水青苔美涟涟。”这句诗概括了古人养鱼的组成的四要素:缸、水、鱼、藻。古代养鱼分为两派:一派是“绿水藏鱼派”,另一派“清水青苔派”。
在古法养鱼理论中,有两种藻类:浮游藻和附着藻,其中“绿水”就是指浮游藻,金鱼在鱼盆里面,一旦进食,就会产生粪便,然后就变成了浮游藻的主要的营养来源。绿水分两种:嫩绿水和老绿水。其中的差别就是浮游藻类数量的多少。浮游藻的类型有好几种,其中最有名的是小球藻,小球藻的一个特性就是只要营养源足够、温度合适,生长速度就会很快。古人借助它的生长特点,养一缸适宜鱼生存环境的绿水,但是也有缺点,如果不经常换缸内水,鱼会有一种“烫尾病”,这种病一般都是发生在老绿水中。由此可见,古人养鱼养的好的,一般都是大户人家,因为是经常需要人工来换缸内水的。
所谓青苔派就是利用附着性藻类来养金鱼。鱼缸长藻,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充足的阳光,足够的温度,足够的营养源,这三个条件得同时满足,缺一不可。古人没有我们在“淘宝”或者花鸟市场就能买到现成的藻类的便利,所以一般古人会去河边或者湖边寻找那种已经长出青苔的鹅卵石,放进鱼池,再结合以上三个条件,然后只需等待几周,即可长出藻来。但是这个方法也有一个缺点,容易把野外的致病菌带回家,稍不留神,虽然青苔长好了,但是鱼可能也病了。
不管是“绿水藏鱼派”还是“清水青苔派”,都是古人对养鱼知识经验的总结,各种方法都是在实践中检验出来的,结合了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的经验,现如今的养鱼方法,我们也可以结合古人的智慧来加以完善,让养殖业在时代的浪尖上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