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小儿哮喘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

2020-08-27 01:01李楠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5期
关键词:哮喘病西药哮喘

李楠

(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河北 石家庄)

0 引言

哮喘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小儿哮喘多见于3~5岁的儿童,表现为气促、咳嗽、呼吸不畅等,死亡率较高,目前对于该病只能缓解,无法根治,给患儿的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临床上常用药物治疗[1]。为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小儿哮喘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择我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30例小儿哮喘病急性发作患儿参与实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30例小儿哮喘病急性发作患儿参与实验,按先后顺序,把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儿各65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男33例,女32例;年龄1~8岁,平均(3.56±1.12)岁;观察组患儿男32例,女33例;年龄1~8岁,平均(3.87±1.08)岁。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符合哮喘急性发作的诊断标准,所有患儿均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器官功能不全,精神状态不能配合观察,全身免疫性疾病。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西药治疗,包括吸氧、抗感染等,另外给予患儿富马酸酮替芬片(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4643)治疗,1片 /次,2次 /d,早晚口服[2]。给予观察组患儿中西医结合治疗,除了上述治疗外还需要给予患儿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将太子参、黄芪、薏苡仁、炙甘草、防风、山药、焦山楂、白术等中药水煎,1份/d,2次/d[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的FEV1、PEF、FVC、FEV1/FVC。观察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包括喘息、咳嗽、肺部哮鸣音等。评估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t和χ2检验,并分别用(±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的FEV1、PEF、FVC、FEV1/FVC

对照组患儿的FEV1、PEF、FVC、FEV1/FVC等指标均低于观察组患儿,两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儿的FEV1、PEF、FVC、FEV1/FVC(±s)

表1 比较两组患儿的FEV1、PEF、FVC、FEV1/FVC(±s)

组别 例数 FEV1(L) PEF(%) FVC(L) FEV1/FVC(%)观察组 65 0.89±0.24 4.87±1.65 1.87±0.59 79.13±6.97对照组 65 0.63±0.19 3.11±0.86 1.49±0.43 64.31±7.56 t 6.848 7.626 4.196 11.620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观察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

观察组患儿的喘息、咳嗽、肺部哮鸣音等症状消失时间均快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观察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s, d)

表2 观察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s, d)

组别 例数 喘息 咳嗽 肺部哮鸣音观察组 65 1.61±0.43 3.11±0.78 3.37±0.81对照组 65 3.07±0.74 5.98±1.26 4.58±1.12 t 13.753 15.179 7.035 P 0.000 0.000 0.000

2.3 评估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儿的总效率(96.92%)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总效率(86.1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评估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n(%)]

3 讨论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是儿科常见病,表现为呼吸困难、反复咳嗽等,对呼吸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影响患儿的生长,应及时治疗[4-5]。临床上多用西药治疗,如富马酸酮替芬片,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富马酸酮替芬片能增强患儿肺功能,改善患儿喘息、咳嗽等症状,复发率低,但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头痛、口干、嗜睡等,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所以依从性差,再加上需要长期治疗,易产生耐药性,严重影响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6-7]。

哮喘属于气道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因此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炎性细胞[8]。与西药的药效相比,中药药性更为温和,中医着重于从病因上治疗,可缓解各器官的负担,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9]。太子参常用于脾虚体倦、肺燥干咳,可补气生津;黄芪能温肺定喘、益气健脾;薏苡仁有清热排脓、利尿、镇咳等功效;炙甘草可益气滋阴,通阳复脉,镇咳祛痰;防风可用于祛风解表,止痉;山药具有滋养强壮、补中益气、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可治疗肺虚咳嗽、脾虚腹泻等;焦山楂可消积开胃、活血散瘀;白术可除湿益燥,和中益气,强脾胃。可将中西药结合治疗,产生协调作用,有利于患儿哮喘的恢复。

本研究显示,采取西药治疗患儿的FEV1、PEF、FVC、FEV1/FVC等指标均低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儿,两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患儿的喘息、咳嗽、肺部哮鸣音等症状消失时间均快于采取西药治疗的患儿,两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患儿的总效率(96.92%)高于采取西药治疗患儿的总效率(86.1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小儿哮喘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意义重大,能改善患儿的FEV1、PEF、FVC、FEV1/FVC等指标,缓解患儿的喘息、咳嗽、肺部哮鸣音等症状,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有利于患儿的康复,值得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哮喘病西药哮喘
是不是中药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少?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雨天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含金属离子的中药与西药联用注意事项
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哮喘病人注意事项有哪些
得了哮喘该如何治疗呢?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