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检验流程与质量控制探讨

2020-08-27 01:01艾尔肯肉孜马丽亚木买买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5期
关键词:服务态度责任感血液

艾尔肯·肉孜,马丽亚木·买买提

(1.新疆阿克苏市人民医院,新疆 阿克苏;2.新疆阿克苏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 阿克苏)

0 引言

失血过多是急诊抢救过程中最常见的情况,临床上对该病症采用的方法往往是输血治疗,其作用效果明显,在输血时必须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输血方式[1]。输血的流程较多且复杂,容易出现血液反应、血液性传染病、血液标本不合格率、血液入库核对的遗漏、输血申请单不完善等情况,因此需要在输血之前对血液进行全面的检验,降低安全隐患,避免出现医疗纠纷[2]。本文为探讨输血检验流程与质量控制,选择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44例输血患者作为研讨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44例输血患者作为研讨对象,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把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质量控制,男11例,女11 例;年龄 18~67 岁,平均(38.82±9.46)岁;体重 42~86 kg,平均(59.91±7.43)kg。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性质量控制,男11例,女 11 例;年龄 18~67 岁,平均(38.68±9.41)岁;体重 42~86 kg,平均(59.85±7.38)kg。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需要批准的经医院医务科批准;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能够配合本次研究;无语言障碍。

1.3 排除标准

因特殊情况不能坚持治疗;伴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临床检查资料不齐全;凝血功能障碍。

1.4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质量控制;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性质量控制,具体如下:(1)制定输血工作流程表,规范输血流程,定期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2)对医护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增强其质量控制意识,提高其操作技能,保障输血过程中血液的安全性。(3)重视血型的检验,加强SARS、HIV等指标的检测,并做好数据记录工作,避免样本混乱现象的发生[3]。(4)为保证输血工作的安全性,需要选择健康的供血者,在供血前均需要全面检查、严格筛选,建立符合规定的输血记录单。(5)供血完成后,应对相关医疗设备进行消毒,同时还要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保护,避免交叉感染的出现。(6)实施严格的交叉配血,保证输血安全,防止错误的血型鉴定,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进行操作[4]。

1.5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的控制结果,包括血液标本的合格率、血液入库核对的遗漏率、输血申请单的完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调查表,调查患者对输血检验流程与质量控制的满意度评分,包括服务态度、职业责任感、科研水平、质量及安全等,分数为0~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满意度越高。

1.6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的处理由软件SPSS 20.0执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准,说明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的控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控制效果(95.4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控制效果(81.82%),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分析两组患者的控制结果[n(%)]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输血检验流程与质量控制的满意度评分,包括服务态度、职业责任感、科研水平、质量及安全等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s, 分)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s, 分)

组别 例数 服务态度 职业责任感 科研水平 质量及安全观察组 22 82.34±7.33 85.62±8.11 84.49±7.92 84.29±8.34对照组 22 75.86±7.41 77.39±8.07 77.99±8.21 76.97±8.14 t 5.051 5.844 4.629 5.103 P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当人体内的血液不足时极容易引起死亡,输血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给患者的一种治疗方式,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5]。但是患者在输血期间会常常出现血液反应、血液性传染病等疾病,存在较高的输血风险,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因此要对血液检验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保障血液的安全输送[6]。对患者进行输血可改善其血液不足的状况,在患者输血前,医务人员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加强临床输血质量的监控,确保血清的有效期,定期开展培训、讲座等,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医护人员的业务学习,完善输血检验流程,建立输血跟踪制度,对相关的医疗设备严格消毒,预防交叉感染,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提升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保证血液质量,严格进行交叉配血,要控制患者的输血率,严格核对血液标本,有利于输血工作的顺利实施,提高输血成功率,从而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7-8]。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全面性质量控制患者的控制效果(95.45%)高于采用常规质量控制患者的控制效果(81.82%),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全面性质量控制的患者对输血检验流程与质量控制的满意度评分,包括服务态度、职业责任感、科研水平、质量及安全等高于采用常规质量控制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给予输血患者有效的输血检验流程与质量控制,可提高患者血液标本的合格率,降低血液入库核对遗漏率,完善输血申请单,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职业责任感、科研水平、质量及安全,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减少血液反应、血液性传染病的发生,避免医疗纠纷,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意义重大,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猜你喜欢
服务态度责任感血液
血液发生相关microRNAs研究进展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培养孩子立身之本
——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我国养老护理工作人员的服务现状分析以及培养对策探究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做合格党员必须增强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和服务效果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为什么皮肤划破后血液会自动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