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与热性惊厥的相关性研究

2020-08-27 14:25黄婷婷朱恒博何兵王世红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0年8期
关键词:热性家族史月龄

黄婷婷,朱恒博,何兵,王世红

热性惊厥是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在3~60月龄儿童中发生率约为2%~5%[1]。其诊断需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电解质紊乱以及无热惊厥。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临床上以血红蛋白浓度来判断。6月龄~6岁儿童血红蛋白<110 g/L定义为贫血。在发展中国家中,<4岁的儿童中46%~66%存在贫血,其中超过50%为缺铁性贫血[2]。贫血的发病高峰介于6~24月龄,与热性惊厥的发病高峰14~18月龄存在一定的重叠[3]。贫血可通过影响海马神经元进化和能量代谢、延迟髓鞘发育、减弱视觉和改变突触神经递质系统等影响发育中的神经系统[4]。

有研究认为,贫血可能促进热性惊厥的发生[2,5],也有研究认为贫血可降低热性惊厥的发生率[4,6,7]。本研究旨在探索贫血与热性惊厥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连续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儿科就诊的发热(>37.3℃)患儿,伴有惊厥的纳入惊厥组,不伴有惊厥的纳入对照组。

入组标准:纳入惊厥组的患儿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疾病的初期,体温>38℃时突然出现惊厥发作,且排除了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排除标准:排除慢性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恶性疾病、溶血性贫血等导致的贫血者,剔除既往口服过铁剂的患儿。

1.2 方法

收集对照组和惊厥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发热的病因、热性惊厥的家族史、惊厥发作的类 型、红 细 胞(red blood cell,RBC)、血 红 蛋 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等。比较2组发热原因、阳性家族史及贫血情况。

根据惊厥发作的类型、持续时间和惊厥发作的次数,可进一步将惊厥组分为单纯性热性惊厥(全面性发作,持续时间<15 min,体温>38°C)和复杂性热性惊厥(局灶性发作,持续时间>15 min,和/或24 h内惊厥发作的次数>1次)。比较2组的阳性家族史。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以及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非正态分布及方差不齐的数据以中位数(四分位数,Q25,Q75)表示,采用Mann-WhitneyU非参数检验方法;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共纳入患儿294例,其中惊厥组154例(52.4%),男女比例52/25;对照组140例(47.6%),男女比例97/43,2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4,P=0.747);惊厥组平均年龄(36.3±17.1)月,对照组平均年龄(38.8±22.9)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9,P=0.295);2组月龄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11.693,P=0.069),均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2组发热病因及家族史比较

2组导致发热最常见的疾病均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见表2。惊厥组中家族史阳性者33例(21.4%),对照组5例(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78,P=0.000)。惊厥组中单纯性热性惊厥者121例(78.6%),复杂性热性惊厥者33例(21.4%);其中复杂性热性惊厥者家族史阳性26例(78.8%),单纯性热性惊厥者家族史阳性7例(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073,P=0.000)。

2.3 2组贫血情况比较

惊厥组的贫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0),Hb、HCT、MCV、MCHC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2组的贫血年龄分布均多见于12~36月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370,P=0.212),见表4。

表1 2组月龄分布[例(%)]

表2 2组发热病因比较[例(%)]

表3 2组贫血情况比较(±s)

表3 2组贫血情况比较(±s)

注:正常参考值范围:RBC 3.9~5.3个/L;Hb 110~149 g/L;HCT 0.35~0.45 L/L;MCV 80~98 fL;MCH 27~31 pg;MCHC 316~354 g/L

?

表4 2组贫血的年龄分布[例(%)]

3 讨论

热性惊厥,是小儿惊厥中最常见的原因,有明显的年龄依赖性和自限性,绝大多数儿童6岁后不再发作,但约3%~6%儿童会发展为无热惊厥或癫痫。热性惊厥首次起病年龄常见为6月龄~3岁,发病高峰年龄为18月龄,男孩较女孩略多见。由于热性惊厥存在转化为癫痫的可能,因此认识热性惊厥的危险因素尤为重要。热性惊厥已知的危险因素包括家族史阳性、发育迟缓、体温迅速升高、孕母抽烟等[8]。本研究结果显示,惊厥组的家族史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即家族史阳性为热性惊厥的危险因素之一。铁元素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必要微量元素及营养物质之一。缺铁性贫血是世界上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最常见的营养障碍。铁元素参与许多中枢神经的生理生化过程。在婴儿期铁缺乏对其行为和发育可产生长期的影响[9],这可能与大脑在发育过程中铁缺乏造成神经代谢改变、髓鞘形成减少和神经递质代谢改变等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贫血发生率高于伴有惊厥组,且MCV、MCH低于正常参考值,提示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与Soheili poor F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在婴幼儿中多为缺铁性贫血,推测因为铁元素诱导的脑脂质过氧化可能会促进热性惊厥的发生,所以贫血患儿惊厥发生率可能反而较低。此外,铁元素可能影响细胞膜摄取和排放多巴胺、氨基丁酸和其他神经递质。铁缺乏可能减低兴奋性神经递质如单胺氧化酶的水平和活性,从而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提高了惊厥的阈值,从而降低惊厥发生的概率[9]。Talebian A等[10-12]的研究也认为贫血可能减少儿童发生惊厥的概率。

有些研究则显示发热伴惊厥的贫血发生率高于不伴惊厥组[13-15]。这些研究认为由于儿童大脑处于发育不完全、神经细胞结构简单、皮质分化不全、神经元的树突与轴突发育不完善及神经递质动态平衡不稳定的状态,此阶段的缺铁所造成的大脑髓鞘形成减少与神经递质代谢改变均易使大脑在外界的刺激下产生异常放电,而发热可以进一步放大贫血对大脑的危害从而导致惊厥的发生。有研究则认为贫血与儿童热性惊厥的发生无关[16],即不会增加惊厥的风险,也不会起保护性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的贫血年龄分布均多见于12~36月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贫血的高发年龄段均与热性惊厥和非热性惊厥患儿的年龄分布都有重叠,贫血不会增加热性惊厥的风险。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热性惊厥的患儿贫血的发生率低于非惊厥患儿,且以小细胞低色素贫血为主,推测缺铁反而对惊厥起保护性作用。但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样本量偏少,收集的临床数据均来自住院患儿,可能存在一定的数据偏倚,且本研究没有进一步完善贫血患儿的铁相关生化指标,因此仍然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以进一步证实贫血与热性惊厥及铁与热性惊厥的相关性。

猜你喜欢
热性家族史月龄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贫血及生长发育现状研究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关于小儿热性惊厥,家长需要指导的9件事
门诊护理干预在预防小儿热性惊厥中的运用
关于儿童热性惊厥的20个疑问
舍饲西门塔尔母牛育成期和青年期养殖模式分析
认识和了解HIV感染诊断和疾病进展的预测指标——CD4+T细胞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的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异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