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缺位,企业传承还能走多远

2020-08-27 06:19/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企业

文 / 马 方

没有哪个老板不想把自己的企业做得长久并且持续地传承下去。现实却是,太多的企业根本传承不下去,要么没人接班,要么接班人撑不起来,当老板不在了或者老板老了,企业也就慢慢没了,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通过对大量企业的发展轨迹进行分析,我发现这种现象背后的一个关键原因是老板缺位。多数企业只是看上去有老板,或者法律意义上有老板,但这些老板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板,因为很多老板并没有干老板该干的活儿,甚至很多老板根本不知道老板该干什么,只是拥有一个老板的身份,以为有了财富企业就可以传承下去,把赚钱看作是第一位的。事实上,能传承的不是财富,而是事业和责任,财富本身并没有传承的意义。

如果老板不做自己分内的事,只关注赚钱,就会为了短期利益而采取短期行为,忽视长期利益,忽视管理,不会对企业的未来和传承做长远的系统性思考,最终就会导致企业的不可持续,也就谈不上传承了。

企业可持续是传承的前提

“传承”和“继承”这两个词,词义相近,但是对企业来说却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继承”通常只是针对财富的流动而言,而“传承”则体现了一种不停歇的状态,如同河中流动着的水,既不干涸也不静止,企业也要能永动而持续。

企业可持续经营,就能传承下去,这是最理想的状态。虽然任何事物都有周期,要做到永续经营很难,但是可以尽可能长地可持续经营。当我们去研究这些长寿企业的传承就会发现,这些企业传承下来的是创始人的精神和信仰,还有一代一代接班人承担的责任,财富就是在这样的传承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来的。世界上百年企业最多的国家是日本,在日本的家族企业里,大多采用长兄继承和守护家业的方式,这就是一种责任和担当的传承。

但财富的继承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对继承者来说,不劳而获的财富唤醒的是人性中本能的惰性和追求享乐的欲望,很容易让人忘记了信仰和责任。而传承一份事业则能激发后来的人人性中的活力、自信和责任。所以作为老板,要考虑的是如何传承一份事业给后来的人,这是老板对企业、对未来的一份责任。财富总有用尽的一天,而事业却可以不断创造财富。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健全合理的治理结构,企业就很难持续,也就不可能有传承可言,而健全合理的治理结构来源于合理的股权结构设计。所以,做好治理让企业持续,是老板一定要做的事情。

失去控制权就失去了传承

传承一份事业,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文化是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和积累而沉淀下来的,对企业而言,企业文化里包含着创始人的初心、精神和境界。

把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境界赋予自己所能控制的外在的事物和行为,从而影响别人、影响社会,这是人性精神层面的需求,因为每个人总会觉得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是高的。所以如果创始人失去了对企业的控制权,那么企业文化就会被新的控制人改头换面,以符合新的控制人的格局和境界,原有的文化也就断掉了。如果走到这一步,无论曾经多么辉煌,对创始人来说其实什么都没有留下。

那么是不是新的文化就一定比原有的文化高尚、先进呢?也未必,有时候控制人的更换并不能证明控制人的水平和境界孰高孰低。所以对创始人来说,一定要未雨绸缪,及早做好公司的顶层设计,让企业可以有稳定的控制人(家族),这样的传承才有意义。

企业可以交给旁人(职业经理人)打理,但是企业的控制权要稳定,永远由家族控制,这是能把事业传承下去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传承就是空的。而控制权稳定的前提是家族股权不被分割,国外很多企业就是利用家族股权信托的模式做到股权永不可分割,从而造就了那些百年长寿企业。

有业务没管理没法儿传承

在企业初创期,老板的确需要关注业务,这是企业能活下来的根本。当企业度过了生存期,老板就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关注点了。

现实中,有很多老板本能地路径依赖,把企业发展放在依靠个人能力上。如果老板是业务出身,就特别关注个人业务,把自己当成公司的大业务员;如果是采购出身的老板,无论公司多大,还是一直控制着采购,谁也不相信;而技术出身的老板,就一直牢牢地控制着技术;还有很多老板把焦点放在关系上,满脑子都是关系、人脉、人情世故,认为关系就是生产力,把企业的生存依托于老板的私人关系。如此种种,老板根本没有精力去做管理。

这样的企业就是典型的人治企业,老板本人有着极强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但是大树底下小树难以成长,这样的企业无论怎样都不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而且有优秀潜质的员工大都会离去,留下的大多都是平庸或溜须拍马的员工。我曾经遇到一个年近70的老板,经营企业30多年了,而他的员工最大的也才30岁出头,这说明他根本留不住人,更谈不上培养接班人了。但英雄终究会老去,正如吉姆·柯林斯在管理学经典《基业长青》中说的那样:“所有的领袖,不论多有魅力、多么高瞻远瞩,最后都会去世。”

有管理没治理则传而不久

有一些老板相对开明或者比较善于学习,明白经营企业是要靠管理的,要有制度和流程,要有战略和商业模式等。这样的老板就会有意识地慢慢从经营层面退出,通过授权或分权,给管理团队留出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培养出成熟的经营团队。

老板的这些做法对企业的发展来说的确非常有益,但这种结构最大的问题是有管理没治理,公司重大决策还是靠老板一个人决定。即便是有些上市公司,看上去有了健全的治理结构(通常指三会一层: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经营层),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大股东(老板)治理的模式,其实还是一个人的治理,一个人的决策,公司的未来还是放在一个人身上,而不是放在一个团队、一个规则之上。一旦老板没了,权力无论交给谁,只要没有约束,这家企业能传承下去就一定是小概率事件,最为典型的就是山西的海鑫集团和浙江的海翔药业。

一个人的治理不是治理,还有多数所谓有健全的治理结构的上市公司,其实也只是形式上的健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根本谈不上企业的传承,即便侥幸传承下来,也是传而不久。

有管理有治理,才可传可承

真正可传承的企业应该是既有管理又有治理。在经营层面上,所有人的责、权、利(风险)都是对等的;在治理层面上,所有人的责、权、利(风险)也是对等的。每个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各司其职,能干的人可以通过机制晋升,不能干的人也可以通过机制设计把他选下去或解聘,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或获得收益。

如果一个人不用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那么这个人随性而为、为所欲为甚至胳膊肘往外拐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并且会找出各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开脱,所以对不能承担责任(风险)的人不能授予太大的权力或职位。而治理能解决的就是责、权、利(风险)不对等的问题,可以通过一定的结构设计来实现责、权、利(风险)的对等。

同时,对董事长权力的安排,不能像历史上的皇帝一样,一直干到驾崩,而是能干就干,不能干就下去。这种安排逻辑是完全基于个人的能力,而不是权力,即便是大股东也应如此。在治理结构中,一定要有制衡的机制,不能让任何权力不受约束,否则就会葬送企业的未来。如果建立了这样的治理结构,那么选谁做董事长大家都会很坦然,按照规则即可。另一方面,即便不是创始人的后代做董事长,其利益也会被所设计的制度保护。有了这样的结构设计,那么相应的企业传承就会变得简单多了,就像过去的晋商一样,无论谁当掌柜,都会对东家负责。

老板要做建章立制的事

我经常说“老板有多高企业就有多高”,就是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老板的认知高度就是企业发展的高度,老板的认知边界就是企业发展的边界。

上文论述的老板缺位带来的种种表象就是因为老板的认知出了问题,如果你的企业存在这些问题,那么作为老板就要考虑如何去改变这些现状了,千万不要等到想交班的时候交不下去,或者一旦意外发生企业就乱了而不能传承。

老板缺位的现象,除因为老板的认知出了问题以外,还有老板心理上的原因,比如贪恋权力,享受权力带来的快感,所以不想交权,索性就把员工的活儿都给干了,而员工没有锻炼的机会,就成长不起来,老板就会一边抱怨缺人,一边继续抢员工的活儿,形成恶性循环。事实上不是缺人,而是缺成长的环境。人都是在各种经历中成长起来的,老板也一样。

因此,企业老板一定要认识到,企业发展的过程就是老板逐渐后退的过程。企业刚成立的时候,老板的确需要什么都干,但是到了一定阶段就要把日常事务交给别人去做,自己做好总经理就可以了;再到了一定阶段,经营上的事务就要交给经营团队去处理了,自己只做好董事长,领导董事会一起做好决策就可以了;再到了一定阶段,就要把决策权交给董事会了,让董事会按照规则做决策就可以了,到这个时候就要好好考虑企业的传承了。

在这样的发展进程中,每一步的放权都会促使老板去思考制度的建设。因为在任何时候无论把权力交给谁,无论这个人是否靠谱,如果没有制度约束,都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而风险也往往是不可控的,这个时候老板就会本能地寻求让风险可控的方法。对企业来说,这就是通过制度的设计去控制和约束个体、团队的行为,慢慢也就建立起了制度,这才是老板该干的事情。

凡事预则立,有备无患

企业传承其实并不遥远,老板还是要好好考虑这个问题的。一旦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就会倒逼自己去做制度建设来规避传承过程中的风险,从而让企业及早形成依靠规则和团队的机制。一旦这种机制形成,就比较容易让企业形成良性循环,像传递接力棒一样把企业传承下去。

传承下去的是一种精神和感情,是一份责任和希望,也是企业凝聚客户与员工的人心和取得社会信任的有效方式。

同时,企业传承也是家族后代凝聚的载体,会让整个家族有一个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也是灵魂上的归宿。

所以企业创始人要对传承有足够的认识,淡化个人英雄情结,尽量提前充分准备,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用规则推动企业发展,既成就别人,更成就自己自己的认知错当成商业逻辑和整个家族。

猜你喜欢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2018上海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