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亚芬
【摘要】:常规的德育形式是老师在课堂在拿着教材进行讲解,学生门则主要是听。这样也就造成了一种特殊的“高分低能”现象——《品德与社会》试卷考试分数人人都很好,问起来人人都能答得头头是道,都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应该怎么做。但是真正体现在行为上的时候,做的和说的却背道而驰。基于学生的心理特点,笔者认为,可以将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进行创新,让更多的成员进入班级德育教育的课程体系中来,构建以学生家长、学校学长和同班学生为主讲的班级德育课程。
【关键词】:家长德育课程、学长制德育课程、学生自主德育课程
【正文】
谈起德育,人人都说,德育是根本,是基石,但是,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学校传统的教育体制越来越不能适应人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作为学校根本的德育,功利色彩浓厚,教育效果显得异常苍白无力——德育教育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内在需求:生硬的规范、空洞的说教使德育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如隔靴挠痒,没有实效。种种现实让无数的教育工作者感叹,现有的德育已经走上了一条形式主义的道路。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德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灵魂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别强调,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里关键的一点提到了创新德育形式。在现有的教育手段已经远远不能发挥德育的真正功效的现在,创新德育的形式,构建新型的班级德育课程势在必行。
1、构建班级家长德育课程
家长资源具有丰富性、信息共享性、及时性等特点,对家长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能扩宽德育教育的途径并丰富德育工作的内容,从而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根据这一课程设想,在试点班极进行了尝试,邀请家长来校进行授课。各个家长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当这些特长和优势最终成为一堂面向学生的展示课时,收获的远不止是学会了哪一个小技巧,在思想上的收获远大于看得见的技能。学生家长收获的是孩子对他的了解和崇拜,收获的是孩子们的心灵。而孩子们也对家长们有了更多的理解。通过这样的家长德育课程,家长们参与到孩子的德育教育中来,同时也促进了自己思想的转变,可以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2、构建班级学长制德育课程
学长这个词,更多听到是在电视中,尤其是日韩电视剧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学长”通常对同学的尊称(多指比自己年级高的)。现代的学长这个词主要是源自康有为所实行的学长制,清末康有为创办万木草堂,吸收学习了当时新式学校的学生管理方法,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为目的,在万木草堂实行学长制,起用优秀学生做学长,负责指导学生,并分工管理各项工作。平时学长负责协助康有为管理和维持万木草堂的学习和生活秩序。康有为外出时,由学长负责讲学,并批阅学生的功课簿,因而万木草堂在康有为外出时,一切教学活动照常进行。至民国时期学长制衍变为高年级学生以平等、友爱的精神引导和帮助低年级学生,以实现良性互动和交流。
3、构建学生自主德育课程
“自主”是相对于“被动”而言的,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新课改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是教育“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集中体现。这一过程是将“要我德育”变为“我要德育”。这较之常规的德育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1)自主开展少先队活动课,在活动中自我成长。我校每周一次的少先队活动课,是学生自主德育的良好尝试。队活动课活动课程,有机地将德育与活动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我校的少先队活动课,主张让学生进行设计、主持和活动。首先,我们对各中队的一部分队员进行了培训,从活动的设计到主持稿的撰写及活动环境的布置等,通过培训教给学生組织活动的方式方法,形成独立开展活动的能力。其次,给学生一定的支撑,有时给队员们定主题,让队员们从书本或互联网络寻找相应的活动材料进行组织。有时让队员们根据班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设计队活动课。
(2)自主管理班级事务,在班级管理中自我成长。针对班级的具体情况,我们设立了班级小岗位,每个队员轮流成为班级岗位的负责人。如发现班级乱扔垃圾的现象比较严重。于是开展了“让垃圾回家”活动。队员们成立了督查小队,查看谁乱扔垃圾,对其进行采访,了解其乱扔垃圾的原因,并对其进行了教育。这一过程看似简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队员们并不仅仅是做了一件好事,更多的是从别人的身上明白了自己应该怎样做。再结合开展的“乱扔垃圾的危害”讨论会,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许多,这一成长过程就是一个完全自主的德育过程。
结语:班级德育课程其实是每个班主任老师都在进行的,但是如何将这一德育课程开展的好,开展得有实效,是每个德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笔者是思考尚不成熟,但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将一如既往地进行研究和探索,对德育课程的过程、评价等作更深入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魏宏英.爱于心,践于行——浅析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81-182.
[1]张晶晶,夏茂林.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德育实施问题探析[J].文教资料,2016(04):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