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插队的村因土地贫瘠,粮食产量很低,每亩才几十斤,虽国家会返销一些粮食和麩糠,但是老乡们仍不够吃。解决办法之一就是多种些红薯之类产量高的作物,弥补种粮产量低的不足,其中种的最多的就是红薯。
红薯产量高,但种植比较麻烦,不能在田里直接下种,需先育秧,再将长出的秧苗栽到地里。红薯育秧采取“室内火炕育秧法”,即将红薯埋放在窑内热炕上,不断浇水,靠高温使红薯长出幼苗。
火炕培育是红薯育秧的唯一方法,如果想省事,只有去买别人培育的现成薯秧。我们村薯秧一直是在李渠镇上买,买来的薯秧一是价格贵;二是品种差;三是秧苗长势参差不齐,难以指望有好的收成。
1970年春,县里开始推广“户外薯秧培植方法”。队里响应号召,派了有文化的社员曹金友外出学习。我探亲后刚回村,队里就指派我协助曹金友做这件事。
三月的陕北,天寒地冻。为了让秧苗早点培育成功,我们马上动手挖炕床。曹金友在村口找了一块空地,大约有两个炕的大小。我们先在四周挖了一道大约有半米宽、一米半深的沟,用来烧火和观察秧苗。中间是育秧苗的炕床,在炕床上挖出一个口字形的烟道,在炕头的正中央,为烟道留一个方口,是用来烧火的。烟道上面先用一些石板盖上,再在炕床上盖上厚厚的一层土,这样育秧苗所用的炕床就做好了。虽说工程不大,也用了七、八天时间。挖不好,有时还会塌方,要重挖。费了好大的劲儿,好不容易才挖好了,我们大大松了一口气。
第二步就是挑红薯。红薯经过一个冬天,有的冻了,有的皮上有伤,还有的带霉斑病毒,这些都不能要。从好的里面再精选出品种优良、形状端正、大小适中的薯块做种。为确保红薯的出苗率,不能马虎大意,得一个一个地精心挑选,尽量做到万无一失。
第三步育秧。将选出的薯种摆放在炕床上,一个挨一个,密密地铺满一层。然后上面撒上一层黄土,黄土上面再盖上用麦草编的草帘子,达到保温的效果。
下一步开始烧火,使炕床的温度升起来,达到26度左右开始保温,要一个小时测一次温度。活儿不重,但责任重,关系全村红薯能否丰收,轻心不得。
当育苗走上正轨后,曹金友就把育苗的事交给了我,并派了村里两个女娃协助我一起管理。每天要负责测温,温度低了不出秧,温度高了薯种就熟了。干这活儿,就像带刚出生的小娃,一点儿都不敢大意。温度不够就要烧火;温度到了就要压火,使秧苗在恒温下生长。秧苗长出后,天气好的时候,要掀开帘子,晒晒太阳,有时候还要稍稍洒些水。干这活儿不分昼夜,晚上要起来两三次,来查看温度。我们就像照顾小孩一样照顾着秧苗,看着它一天一天长高,绿绿葱葱的一层,心里有说不出来的喜悦。
晚上去查温度时,我望向辽阔的天空,真是太美了,满天的星星,不停地闪烁,有时候还能看到一颗流星从天空划过,留下一道亮亮的轨迹。心情好起来后,恨不得高歌一曲。但半夜里,时而有阵阵犬吠声,我们只好悄悄地出去,悄悄地回来。
村里派来的两个女娃,住得远,半夜来回很不方便。我就让她们同住到我们住的窑里,这样半夜就可以一起出去,相互有个照应。四个女孩儿挤在一个炕上,叽叽喳喳地好不热闹。我们给她们讲学校里的事、北京的事,还有很多她们不知道的事。她们有时教我们纳鞋底、做鞋垫。虽然我们没学会,但也很感兴趣。每天虽然忙忙碌碌的,倒也很开心。
薯秧插种时,我们育出的秧苗下了地。那一年秋天,红薯获得大丰收,外皮红红的,内瓤白白的,一撅两段,里皮是一圈淡淡的紫色,嫩嫩的,味道甘甜。村里老乡们仿佛从没见过这么好、这么多的红薯,个个都喜气洋洋地将分到的红薯一担接一担地挑回了家。看到这一切,我内心充满成就感。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付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我亲手把“薯秧室外培育新技术”付诸了实践,获得了成功,显示了新技术的优越性,从此结束了村里买秧种薯的历史。
刘永静,女,北京女八中1968届高中毕业,1969年2月到延安縣李家渠公社沟门大队插队,1972年招工到延安卷烟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