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摘要:写好描写人物的作文一直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难点 ,以往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把总结出的写好人物的方法在课堂呈现后,学生练写。但我们是以单元教学为依托,引导学生在众多写人的文章中自行总结归纳写好人物的方法,并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关键词:有過程;归纳教学;作文教学单元案例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8.00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20)08—0042—04
“归纳思维就是从特殊的具体认识推进到一般的抽象认识的一种思维方式。”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强调的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能够从多个学习材料中发现共性问题,形成能力。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一)突破以往作文教学的局限性,提供归纳教学的新思路
以往的作文教学基本以演绎为主,即先教方法后运用。在学生写作之前,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出多种写人作文的好方法,然后讲解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最后学生基本都是在写作中套用写作方法,完成习作。整个写作中,学生缺少自主发现、自主归纳的过程,都是在生硬地套用、模仿,因此作文缺少趣味、缺少真实性、缺少生命力。
而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归纳,这就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即:让学生从经典的写人文章中自主发现特点,例如,写人文章都运用了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描写,这些描写都是如何呈现的,在一篇文章中所占比例如何?写人文章通常会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侧面烘托的作用如何?学生在仔细研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写作手法,归纳写作方法,并将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会丰满而鲜活。
(二)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进行整合,体现学以致用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倡导要将课文当作范文来学,把文质兼美的课文当作自己学习写作的范文,体现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完美整合。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就为这一整合提供了条件。学生先学习课文,然后归纳方法,再将方法应用于习作。在这个过程中,课文既是素材库,也是方法源,更是学生习作的范本,体现了对课文的学以致用。
二、以有过程的归纳教学为原点的课程设计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一种必要手段。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作文教学仍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自主表达,是作文教学的核心。
写人作文是最常见的作文题目之一。表面上看,写人作文是一种类型的文章,但是它却贯穿于整个中小学阶段各种类型中。只有将人物写好了,其他类型的文章才能理解得更加深入。长春版教材五年级第三板块《高尚的行为》和第四板块《窃读记》两篇课文就是经典的写人文章。基于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对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归纳的理念,笔者以《高尚的行为》《窃读记》以及人教版课文《“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为范本,创编了《读写结合——聚焦人物》单元,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利用思维导图自主发现、归纳写人文章的特点,总结、提炼写人作文的方法,并应用于自己的作文评改中。使学生在掌握写人作文方法的同时,举一反三,为日后学习写事作文、写景作文等多种类型的作文写作提供方法性的指导。
三、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学情调研与分析
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强调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找准学习的起点进行教学。因此,在单元构建之前,对学生写人作文的现状进行了前测,目的是发现学生写人作文的难点,确定研究的重点。
(一)学情的调研
学生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原初性地完成一篇写人习作,其中抽样调查了三个班级,对学生作文中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的情况进行了统计,数据如下:
(二)单元教学重点的确定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部分学生能够尝试运用人物描写方法来突出人物形象,其中,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运用相对较为熟练,而其他几种方法应用度不高。学生的语言多以描述性为主,需要向生动性、故事性迈进。由此,将学生更为欠缺的心理活动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这两点作为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四、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内容编排
有过程的归纳教学,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教材问题。教材的设计必须符合儿童循序渐进地发现和归纳这一特点,必须适合于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大胆进行了单元的重新建构,选择了长春版教材课文《窃读记》《高尚的行为》,人教版课文《“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三篇经典的写人文章作为作文教学的范本,又加入了三篇补充材料供学生学习、归纳。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课文内容的选择
《窃读记》这篇课文中,作者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可着重引导学生掌握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正面描写的方法。
《高尚的行为》着重描写了教室当中乱作一团的打闹场面和先生进行调查的经过,不仅给学生的心灵带来一次震撼,而且在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等方面给学生树立了典范。通过上篇文章《窃读记》的学习,学生在掌握人物描写的经验之上,在这篇文章中深入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是人教版的课文,文章通过多种方式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王熙凤语言、动作、外貌等正面描写与贾母的语言、林黛玉的心理等侧面描写,二者的结合使得王熙凤狠辣、放纵的形象力透纸背。学生通过前两篇文章已经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本文能够使學生更好地体会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把人物性格刻画得更加丰满。
(二)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学习方法的选择
这三篇课文都是写人的文章,写人的方法很多,可如何把这些方法清晰地呈现出来却是一个难点。尝试运用思维导图来梳理也是对高年段写人作文教学方法的一个探索。在建构的过程中,我们用思维导图这种方式,教给孩子理清文章脉络,然后品词析句,再由读到写。思维导图在其中起到一个中介的作用,能够把学生读到的、吸纳进来的东西,再输出出去,最后变成一个写作的指导。之所以选择三个思维导图作为课程资源,是因为思维导图实质上就是三篇课文的浓缩与提炼,很多写作方法已经在思维导图中有所呈现,只是需要儿童进一步发现、总结并归纳类别。
(三)有过程的归纳教学补充材料的选择
在选择三篇资料的时候,教师有侧重地进行选择,以补充课文中没有的或不明显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在三篇补充资料中能够更多地发现并归纳出写人作文的写作方法。
这样,在写人作文的课堂学习中,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9个教学资源作为归纳的对象,把归纳对象具象化,实物化,从而实现把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之后的写作结合在一起,而让他们结合在一起的就是这9个资源这一媒介。这些学习资源中的三篇课文、三个思维导图是学生之前的学习材料,是学生学习经验中已经积累下来的部分,而那三篇资料则是补充,学生利用这些学习素材进行写人作文好方法的归纳,然后再进行运用,实现知识从已有经验迁移到新学习领域的目标,这也就是归纳的本质。
(四)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单元内容的设置
基于学生的学情调研以及单元教学目标,我们构建了以下单元课程:
五、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实施过程
教师根据学生原初性完成作文的情况,进行第三至八课时三篇写人文章的教学。根据大单元教学需要将单元内容进行重组,学习《窃读记》时着重引导学生掌握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人物描写的方法,深入体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学习《高尚的行为》时,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手法。学习《“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一片段,着重体会如何运用多种方法把人物性格刻画得更加丰满。在每一篇课文学习之后,都引导学生进行一次归纳,归纳出从课文中发现的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的写作方法。
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强调学生通过大量素材去发现、总结、归纳。所以在第九课时让学生结合9个学习资源进行第三次归纳,归纳写人作文的方法。
在这个归纳过程中注重了对学生多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强调学生的操作和体验
该片段是在学习了三篇课文后,学生借助三篇课文的文本、三篇课文梳理出的三个思维导图以及三篇补充资料这些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自主学习来归纳出写人习作的好方法,并把自己发现的好方法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归纳整理到个人学习卡片中。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经历观察、思考、发现、动手绘制的过程,是基于个人经验的亲身参与的过程,是发现、探究、建构的过程。
(二)关注学生的对话与省思
在个别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发现的写人作文的好方法,小组成员讨论交流,由一人执笔,在白板上归纳整理出大家认同的写人作文的好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启发、补充,同时借助老师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的帮助,在观点的交流与碰撞中思维逐渐清晰。在这一学习活动中,学生开展了与自然、与自我、与他人、与文本的对话,进一步提高了质疑、评价、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注重归纳思维的培养
最后在全班交流中,学生在发现、归纳的过程中逐渐丰满自己的所得,培养了学生归纳的意识及归纳的思维。
六、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效果
从学生个体出发,在写人作文的学习中,把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之后的写作结合在一起,并利用学习素材进行写人作文好方法的归纳,然后再进行运用,实现知识从已有经验迁移到新的学习领域中这一目标。经过大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习作进行了二次评改,学生对各种人物描写方法的运用普遍提高,作文更加具体、详实、有内容。
通过大单元教学之前和之后学生运用人物描写方法数据的对比,很容易发现,以“有过程”的“学”为出发点,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个“独特”体验,实现了学生习作水平的最终提升。
[参考文献]
[1]于伟.率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3]乔伊斯,卡尔霍恩.归纳教学模式[M].赵健,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4]孙易新.思维导图应用宝典[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华中师范大学,2015.
[5]雷玲.听名师讲课语文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Abstract: It is always a difficult point to write a good character composition in primary school. In the past, the teaching method was that the teacher presented the characters in class and the students practiced writing. But we rely on unit teaching, guide students to write in the numerous articles to sum up the characters of their own methods, and applied to their own work.
Key words: there's a process; inductive teaching ;case study of composition teaching unit
[责任编辑:王 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