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娟 方小卿
摘要:随着微信在高校留学生群体中得到广泛应用,微信公众号因为传播精准、操作便捷受到广大留学生的欢迎。众多高校留学生管理部门也顺应时代,为留学生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如何创新高校留学生微信公众平台,提升留学生满意度值得探讨。通过调查部分高校留学生微信公众平台,分析其推送内容,总结出高校留学生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中的应用现状,并借鉴网络问卷调查,分析高校留学生微信公众平台的改良策略。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微信公众号;应用;改良措施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20-0094-02
Applic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WeChat Subscriptions for Foreign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of China
WANG Yan-juan, FANG Xiao-q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00. China)
Abstract: The App WeChat has gained its popularity among foreign students in China with its accuracy in delivery and convenienc:ein operation. With its advantages, many intemational student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have establishedfree WeChat subscription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How to innovate in free WeChat subscriptions to better serv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s an issue worth explor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subscriptions in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rough the close reacling of their contents within nearly a year and puts fonvard some practical methods to improve the WXieChatsubscription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alysis of intemational students.
Key words: intem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weChat subscriptions; application; improvement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逐步增强,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蓬勃发展,中国政府为留学生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准入政策及各类奖学金资助,越来越多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2018年,约49万名留学生来华留学,他们来白196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6月,根据新华社的报道,中国继续保持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的地位。
在《留学中国计划》[1]中,留学生工作将遵循“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保证质量”的方针。随着留学生人数的增长,如何为广大留学生群体在学习生活方面提供便捷,提高他们的留学体验,值得我们探讨。微信是一款国内广受欢迎的移动社交软件,其微信公众平台功能因其操作便捷、传播精准等特点,在留学生群体中影响甚大。
1留学生微信公众号在高校中的应用
初入中国,留学生由于其背景的多元化[2],面临语言、文化等多种挑战,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文化休克。所谓文化休克,指由于失去白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对于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而在心里产生深度焦虑症的现象[3]。而微信作为留学生日常生活社交媒介,极大地影响了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过程。因此,众多高校利用微信为在华留学生建立起微信群聊、微信公众号等,为他们提供广泛的社会支持。从传播性能角度看,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含有三个优势:其一,微信平台的移动传播优势;其二,新闻媒体的信息发布功能;其三,校园舆论的引导功能。[4]
网络信息时代下,众多高校都顺应时代潮流建设起了留学生微信公众号,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留学北中医”(MyBeijing)、同济大学留学生办公室、浙江理工大学留学生处、温医大留学生之家StudyinWMU、浙江科技学院留学生中心(IES)等。通过调查部分留学生管理部门的微信公众号,分析推文,总结出留学生微信公众号在高校中有如下应用。
1.1发布信息
Golding和Bumam(1990)曾指出,来自当地人们的信息支持以及当地人的人际交往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寄居者的适应难度。[5]学校为在华留学生推送了大量实用信息,使学校为在华留学生设立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成为留学生获取生活学习资讯的主要平台,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因为语言文化差异造成的留学生心理冲击。
1.1.1推送学校资讯
大部分留学生初入中国时,缺乏信息渠道,存在語言障碍,遇到困难无法精确表达,有的甚至因为表达不当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或冲突。在这种情况下,留学生容易感受到隔阂,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留学体验降低。留学生微信公众号站在留学生的角度,定期向留学生推送学校资讯,如考试通知、课程研修安排、校园动态、活动预告、处分公告、奖学金评定标准、校车时间表等信息。众多留学生微信公众号考虑到留学生的语言问题,把学校资讯翻译成留学生能适应的语言,使留学生及时了解到学校资讯,让留学生感受到被关爱被尊重的感觉。
1.1.2推送社会资讯
缺少信息渠道以及一定程度上的语言障碍,造成在华留学生在获取中国社会资讯过程中常出现滞后的情况。考虑到留学生学业压力重,并习惯性使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软件,留学生公众号为留学生及时推送社会新闻,发送紧急通知,使留学生及时掌握最新信息。例如,浙江科技学院留学生中心(IES)微信公众平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提示英文版、德语版、日语版、汉语版、俄语版、法语版推文。
1.1.3传播中华文化
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常面临文化价值观的种种冲突,在华留学生微信公众号通过语言文字等形式向在华留学生宣传中国历史故事、传统风俗、传统节日、名人故事等,拓宽在华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渠道,尽可能地减少由文化差距引发的价值观冲突问题,为多方面、多角度传播中国形象增加可能性,有利于增强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例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留学北中医”(MyBeijing)微信平台推出了中国24节气系列推文,在“Start of Spring of 24 solar term立春节气知多少”推文中,用中英文双语介绍了立春节气并分享了养生小妙招。
1.2提高留学生管理部门效率
分散在高校各个学院的在华留学生很难像中国学生一样进行集中管理,并且对于留学生管理人员来说,很难做到与不同性格、不同语言的留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和协助。微信公众平台凭借其精准传播的优势(只要留学生关注了公众号,就能接收到发送的推文),实现了留学生管理工作的高效化。很多高校纷纷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留学生管理工作,例如进行线上投票、评选、重要活动预告、注意事项等,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工作的复杂性,增强了留学生的互动性和群体归属感。
1.3拓宽高校宣传途径
自微信推出“看一看”功能后,高校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拓宽了高校宣传途径。在“看一看”功能中,读者可以浏览好友点击“在看”的文章以及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在华留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及关注点,对自己喜爱的推送点击“在看”或者转发朋友圈,将推送分享给微信好友。通过这一途径,可以提升高校的知名度。此外,后台也能根据在看点击量分析总结哪些信息更加受到留学生群体的关注,便于后期调整推送的方向,以期更好的为留学生服务。
2留学生对微信公众号的期望
虽然微信公众平台被广泛应用于高校在华留学生管理工作中,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研究发现,在微信公众号中存在用户的黏性强度与其尝鲜心理引发摩擦,受众的阅读惰性与海量的推送消息激发矛盾,有限的推送次数与新闻的时效性产生冲突的问题。[6]
为了更深入探究在华留学生对微信公众号的期望,笔者选取浙江科技学院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019年的浙江省高校外国留学生人数排名,浙江科技学院以2353的外国留学生总人数位居第4,并以留学生比例5.34%居学生国际化排名第32名,在中国招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中具有代表性。本次调查通过向全校留学生发送网络调查问卷网址,并采取匿名的形式,保护留学生的隐私。本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共1053份,占总样本的44.75%。通过对已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留学生对微信公众平台有如下期望。
2.1提供双语或多语种服务
问卷显示,仅有21.74%的留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中文并进行流畅沟通,有26.09%的留学生不懂中文。在开放性问题“对微信公众号有何建议”中,留学生重复提到微信推文中大部分是中文,若用英文对一些留学生必备指南进行翻译,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留学生生活便捷性。
2.2提供一站式校园生活咨询平台
调查显示,有65.22%的留学生并不是十分满意学校为留学生提供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其中不满意的因素主要围绕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有效信息占比少,更新次数少,信息发布滞后。部门留学生反映当阅读完一篇推文后,感受收获的信息并不大,涵盖的信息少,仍需查找其他信息。若留学生微信公众号能高效的整合信息,能增强留学生对微信公众号的忠诚度。
2.3提供沟通交流平台
旅居者的情绪健康在适应新环境过程中需要重点关切(Ying&Liese,1991)。[7]调查显示,留学生反复提到建议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建立留学生聊天室,便于在留学生刚入学时认识彼此。留学生也期盼微信公众平台能较多地推送助于增添留学生及中国学生的联系的活动。
3留学生微信公众号改良措施
留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使用动机可分为三部分:认知需求动机、社会联系需求动机、个人情感需求动机。[8]针对留学生社交媒体使用动机和问卷调查结果,以及对众多在华留学生微信公众平台的跟踪调查,提出以下改良措施。
3.1提高双语或多语种普及性
对在华留学生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跟踪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微信公众号只是转载发送给中国学生的推文或者只是将推文标题进行翻译。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留学生在阅读完仍云里雾里,最终导致微信公众号不能发挥其功能的结果。高校可以鼓励外语专业学生和留学生共同运营留学生微信公众号,进行多方联动,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增加双语或多语种的专业性,提高工作效率,也能锻炼外语学生和在华留学生的实践技能。此外,撰写推文工作者可以着重关注汉语语义,表达方式以及一些网络新词,让留学生在获取资讯时也能掌握中文知识。
3.2拓展微信公众号推送領域
众多在华留学生微信公众号偏重留学生管理工作,推送内容则全面围绕高校这一特殊环境,容易让留学生觉得推送内容单一枯燥,久而久之导致感召力不强。建议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者可以定期向留学生发送问卷,获取留学生反馈或根据推文阅读量或转发量,分析留学生的关注点所在,使微信公众平台更贴近留学生活。微信公众平台应拓展推送领域,使之涵盖周边医疗服务、护照办理、好店分享、城市周边活动等信息,让留学生更快体验城市便捷服务,增强其群体归属感。
3.3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
由于在华留学生微信公众平台多由学生负责管理,常受到技术限制。绝大多数在华留学生微信公众平台只有发布推文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其他功能。在这一背景下,在华留学生微信公众平台很难为留学生提供校园生活一站式服务。建议在华留学生微信公众平台灵活运用平台的菜单服务,与校园常用第三方平台进行无缝链接,例如校园地图、图书检索、课表查询、成绩查询等。
4结束语
在高校留学生管理中,微信公众平台凭借其传播精准、操作便捷、互动性强、可分享可收藏等特点,在高校留学生群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对部分在华高校留学生微信公众平台近一年的推文进行跟踪调查发现,留学生微信公众号有助于高校管理部门发布信息(例如学校资讯、社会资讯、中华传统文化等),提高留学生管理部门效率,拓宽宣传途径等。然而现阶段平台运营者还应积极探索创新微信公众平台在留学生群体中的应用,为留学生提供双语或多语种普及性,拓展微信公众号推送领域,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菜单功能等,为留学生提供更便捷的学习生活服务,提高留学生留学体验感和留学生管理部门效率。
参考文献:
[1]留学中国计划[EB/OL].(2010-09-21)[2019-12-28].http://www.gov.vn/zwgk/2010-09/28/content_171l971.htm.
[2]牛力.面向高校留学生管理的微信公众平台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7.
[3] ObergK.Culture Shock: Adjustment to New Culture Environ-ment[J].Practical Anthropologist, 1960(7): 177-182.
[4]殷雪莉,陈锐.微信公众平台对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作用探析——以南京信息T程大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72):114-116.
[5] Golding J M,Burnam M A.Immigration, Stress and DepressiveSymptoms in a Mexican- American Community[J]. Journal of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990(9): 161-171.
[6]楊钰可.浅析英语新闻微信公众号的特点及改良策略[J].视听,2018(11): 141-142.
[7] Yu-Wen Ying, Lawrence H Liese. Initial Adaptation of Tai-wan Foreign Students to the United States: The Impact of Pre-arrival Variables[J]. American Joumal of CommunitV Psycholo-gy, 1990,18(6):825-831.
[8]满悦,项奇仁,王昱,等.社交媒体环境下中国文化在留学生中的传播与接受[J].新闻传播,2016(3):27-28.
【通联编辑:王力】
收稿日期:2020-03-31
基金项目:2019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911057045)
作者简介:王燕娟(1999-),女,浙江义乌人,浙江科技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方小卿(1980-),女,浙江义乌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