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煎到底煎哪一面?

2020-08-26 07:48刘绮黎
新民周刊 2020年31期
关键词:褶子春生小杨

刘绮黎

上期封面

我、1990年生人,曾爷爷奶奶辈移民到上海,自认也是个比较正宗的“上海宁”。

上周编辑部策划做“上海早餐”选题,我的任务是创作插图,展现旧辰光舌尖上的魔都。这对于“吃货”的我来说,何尝不是件美差——“大饼、油条、豆腐浆、粢饭糕”是深入骨髓、刻入我记忆的早饭小吃,绘画的部分自然是信手拈来。

初稿交出,不料随即引来“老上海”同事们的群嘲:“侬迭个生煎不对额呀,侬画的是‘小杨生煎,阿拉老早喫的都是‘大壶春生煎。”怪怪,一看都是懂经朋友。

立马向“老上海美食家”我爹讨教。原来 “大壶春生煎”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属于上海本帮生煎,它才是上海生煎界的鼻祖。其使用发酵过的活面,馒头包好后褶子朝上煎制,皮厚无汤汁,底部煎得金黄酥脆,吃的就是那个饱满焦香的劲。而我更偏爱的“小杨”,褶子朝下,皮薄肉多,汤汁饱满,下嘴咬开一小块,“嗦”的那一口汤对我来说才是生煎包的正确打开方式。

最后因“小杨”不敌“大壶春”血脉正统,我只得老老实实帮生煎包们加上了漂亮的褶子,而我也变成了大家眼中的“洋盘”上海人。

其实,这也不是我第一次被叫“洋盘”。我已经不会讲道地的“上海闲话”了: “肥(皮)皂”念成肥(非)皂、我(鹅)念成(无)的事时有发生。说来惭愧,上小学之前我自认上海话也曾非常道地,后来上学用得越来越少,久而久之不仅发音变得“洋泾浜”,用完整的上海方言表达都变得困难,时常要加入散装普通话。

因为画这一两生煎,倒是引出了几代人各自的儿时记忆。品一品记忆中的美味,顺道也念一念那座城的那些人和事。

中国诗书

《道中累日不肉食至西县市中得羊因小酌》

宋·陆游

门外倚车辕,颓然就醉昏。

栈余羊绝美,压近酒微浑。

一洗穷边恨,重招去干魂。

客中无晤语,灯烬为谁繁?

吃羊肉去

孔冰欣

羊肉非常美味,土酒微微渾浊……还是爽的,陆放翁先生登时离恨扫清,魂魄归来。你看,羊肉配酒,就是有这样的魔力。

此前我们做过宋朝专题,事实上,宋人是极喜欢羊肉的。《清平乐》第一集,少年仁宗晚谒回房,身旁侍奉即推荐了一直用文火热着的炙羊肉;第八集,张茂则为曹皇后贴心递上羊肉酥饼;第二十集,寻出生才五天的小羊羔,取其里脊炖羹汤……

古人爱羊肉,今人也爱。大伏天吃羊肉喝烧酒是魔都奉贤地区数百年来的传统,近日,2020庄行伏羊节系列活动拉开帷幕。哟,不能等啊,吃羊肉去!想想,白切羊肉面上一层雪白肥嫩的羊皮;羊杂碎里的羊肝口感绵密,羊肺滑韧,羊肚薄润,羊蹄尖绕着一圈软糯的蹄筋;羊汤色白而浓郁,飘着碧绿的大葱,香气四溢……一身汗水祛暑热,不要太刺激!

猜你喜欢
褶子春生小杨
在『缺憾 』中寻找美
褶子的迭奏:德勒兹论巴洛克艺术
曹春生作品
小杨的外卖
论德勒兹的褶子思想*
另类的庆贺
曹春生
不认账
脚踏实地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