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养生主》重在阐发庄子的养生思想。王先谦《庄子集解》曰:“顺事而不滞于物,冥情而不撄其天,此庄子养生之宗主也。”庄子认为,养生之道不能为外物所滞,应该忘却情感,“缘督以为经”,因任自然。《养生主》篇幅虽短,其艺术特色也甚为鲜明。
关键词:庄子 《养生主》 艺术特色
《养生主》重在阐发庄子的养生思想。王先谦《庄子集解》曰:“顺事而不滞于物,冥情而不撄其天,此庄子养生之宗主也。”①庄子认为,养生之道不能为外物所滞,应该忘却情感,“缘督以为经”,因任自然。《养生主》篇幅虽短,其艺术特色也甚为鲜明。
前人对《养生主》有不同的分段法。或分为三部分,孙嘉淦日:“通篇文势,前总提,中分讲,后总结,脉络分明,首尾融洽,如纪律之师不敢乱走一步。”②或分为两个部分,刘凤苞日:“前幅正襟危坐,语必透宗;后幅空灵缥缈,寄托遥深。分之则烟峦起伏,万象在旁;合之则云锦迷离,天衣无缝也。”③他语中的“前幅”即孙嘉淦的“前总提”部分,“后幅”即孙嘉淦的“中分讲”和“后总结”两个部分。
《养生主》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是全文的总提部分。刘凤苞日:“开手即拈出‘生字,与‘知字对勘,指出病根。险语破空而来,如繁弦急管凄人心脾;如暮鼓晨钟发人深省。”④又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日:“二语较‘生年不满百,常怀干岁忧尤为沉痛。”⑤《古诗十九首》中有诗云:“生年不满百,常怀干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钟嵘《诗品》誉《古诗十九首》“惊心动魄,几乎可谓一字干金”。《古诗十九首》是产生于东汉末年的一组五言诗,它们距离庄子生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数百年。但在后人眼里,庄子之文较之《古诗》“尤为沉痛”。“缘督以为经”一句是全文的主脑。所谓“缘督以为经”即顺应事物的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刘凤苞评“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日:“四语揭出养生主功效,累累如贯珠。”⑥这一段开门见山,写出了全篇的总纲,总结了养生的法则。
第二部分讲述了几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庖丁解牛。用解牛過程说明深奥的玄理,是“缘督以为经”的形象化展示。《养生主》日:“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邵,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干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文中写了庖丁的手、肩、足、膝的舞动,其解牛的过程如同一组美妙的音乐。庖丁告诉文惠君,经过了“始臣之解牛之时”“三年之后”“方今之时”三个不同的阶段,自己早已达到了“因其固然”“依乎天理”“游刃有余”的境界。这是《庄子》全书中最精彩的段落之一,后人给予它极高的评价。林仲懿评曰:“何处飞来一幅解牛图,天花乱坠,却是从文惠君眼里写出。”又曰:“发端写他手段神奇,末端写他举止闲适,无欲自得之貌,篇法布置,首尾相映。”⑦张道绪评曰:“摹写处是子书最高之境,与太史公不同。”⑧刘凤苞评曰:“起处摹写神情仪态,栩栩欲生。‘合于桑林二句,虚空落笔,绘影绘声,尤为人化。……趁手点睛,着墨无多,能使通身灵动,尤为超妙入神也。”⑨顾如华评曰:“庄文善喻,更善随喻点染,如解牛细事耳。就此穷工极态,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至于中音合舞,论及襟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光景,一幅天然画图,烟云草木之外,别露神趣。”⑩庖丁解牛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这个故事有首有尾,布局合理。其中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庖丁,一个是文惠君。全篇几乎都是庖丁一个人在表演,在述说,文惠君则是台下唯一的观众。文惠君虽然说话不多,但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正是他由衷的赞叹激发了庖丁口若悬河般的演说。最后故事以“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结尾,非常高明地把解牛和本文的主题联系起来。两个人物一主一从,配合起来完成了这个故事。
我们注意到,在《庄子》中有若干篇与“庖丁解牛”类似的故事。例如,《庄子·天道》曰:“轮扁日:‘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庄子·达生》曰:“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在统治者眼里,庖丁、轮扁、佝偻丈人都是身处社会底层的凡夫俗子,但是在庄子眼里,他们是聪明人,是因技而体道之士。因为庄子的鬼斧神工,他们的形象得以屹立于中国艺术史的长廊中。
第二个小故事是公文轩见右师。《养生主》曰:“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右师为何只有一只脚,其因在天还是在人?公文轩见到一只脚的右师后惊而问之,右师则坦然自答:原因在天不在人。这个右师很容易让人想到《德充符》中的兀者申徒嘉,《德充符》中申徒嘉曰:“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中者命也,不中者亦命也。右师当年游于羿之毂中,成为一个介者。当年是他自己“为恶而近刑”还是别人的陷害,他已经不再去追究。林仲懿评曰:“似嘲而非嘲,似怜而非怜,层层跌落,笔笔转折,俱是惊字神理。”?似嘲似怜是观者的态度,他自己只是淡然处之,似成为一个安时处顺的高人。
第三个小故事的主角是一只泽雉。《养生主》曰:“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泽中的野鸡“十步一啄,百步一饮”,生活艰辛,但它并不想被关在笼子里。胡文英日:“泽雉十步一啄……缀此一喻,烟云缥缈。”?林仲懿曰:“就泽雉淡淡着笔,戛然而止,正意在不言之表,耐人含咀,何止橄榄回味。”?作者写的是一只泽雉,读者读到的是一代代±人。在封建时代,每一个士人都面临着严峻的选择:进入庙堂还是步入林薮?“十步一啄,百步一饮”者,自由散淡,生活困苦;进入樊中者,生活安逸,精神紧张。庄子选择的是“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哪条路有益于养生,不言自明。
第四个故事是老聃之死。《养生主》曰:“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日:‘非夫子之友邪?日:‘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胡远溶评曰:“‘适来以下,究极言之,愈纵愈远,不复控勒,文境极迷离不测,可谓妙绝。”?刘凤苞评日:“庄子洞徹生死之理,遁天、悬解,奇创语未经人道。”?老聃死后,他的朋友秦失前来吊唁。生死本来就像春夏秋冬的运行一样平淡自然,秦失批评吊唁者“遁天倍情”,并非真正懂得老聃,只有“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才能领悟道家思想。
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结尾,只有三句话:“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宣颖《南华经解》曰:“忽接此三句,如天外三峰,隐跃映现。乍读之,似乎突然,谛玩之,妙不容言。其笔脉自上节飘下,而收全篇之微旨,悠然又奕然。……神字是此篇之主,却不曾说出,止点‘火传二字,使人恍然得之。”?刘凤苞日:“薪火一喻,尤为亲切指点,匪夷所思,若仅付之达观,犹未奚此间语妙也。”?开篇有“吾生也有涯”,结尾以“指穷于为薪”照应开篇。生命是有限度的,“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抛开了薪,去说火。薪是生命,火是精神。生命有限,精神无穷。火光出现,照亮了生命,点燃了智慧。全文在智慧的火光中落幕。
《养生主》有议论,有描写,前后呼应,文法井然。林云铭曰:“文中晰理精确,体物肖似,有呼有应,极方极圆,此《庄》集中所谓布帛菽栗之文,不可一日离者也。”?胡文英日:“通篇只首段文法略为易明,余则月华霞锦,光灿陆离,几使人玩其文而忘其命意之处。”在上文的赏读中,不知您是否领略到了它说理透彻精确、描写栩栩如生的艺术特色?
①王先谦:《庄子集解》,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8页。
②⑦⑧⑩??????方勇:《庄子纂要》,学苑出版社2018年版,第488页,第457页,第458页,第498页,第472页,第472页,第472页,第481页,第480页,第501页。
③④⑤⑥⑨??刘凤苞:《南华雪心编》,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68页,第70页,第68页,第69页,第73页,第79页,第79页。
?宣颖:《南华经解》,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作者:孙明君,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汉末士风与建安诗风》《三曹与中国诗史》《汉魏文学与政治》《两晋士族文学研究》《南北朝贵族文学研究》《新斋小语》等。
编辑:杜碧媛 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