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凯
摘要:所讲的三项制度即劳动制度、人事制度及分配制度,这三项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三项制度改革既为国有企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挑战,如何进一步加强三项制度落实力度,破解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难题,以此构建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及收入能增能减的“三能”机制,已经成为摆在国有企业发展面前的一大问题,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本文先对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作简单的分析,进而对现阶段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推进艰难的原因作一深思挖掘,最后重点对推进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实践的实践经验作一剖析,期望可以为相关的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措施制定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实践
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国有企业内部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表示要构建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及收入可增可降的“三能”机制,以此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因此,如何深化三项制度改革逐步成为国有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明确三项制度改革核心与实践操作方式至关重要。
一、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总的来说,国有企业开展三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然要求
十九大提出要将我国国有企业打造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但从现阶段国有企业经营现状来看,其与世界一流目标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活力不足。因此,在新时期推动国有企业进一步以改革求生存,增强动力、激发活力显得至关重要。
(二)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必然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入发展,国有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更加严峻,内有各种制度运行阻碍,外有民营企业的“乘胜追击”,市场已经处于充分竞争状态,如果国有企业依然无法处理好业务发展需求和人力资源市场机制之间的关系,无法建立有效的“三能”机制,便会在市场竞争力处于不利地位,甚至失去优势面临生存困境。
(三)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实现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客观而言,现阶段国有企业现代化管理能力和现代化管理制度仍然有很大的缺失,比如在人力资源方面,年老干部与年轻干部之间的接替问题、劳动生产率低、所有人一起吃大锅饭、薪酬分配不明确与不公平等,这些日益突出的问题均会国有企业的更好发展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影响,而要破解这些现存问题,就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方可实现,否则会对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
二、现阶段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推进艰难的原因
三项制度在国有企业实施的时间已经不短,但却收益不佳,特别是“三能”机制建设与落实缓慢,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成果。总的来说,现阶段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推进艰难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即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一)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官本位”思想、员工“生是企业的人,死是企业的鬼”思想在国有企业中根深蒂固,很多人高度依赖企业,内心早已形成的潜在契约意识无法有效转变,这大大增加了“三能”机制的建设难度。
(二)社会保障
养老、基本医疗与失业保险等是国有企业人员现阶段和未来基本的生活保障,如果离开企业,就会失去“铁饭碗”,人员流动受限制。
(三)法律环境的变化
相继颁布的劳动法案降低了就业市场的弹性,导致国有企业多元化、灵活性的用人制度改革成果无法得到有效巩固。
(四)社会责任方面的考量
国有企业实行“转岗不下岗,转业不失业”的用人策略,导致国有企业“闲人”多、干活没人的窘境。从内部因素来看,一方面国有企业没有彻底完成传统人事劳资管理体系向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在岗位管理、人才管理、薪酬管理等管理方面薄弱;另一方面,在三项制度改革过程中缺少统筹安排和细节管理,有的国有企业改革只改基层、不改机关,只改员工、不改干部,引起基层员工的抵触,激发了国有企业的潜在矛盾。除此之外,有的干部自身能力和担当能力不足,无法啃下这块“硬骨头”,不敢“真刀真枪”的动真格,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畏惧思想。
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各项制度的完善与落实,国有企业也可以搭载时代“快车”,积极的推进三项制度改革,逐渐化解了影响其自身更好发展的因素,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日益完善,管理水平逐渐提升。因此,可以说,现阶段推进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时机已经更加成熟。
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干部能上能下机制
人事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从根本上对干部队伍机构进行优化,做到选贤任能、人尽其才,同时完善竞争机制与退出机制,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具体来说,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做好干部的选拔任用。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把控,通过组织程序及时发现好干部,并加以任用,合理配置干部组成结构,增强国有企业整体合力;2.创新用人机制。对现阶段用人制度加以改革创新,完善和创新选人制度,可以通过公开公平的招聘制度为国有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推进人才梯队培养与建设;3.完善考核机制。不定期对干部和基层员工进行考核,结合考核成果决定干部和员工的任免,对考核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于多次考核不及格者予以淘汰;4.加强后备人才的挖掘和培养。依据国有企业发展现状与需求,积极开展内部培训,加强新员工的技能培训和道德素养培养,全面提升人才素质。
(二)深化改革劳动制度,完善员工能进能出机制
劳动制度改革是三项制度改革的“重头戏”,其根本目的在于优化劳动力应用和劳动关系,推动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更加健全。为了有效构建一个员工可进可出的健全机制,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优化人才结构。在劳动制度改革时,国有企业要树立全局观念,开展战略性人才资源规划,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对现有的人才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推行公开招聘制度,从全社会招揽人才,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可以进入国有企业;2.规范用工管理流程。与员工依法确定劳动关系,做到员工合同签订、续签、变更及解除等方面工作,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增强员工对国有企业的忠诚度;3.调整劳动组织结构。要准确挖掘人才的内在潜能,帮助他们做职业规划,并且按需匹配,人岗协调,做到人尽其才。除此之外,对于国有企业经常出现的结构性人员富余问题,也要加以重视,一方面改进岗位需求和人员数量问题;另一方面做好人员结构的优化和搭配,促使其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要打开员工退出通道,依照劳动合同正常解聘,以此构建员工能进能出机制。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收入能增能減机制
分配制度改革是促进员工创新和创造的重要动力,在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想推动分配制度更好的落实,必须构建一个收入能增能减机制,由上至下形成一种竞争力。总的来说,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健全绩效工资分配体系。在确立分配制度时要将岗位、绩效与企业效益三大因素结合起来,建立三统一的薪酬制度,且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同时确保分配可以向重点人员和关键岗位有所倾斜。除此之外,还需要构建灵活的收入调节机制,提升员工收入弹性;2.落实全员绩效管理。自由而下进行绩效考核,对于业绩水平差的员工进行再教育、再培训,给予日常工作突出的员工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形成全员比、学、超的良好工作氛围吗,适当拉开员工的收入差距;3.特殊福利制度的应用。国有企业要想更好的完善分配制度,需要重视特殊工资福利策略的应用,根据自身条件将股权、技术等生产要素混入到利益分配中去,培养少数关键专业人才队伍的忠诚度和幸福感。
四、结束语
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国有企业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立足于自身发展水平和时代发展需求,积极的投身改革。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国有企业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作为经营机制改革的核心,进一步加快三项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但是鉴于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善中面临较大困境,要想进一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就必须对影响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因素加以细致分析,把握人事制度改革、劳动制度改革与分配制度改革核心,理清脉络、找准症结,而后精准施策,一举打破现阶段所处的困境。
【参考文献】
[1]周晓东.新时期深化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的措施探讨[J].劳动保障世界,2019,532(12):18.
[2]吕雪敏.有效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筑牢企业发展基础[J].卷宗,2019,09(10):156.
[3]张方斌.国有企业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8,13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