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主线,引领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领悟知识、发展能力、培育情感。文章从创境激趣、提出问题,探索交流、解决问题,结合实际、应用问题,评价反思、拓展问题等方面,对“问题解决”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创境激趣;探索交流;评价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3-0114-0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实现有效的问题引领,实施“问题解决”教学呢?
一、创境激趣,提出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巧妙设计一些情境问题,才能促进学生思考。下面为课堂部分教学实录。
师:有谁能告诉老师,我们班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全班一共有多少人?生:……师:男生有几人,女生有几人,全班一共有多少人,需要用到统计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知识。(板书:统计)【教学课件出示一幅森林动物园运动会的画面】让我们一起观看森林里的这场运动会。师:认真观察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1:猴子有几只?小狗有几只?生2: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在课堂伊始,教师先通过课前谈话,激活经验,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此,教师需要设计符合实际需要的情境,在情境中巧妙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有效思考。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在交流中解决问题。为此,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第一,整体感知,明确目标。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那就让我们来分类整理一下。(板书:分类整理)要知道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应该怎么办?(课件出示两张空白统计表,篇幅所限,表略)生1: 统计。生2:先分别数一数小猴、小狗、小兔有多少只,然后再相加。师:这需要按什么标准来进行统计呢?生:按动物种类进行统计。师: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统计呢?生:可以先数一数跑步的小动物有多少只,跳高的小动物有多少只,然后再相加。师:这是按什么标准来进行统计的呢?生:比赛项目。第二,尝试统计,交流填法。学生开始自我统计,然后一起汇报统计结果。第三,引领分析,体会理解。师:同学们,你们从每张统计表里知道了什么?生:我从第1张统计表里知道了跳高的小动物有5只,长跑的小动物有8只,一共有13只。生:我从第2张统计表里知道了一共有13只小动物参加比赛,其中小狗有5 只,小兔有2只,小猴有6只。师:认真观察这两张统计表,看看还有什么发现?生:两张统计表统计的项目虽然不一样,但是合计结果都一样。师:是呀,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分析得也很准确,虽然这两张统计表统计的项目不同,也就是统计的标准不同,(板书:不同标准)但它们的合计结果是相同的。
教师通过引领学生分析、比较两张统计表的异同点,提出“为什么两张统计表统计的项目不一样,合计结果却相同”的关键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明白统计同一事物,虽然统计标准不同,但统计结果却相同的道理。
三、结合实际,应用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知识已经基本掌握,因此,教师需要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知识,更好地掌握知识。下面为课堂练习教学实录。
师:参观完运动会,让我们再到运动场门口的熊猫小小百货商店去看看吧。咦?熊猫老板不在,桌上却摆着一张纸,上面写着什么呢?
课件出示:
师:原来熊猫老板正想对商店这一周售出的杯子进行统计,可它太忙了,还没来得及统计,你们能帮帮它吗? 学生统计并汇报结果,完成上面的两个统计表。师:对比两次统计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生1:商店这周共售出杯子12个,其中有把杯7个,无把杯5个。生2:2元杯子售出4个,3元杯子售出6个,4元杯子售出2个。生3:第一张统计表是按形状统计的,第二张统计表是按价格统计的。师:看着这两张统计表,你对熊猫老板有什么建议?生1:我建议熊猫老板摆放杯子时应把有把杯摆放在一起,无把杯摆放在一起。生2:我建议熊猫老板应把2元杯子摆放在一起,3元杯子摆放在一起,4元杯子摆放在一起。师:这些都是分类整理摆放。还有吗?生3:我建议熊猫老板以后进货时有把杯子可多进一些,有把杯子好卖。生4:3元的杯子多进一些,4元的杯子不好卖,可少进一些。师:同学们很有经济头脑,不仅能正确统计数据,还能捕捉到隐藏在数据后面的更有价值的信息。
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根据数据进行合理的推断与预测,从而感受数据统计的实用性,培养学生自主解答问题的能力。
四、评价反思,拓展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可深入拓展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师:同学们喜欢照相吗?从小到大,你们肯定照了不少照片吧,小动物们也拍了许多照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欣赏:配乐逐张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小动物的照片。】师:小动物的照片美吗?生:美。师:可是这么多的照片放在一起,感觉太杂乱,你们能把这些照片进行分类整理吗?(放轻音乐,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后,分组上台汇报)生1:我们小组是按颜色分类统计的,分为黑白照和彩照两类,黑白照有4张,彩照有7张。共11张。生2:我们组是按小动物的只数进行统计的,一只小动物的有6张,两只小动物的有2张,三只小动物的有3张。共11张。生3:我们组也是按小动物只数统计的,分为单人照和合影两类,单人照有6张,合影有5张。一共是11张。生4:我们组是按照片排列方式统计的,分为横的和竖的两类,横的6张,竖的5张。共11张。师:这是按拍摄方式分为横拍和竖拍。还有吗?生5:我认为还可以按背景分类进行统计,可分为故宫拍的,山上拍的,水边拍的。师:刚才同学们想出了各种不同的分类标准,分类整理了小动物的照片。那我们家里的照片还可以用什么标准进行分类整理呢?生1:还可以按年份分类整理。生2:还可以按家人和朋友分类整理。生3:还可以按旅游景点分类整理。师:今天回家的任务就是用你喜欢的方法把家里的照片进行分类整理、装进相册,使相片查找起来更加方便。
統计学习用于生活实际,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家里的照片进行分类整理,装进相册,使数学学习更具有拓展性,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数学学习价值。
综上所述,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现有的知识水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了“动物运动会”“帮熊猫老板统计杯子”“为小动物整理照片”等有趣的问题情境,符合学生心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肖剑.对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2012(19)
[2]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谭晓航,任旭.小学数学基于深度学习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初探[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12).
[4]田欢.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06).
作者简介:刘敏卿(1975-),女,福建古田人,一级教师,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
Analysis on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of "Problem Solving"
Liu Minqing
(Luohua Central Primary School, Gutian County, Ningde City, Fujian Province, Gutian 352200, China)
Abstract: Problem is the heart of mathematics. "Problem solving"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s to take the problem as the main line, leading students to understand knowledge, develop ability and cultivate emotion in the process of problem-solv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olving"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from the aspects of creating environment, arousing interest, proposing problems,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solving problems, combining with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problems, 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 and expanding problems.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problem solving; teaching mode; creating environment and stimulating interest; exploring and communicating; 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