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帝内经》话阴阳

2020-08-25 02:05周培培
养生大世界 2020年8期
关键词:阴气黄帝内经阳气

周培培

何为养生之道,首先要知道你养的是什么。古人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生、长、化、收、藏”之力,掌握着所有生物的生命规律;人的身体也随之反映着不同的状态。保护这种生命规律,也就是顺应“气”在四季的不同运动趋向。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渗透着对"阴阳"的解读,这是一种哲学思想,一种生活智慧。

阴阳是化育生命的基本条件

中医学对阴阳五行的理解是自然规律,谈的是化育生命的基本条件。

(一)阴静阳躁

中医理论和大自然息息相关;春夏日照时间逐渐延长,气温逐渐升高,这就是阳;秋冬日照时间逐渐缩短,气温逐渐下降,这就是阴。于是,地球上就有了昼夜之分和四季的变化,也就有了阴阳之分。凡是宁静的、柔润的、寒冷的、黑暗的、消极的事物,都归属于阴;凡是躁动的、刚强的、温暖的、明亮的、积极的事物都归属于阳。

如果说阳是兴奋的,那么阴就是抑制的,天地之间所有生灵保持稳定和平衡,就是健康的。

(二)重阴必阳 重阳必阴

夏季天气最熱的时候也就意味着秋天要来了;冬季最寒冷的时候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曙光来临前的黑夜是最暗最冷的,炙热的午后便是傍晚的凉风。自然界的四季、昼夜、寒热的变化都是遵循“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这个道理。古代很多成语“否极泰来、乐极生悲、物极必反、物盛则衰”等都是表达这个意思。这是古人的哲学思想和智慧,指导今天人们的生活仍然有效。

阳不能过阳,阴不能过阴。人们有白天的劳作使之兴奋,就需要夜间的休息使之宁静,否则兴奋过度便会耗尽精力变得颓靡、乏力等病态的阴性状态,是低能量的、损害健康的状态;反之,休息过多,懒于劳动,就会虚热内郁,出现如失眠、心烦、上火、易怒等病态的阳性状态,同样是低能量的,损害健康的。

阴阳与平衡

阳气不抗不烈,阴气不冰不寒。阴阳二气此消彼长、此进彼退,协调稳定。阳气太强就会过热,阴气便会受到伤害,比如夏天中暑会出现脱水休克,又比如我们吃多了辣椒就会上火;阴气太强就会过寒,阳气便会受到伤害,比如冬天感冒就会浑身发抖,吃多了冰激凌就会拉肚子……这些都是指阴阳的偏胜。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这是指阴阳的偏衰。当阳气过虚,而此时阴气正常,与虚弱的阳气比较显得强一些,身体中表现出来的症状便会以阴、寒为主。阳气行于体表时,相当于保护层,有抵御外邪和保温的功能。如果阳气虚了,保温功能弱,容易畏寒,防御功能弱,那么疾病就容易侵入;当阴气过虚,此时阳气正常而显得过多,那么就会出现病理性的虚热,比如口干咽痛、失眠、烦躁、眼睛干涩发红。这些症状的出现和口渴汗出、红肿身热等大实大热要区分开,更像是一种被小火煎熬的感觉。这个时候不要用牛黄解毒片、牛黄清胃丸等寒凉药物去火,要知道这是因为阴气比阳气虚了,只要滋阴就可以。如果过度使用寒凉药物,便会把正常的阳气消耗,变得阴阳两虚。

自然界的阳气以升降出入平衡运动为主

当地面上的春、夏、秋、冬在不断更替之时,阳气随之进行展发运动、上升运动、内收运动和下降运动。气候随之有了风、热、燥、寒的有序变化;植物随之有了生、长、收、藏的生命节律;动物也随之有了生、长、老、已的生命历程。而在气的运动由展发转为上升,由上升转为内收,由内收转为下降,由下降转为展发的时候,中间都会有一段平稳的过渡。这就像我们向天上抛球时,下落的瞬间会有短暂的停顿,这个时候抛力和引力是相同的。这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我们叫做“长夏”。气的运动趋向是稳定的,所以用“土”这个字代表这种稳定的状态。“气”的升、降、出、入、平衡的运动趋向,称为五行。

人体的阳气保养——保阳存阴

这里说的存阴并不是指“阴液”“阴气”,而是指阳气的阴性运动。收敛和潜藏属于阳气的阴性运动,展发和上升是阳气的阳性运动。人体的阳气,就像天空中的太阳。如果失去阳气的动力,人体的阳气遭受损耗,健康就会受到损害。

(一)在清晨,阳气还没有完全施展出来,正在勃勃升起。阳气处于偏低的状态,禁不得耗损。这时我们空腹食冷、饮冷,人体要把这些食水变成同体温一样后才能利用起来。这个温煦腐熟的过程需要直接消耗脾肾的阳气,也就是消耗热能,会直接伤损脾肾的阳气,使体表的阳气化生不足。如此,就出现了抵抗力下降的容易感冒和过敏性鼻炎伴哮喘的病征。

(二)应当注意躲避寒气,趋向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而出汗,防止阳气的一再散失。局部皮肤的暴露也会使阳气外泄,尤其是颈后部和脚踝,这两个部位都是爱美人士喜欢展示的部位。但是在过于寒冷的冬天或者空调房间中,裸露颈后部和脚踝,寒气容易趁虚而入,进而出现颈椎病、头晕、痛经、便秘或者腹泻等症状。

(三)不能使阳气上升过头,尤其是夏季的中午。在一年里夏季阳气最为亢盛,在一天里中午阳气最亢盛。这两个阳气亢盛的时段相叠加,阳热极盛。在这个时间段,不仅要减少室外的活动,最好要睡午觉。因为睡觉能使人体的阳气潜藏下降,防止人体的阳气过度亢奋,以抵御外界亢盛的阳热对体内阴气阴液的损耗。由此可以知道,在阳热亢盛的时段,反而要采取潜降阳气的方法来养生,而不是顺应阳气亢盛的方法来养生。

(四)身动则生阳,运动起来促进阳气的生长。为了顺应自然界阳气的展发、上升运动,人们需要掌握“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生活规律,也就是和太阳同作同息的作息时间。《黄帝内经》提倡早晨锻炼。如果傍晚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使人体的阳气外发兴奋起来,这就违逆了傍晚阳气内收的自然规律和生命规律,出现阳难入阴的失眠现象。

综上所述,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遵循自然和生命的规律,所有阻碍其规律的生活方式都是不可取的。不给身体增添不必要的负担,不无端损耗它,我们才能阴阳平衡,气血通畅,脏腑功能强健,才会正气浩然,并有力量抵御外邪的侵入,使身心保持健康。

猜你喜欢
阴气黄帝内经阳气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阳气,护佑全身、除痰祛湿!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此情可待》中道家思想的体现和嬗变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青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