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
从偏居一隅、资不抵债的县级企业,到资产达48.26亿元、专利达170项、社会贡献累计达100亿元的集团公司,任武贤用30年时间,把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亚宝药业”)从濒临破产带领到行业高地,如今的亚宝药业更是跻身“全国医药工业百强 ”。
回首企业几十年发展之路,任武贤认为,亚宝药业始终在“创新”和“国际化”上寻求突破,把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并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改变营销策略,创新营销模式。
40年前的亚宝药业,叫作芮城制药厂。由于工艺落后,产品落后,管理制度落后,到1990年已亏损120多万元,资不抵债,难以为继。怎么办?
“必须走一条新路子。”任武贤回忆道,当年,他上任的第七天,就南下郑州,用2.2万元购买了维脑路通工艺;1992年,开发了“宝宝一贴灵”(丁桂儿脐贴)中药专利产品;2006年,年产值突破1亿元,企业重新活了过来。
“创新是个系统工程,要想超常规发展,就必须创新创新再创新!不是某个人、某个系统就能做到,要全员、全系统创新!”任武贤说,在亚宝药业,力求做到人人创新,事事创新,时时创新。
为推动技术创新,亚宝药业在北京、苏州、山西运城及美国的特拉华州等地构建了研发平台,分别专注于创新药、高端仿制药、原料药和中间体、国际合作方向。具體来看,在创新药领域,专注于糖尿病、抗肿瘤等治疗领域,开发具有国际前景的新药;高端仿制药领域,专注于治疗领域大,缓控释制剂及有一定技术难度的脂质体、纳米粒产品;原料药和中间体差异化研发,重点开发高附加值、技术新颖难度大的原料药。
此外,公司与美国礼来制药、英国国家医学院、南澳大学联合实验室、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多家国内外知名制药公司、研发机构保持长期合作关系,通过联合开发和技术攻关不断培养和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
2002年,亚宝药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借助资本的力量,亚宝药业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但人才资源不足的短板却日益凸显。
对于彼时仍囿于内陆腹地的亚宝药业而言,主动出击引人才,在任武贤看来成了不二选择,“必须转换角色,变等人才上门为上门找人才,企业干坐着是等不来人才的!”亚宝药业作为一家药企,更是离不开各类高端人才的加盟。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2004年,亚宝药业首次大手笔进行战略人才储备,首批招聘大学生80余名。此次作为青年优秀人才入选“三晋英才”支持计划的牛慧敏就是其中之一。牛慧敏在进入亚宝药业的16年里,先后为多个新产品的开发解决了技术难题,并逐步完善了各分子公司CGMP质量体系的建设。
2018年,亚宝药业引进透皮制剂专家刘溥春博士和缓释剂专家程秀秀博士两名高端技术人才。目前,公司总监以上管理者75%都是“引进”的,这些优秀人才有的来自海外,有的来自合资企业,有的来自大型国企。其中,从海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已达到18名。此外,为了提高研发水平,围绕国际化研发平台,公司还建立起一支400多人的研发团队,包括博士38人,硕士150人。
创新药是亚宝药业的未来。任武贤说,引进一个人才,就等于引进一项新的技术、新的成果和新的方法。这些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不但为企业带来新的理念和思维方式,而且在优化产品结构、拓宽科研思路、突破关键技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
数十年前,任武贤筹资100万元到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大做广告,“宝宝一贴灵,天下父母情”迅速成为响彻全国的一个儿科产品,带动着企业各项经济指标翻番增长。采访中,谈到这一往事时,任武贤笑着说“好的产品需要被大众知道”。
2018年12月,亚宝药业丁桂品牌凭借“丁桂懂宝贝计划——小身体大信号”项目斩获“2018中国医药十大营销案例”奖。这个当年救活亚宝药业的专利产品,在多年后,凭借着创新的营销策略,再为亚宝药业赚足了眼球。据统计,“丁桂懂宝贝计划——小身体大信号”项目累计直接影响受众超过1.17亿人次。
近年来,根据市场的变化,亚宝药业不断改变营销策略,创新营销模式。亚宝药业接下来会在继续巩固商务渠道合作、实施终端拉动的同时,积极开拓OTC零售终端市场。此外,亚宝药业还将集中儿科产品,明确销售主场。依托丁桂儿脐贴、薏芽健脾凝胶、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开开胃等高毛利儿科产品,盘活OTC终端队伍,实现零售终端业绩翻倍。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越是危急时刻,越要体现担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亚宝药业投资100万元,紧急改造了2条生产线,安排部署75%乙醇和次氯酸钠两种消毒液的生产,千里驰援武汉“50吨的爱”,为疫情防控贡献亚宝力量。任武贤说:“每个企业都应该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把工作放到这样的大局中去思考、定位、布局。亚宝药业作为山西省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会加快转型升级,加大开放创新,真正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