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笔下的萨蒂及其音乐

2020-08-25 01:57李梁霞
歌海 2020年4期
关键词:价值判断

李梁霞

[摘    要]萨蒂是法国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颇受争议的一位作曲家,在德彪西、拉威尔等人锋芒的遮盖下,他的音乐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近些年,国内学者对萨蒂的研究多集中于探讨他的先锋意识、风格定位、价值判断和音乐观念这几方面。文章主要针对国内研究萨蒂及其音乐的文献进行分析,旨在梳理国内学者研究萨蒂的成果,并对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由于检索到最早的文献出于1982年,故文章覆盖的时间范围从1982年至今。

[关键词]萨蒂;先锋意识;风格定位;价值判断;音乐观念

埃里克·萨蒂(Erike Satie,1866-1925)是一位炫奇激诡、玩世不恭,而对现代音乐有举足轻重影响的怪杰。他既反对浪漫主义,也反对印象主义。他像一个道貌岸然的学究那样攻击现代音乐离经叛道,但在艺术上却倾向于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喜欢表现怪诞的形象和狂悖的思想。①1982年萨蒂首次出现在中国学者的视野中,而后一大批学者的研究具有拓荒式的意义,让我们重新审视萨蒂及其音乐的内涵和价值。本文基于目前已发表的著作和文献等研究成果,从研究文献分析、研究内容综述和研究成果反思这三方面入手 ,把国内学者就此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试图把握学者们对萨蒂及其音乐研究的基本脉络,针对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研究文献分析

通过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超星移动图书馆和超星独秀数据库上的检索发现,目前收集的文献大致可分为著作、学位论文、学术论文这三类。

著作方面,国内尚未撰写萨蒂及其音乐的专著,仅有提及萨蒂的著作共15部。其中论述萨蒂的内容最早见于志敏和国华在其编著出版的《简明音乐辞典》②中为萨蒂编撰的简易词条,共计100余字。另外散见于通史、音乐名家介绍及音乐欣赏和聆听等14部③专著中也夹杂有对萨蒂及其音乐的叙述,但都篇幅短小。国内翻译萨蒂研究成果的专著目前仅有两部,一部是汤亚丁译自德国音乐学家格雷特·维迈尔的《萨蒂》①,另一部是段丽君译自法国安娜·雷伊的《萨蒂画传》②,这两部专著都详尽描述了萨蒂的生平及音乐创作。此外,还有4部③译著也简要提及萨蒂,但研究深度不够,在此不多赘述。总的来看,这些专著成书年代较为久远,普遍集中于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近乎为零,且国内学者的研究几乎处于“扫盲”状态,只是在断代史、名人谈话录和音乐科普书籍中论及萨蒂,论述还不够全面、深入,往往止步于对其生平和代表作品的介绍,但越来越多人关注到萨蒂也证实了萨蒂及其音乐的价值。

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方面,通过以“音乐舞蹈”为文献分类和“萨蒂”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整合有效文献共48篇,其中学位论文8篇,学术论文40篇。笔者就这48篇论文发表的年份、内容占比的情况进行分析。

折线图中横轴表示年份的更替,竖轴则为每年发表文献的数量。从折线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1982年钟子林《萨蒂和六人团》④发表后学界反响平平,期间出现了长达7年的研究空白,当然这与当时资料搜索的难度存有极大的关联。学位论文的发表也尤为迟缓,在2002年才出现了第一篇学位论文——刘晓飞的《萨蒂之〈运动与娱乐〉研究》,在2006年至2010年间经历了短暂的小幅度上升后,学位论文的发表在2011年至2015年期间出现了长达5年的空白。

1989年第二篇学术论文是陈敏编译的《20世纪西方音乐中的先锋人物——埃里克·萨蒂》⑤。它激发了学者们对这位作曲家的短暂兴趣。在保持了17年平稳上升的状态后,学者们的研究似乎进入了瓶颈阶段,对萨蒂的态度开始冷淡。2006年学术论文的发表量更是骤降为0,而在次年却攀升至史上最高峰——年发表量6篇,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历时性分析上,我们不能忽略前人在学术研究上的贡献和奠定的基础,但共识性分析上2006年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刘瑾发表的博士毕业论文《萨蒂研究:风格、技术与价值》打破了这个僵局,为学界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并直接导致2007年学术论文研究成果的激增。而后到2008年学术论文的发表依然有所下降但一直保持着平稳的态势。

48篇文献按研究内容分类可归纳为:生平、音乐创作及风格,个案分析,创作技法,美学观念,风格定位和其他这六大类。如上图所示各类文献占总数的比重分别为:生平、音乐创作及风格占29%,个案分析占19%,创作技法占17%,音乐观念占6%,风格定位占12%,其他占17%。

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学者的研究已比较全面,不论是对萨蒂个案作品的分析还是整体考量他的创作技法、风格和音乐观念,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依然偏重对萨蒂的介绍,这可能是早年的介绍性文章发表总数多,而近些年新角度研究成果较少的缘故。

表格中的数据显示国内学者们对萨蒂的生平、音乐创作及风格的研究从1982年一直延续至今少有间断,对萨蒂的音乐作品进行个案研究是近期的热点,但在创作技法、音乐观念和风格定位这三方面近些年来却少有人问津。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学者们的研究视角渐渐扩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研究内容综述

(一)生平、音乐创作及风格

早期文献中对于萨蒂的推介及其音乐的普及,都使国内学者逐渐认识和了解到萨蒂,并对其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1982年,钟子林在《人民音乐》上发表的《萨蒂和六人团》①就有这样的功效,他也是国内首位把萨蒂和法国六人团这样高水平音乐团体相提并论的学者。随后一大批对萨蒂及其音乐创作历程进行研究的文章出现在公众视野,诸如陈敏编译的《20世紀西方音乐中的先锋人物——埃里克·萨蒂》②、姚洁编译的《埃里克·萨蒂的钢琴作品》③、杨亮的《脱离印象主义的萨蒂》④等共13篇文章。

强烈的好奇心和学术研究的需要驱使学者们不断探索萨蒂生平及其音乐创作、音乐风格之间的关系,致使萨蒂的生活、学习经历已渐趋透明化,被绝大多数人所熟知。随着近些年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更是关注到他早期的生活经历对音乐创作的影响,刘瑾在《埃里克·萨蒂的早期生活经历与音乐创作》⑤中就详细叙述了萨蒂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生活,其中着重叙述青年时期的音乐创作,并指出萨蒂早期的生活经历对其一生的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早期的作品则已明确显示了萨蒂主要的音乐创作风格。后来他在《萨蒂生活中的两次重大转折及对其创作的影响》⑥中又论述了萨蒂从繁华的蒙马尔特移居到偏僻的阿格伊和年近40岁重返学院学习对位法的人生经历对他音乐创作及风格的影响。

另外,张庆阳的《“非功能性”音响的历史意义——简论德彪西、拉威尔、萨蒂音乐作品的某些特点》⑦也是中国学者中首次把萨蒂与德彪西和拉威尔进行对比的范例,文章以四分之一的篇幅讲述了萨蒂整体的音乐风格。这些文献的出现是国内研究萨蒂的基础,没有对萨蒂及其生活的了解,我们很难知道这位作曲家究竟因为何种原因被历史遗忘,也正是因为这些学者的努力,萨蒂作为一位严肃作曲家的成长之路也被慢慢揭示出来。

(二)个案研究

对萨蒂的音乐作品进行个案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之一,国内学者们尤为注重对他舞曲体裁和钢琴音乐的研究。其中左丽红《埃里克·萨蒂:简约音乐创作的典范——〈吉姆诺佩迪亚舞曲〉的分析》⑧、张广沙的《浅析萨蒂〈戈诺希安舞曲〉第4-6首的和声特点》⑨和马颖辉的《原型 拆分 重组——埃里克·萨蒂钢琴曲〈哥特风格的舞曲〉创作思维剖析》①都是对萨蒂舞曲体裁音乐进行分析的范例,所不同的是左丽红从舞曲中的技术特征和艺术特征出发,指出此舞曲具有简单化结构和复杂调式结合的特征,并灵活运用中古调式,音乐语言和织体结构简洁清晰,张广沙则以和声技法为落脚点,而马颖辉采用了由德国音乐学家格雷特·魏迈尔提出的“积木搭建法”的创作原则来分析萨蒂音乐创作的思路,从而归纳出“原型、拆分和重组”的技法要点。

整体分析萨蒂作品的范例有刘瑾的《〈4分33秒的先声〉——简评萨蒂的〈烦恼〉》②、马颖辉的《视觉与听觉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画面感——埃里克·萨蒂钢琴组曲〈运动与嬉戏曲〉创作思维剖析》③、林林的《萨蒂钢琴作品〈科诺所斯之歌〉初探》④、张霞的《萨蒂〈吉姆诺佩蒂亚舞曲〉的创作缘起与演奏诠释》⑤。刘瑾一文指出《烦恼》运用的静态无发展的音乐材料、同音异名记谱法和高度的数字逻辑组织这些手法,对凯奇实验音乐《4分33秒》的创作产生了影响。马颖辉一文揭示作曲家把听觉与视觉所表述的内容相互作用,从而使人产生想象的画面感。林林和张霞则在分析《科诺所斯之歌》和《吉姆诺佩蒂亚舞曲》创作技法的基础上又阐述了演奏这两首作品的方法,这也是第一次有学者谈到萨蒂作品的演绎的问题。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胡向阳,他在《同级和弦与同名调群——萨蒂〈季姆诺佩蒂〉和声现象分析与理论归纳》⑥中以“和声群”的概念来解释萨蒂《季姆诺佩蒂》中的和声现象。

总体来看,在个案研究上学者们除了运用传统音乐分析的方法解析萨蒂的音乐,也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善于学习新方法、新理念采用了“积木搭建法”和“和声群”来考量萨蒂音乐的特质,并对萨蒂作品的表演要领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创作技法

深入探究萨蒂的创作技法是揭秘其音乐作品的方式之一,在这一类型的研究上多数学者从他的钢琴作品出发,深入挖掘其中内涵。岳燕的《萨蒂早期钢琴作品中重复手法运用的基础》⑦和《萨蒂早期钢琴作品中重复手法的艺术特征》⑧主要分析了作曲家重复手法的使用,这两篇论文是其硕士学位论文中的两个章节。与此相同的还有芝汀所作的《奏鸣曲式原则在萨蒂钢琴作品中继承与发展》⑨,文章以音乐作品的结构(奏鸣曲式)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揭示萨蒂在曲式结构上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

林嘉旋的《分析萨蒂钢琴作品中的多声技法运用》⑩则指出萨蒂的钢琴作品中对多声技法的运用不仅有传统技术的身影,还发挥了他的创新思想。

马遥的《萨蒂钢琴作品的变奏曲式结构分析》①主要探讨萨蒂作品结构的原则,从双主题变奏曲、具有三重变奏关系的变奏曲、“膨胀—收缩”式变奏曲这三方面来分析萨蒂钢琴作品变奏手段的创新。

许金昕的《萨蒂钢琴作曲文字与音乐之间关系及其演绎》②则以诗乐关系的新切入点来研究萨蒂的钢琴音乐,文字与音符在作品中形成了对话的关系,这种先探求作品内涵再谈论演奏的研究方法,不失为一种对音乐进行深度解读的好方法。

(四)音乐观念

萨蒂早年追求印象主义风格的音乐,当德彪西树立起印象主义的旗帜后,他却立即把目标放在了别处,他多变的音乐观念促成了他创作手法和风格的不断转变,也正如他自己所言:“并不存在萨蒂学派,也永远不会有萨蒂主义,我总是试图甩掉我的追随者,并使他们对我的每一部新作品从形式到内容都怀有猜测之心。”

多数学者在研究中都对萨蒂的音乐观念持肯定的态度,认为萨蒂的音乐观念对20世纪作曲家的创作有所启示,譬如钱亦平的《萨蒂的启示》③和刘瑾的《论埃里克·萨蒂音乐观念的先锋性》④。钱仁平在文章中坦言:“虽然萨蒂没有在所有方面都给予后人启示(这对任何一个作曲家都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在新古典主义、简约主义、偶然音乐、概念音乐、环境音乐等方面都有所预示,他的影响不仅波及20世纪上半叶而且还延续到20世纪下半叶。”刘瑾则从四个方面总结了萨蒂音乐观念的先锋性:萨蒂简约的音乐语言是新古典主义和简约主义的预示。他音乐中的数理逻辑体现出20世纪的理性化的创作倾向。他从引用、改编到拼贴的对音乐材料的使用方法都是对传统音乐观念的质的突破。他的家具音乐更是打破了音乐与生活的界限对20世纪后半夜的偶然音乐、概念音乐、环境音乐产生了辐射。

许金昕在《试析萨蒂“家具音乐”学的美学意义》⑤一文中从音乐美学的角度审视了萨蒂家具音乐,旨在揭示萨蒂家具音乐的美学意义,同时他也指出在主体消解、对话精神、反讽精神等方面,家具音乐是对20世纪初传统音乐向现代音乐转变的一种肯定。

(五)风格定位

对薩蒂音乐风格所属流派的划分也是国内学者比较感兴趣的一个点,但对于萨蒂音乐风格的确切定位,学界尚未有一致的结论,目前呼声较高的有两种观点,一些学者认为萨蒂是一个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作曲家,另有一些学者却提出萨蒂的音乐中多有达达主义的特质。

张艺昆在《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形式超越》⑥中把萨蒂定义为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实践先驱,延玫也支持张艺昆的观点,他在《继承与创新——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多元风格下的新古典主义》⑦一文中即将萨蒂归为新古典主义的音乐者。更有甚者是王雪燕,她在《简论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流变》 ⑧ 中直接将萨蒂视为斯特拉文斯基的追随者,并把刘瑾的博士学位论文《萨蒂研究:风格、技术与价值》视为新古典主义音乐的研究成果,但王雪燕文章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她虽把萨蒂列为关键词之一,却没有给予适当的篇幅,甚至对萨蒂其人一言未发,不免有些文不对题。

另外还有刘瑾,他在《埃里克·萨蒂和达达主义》①一文中认为萨蒂是一个较为典型的达达主义者,他的许多觀念都体现了达达主义的审美标准,并深入探讨了萨蒂热衷于创作具有幽默讽刺特点的作品,对“戏仿风格”兴趣极高,而且在保留传统奏鸣曲式的框架下将传统曲式结构解构,反艺术、反审美的事实。高奎玉在《音乐与表达》②中也认为萨蒂在音乐创作中对日常生活元素的应用,作品体现出瞬间主义,家具主义等思想与达达主义的特质相吻合。

(六) 其他

在诸多文献中,还有一些文献如钱亦平的《萨蒂的钢琴音乐》③《萨蒂的钢琴音乐续》④,何镇飚的《沉默的先知我爱萨蒂》⑤和石铭的《聆听》⑥都是对萨蒂钢琴音乐专辑的推荐。刘瑾的《萨蒂在20世纪的命运——“萨蒂的价值”问题述评》⑦对萨蒂的价值给出了十分中肯的评价,他认为萨蒂在音乐美学道路上开辟了新方向,但他的音乐始终称不上是一流的,他的价值更多体现在他的音乐观念。

芝汀的《“第四堵墙”趣谈萨蒂的“戏弄听众”实验》⑧则体现出音乐与表演艺术的结合,作者从斯坦尼拉夫斯基“第四堵墙”理论与萨蒂钢琴乐谱中文字的相通性切入,详细阐述文字担当的角色和传递的功能。从这篇文章中我们也可看出萨蒂的作品不仅注重音乐本体,也注重表演。

除此之外,耿蕾《萨蒂钢琴音乐及其改编与接受——以三首〈吉姆诺佩蒂亚舞曲〉为例》⑨对比了两种不同版本的《吉姆诺佩蒂亚舞曲》,同时分析了《吉姆诺佩蒂亚舞曲》在20世纪传播的三个阶段,以此来揭示萨蒂这首作品在20世纪不同阶段的接受度、传播度。

三、研究成果反思

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分类与研读,我们可以知道,经过30余年的努力,学者们对萨蒂的研究已卓有成效。首先,我们对这位在西方音乐史上没有受到应有重视的法国作曲家已有所了解,他的生活经历、音乐作品及各阶段创作风格的变化已无争议。其次,学者们对萨蒂音乐作品的研究有所深入,文章从多声技法、语言风格、结构原则、重复手法等角度进行研究。再次,萨蒂的音乐观念也开始被重视,学者们通过对萨蒂音乐本体的关注,明了萨蒂音乐创作观念的价值,总结出他的音乐在新古典主义、简约主义、偶然音乐、概念音乐、环境音乐等方面都有所预示,且他的影响力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下半叶。⑩我们也可以看出,对萨蒂的研究不仅局限于理论研究,还有一些学者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诠释萨蒂作品的演绎。这些成果都为后人研究萨蒂提供了参考和方法借鉴。

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也存有一定的遗憾。第一,国内学者对萨蒂的关注度依然不够高,国外存有大量研究萨蒂的著作至今无人翻译,如Reaktion Books出版社于2007年5月1日出版的Erike Satie,Robert Shpiro著,Peter Owen Publishers出版社于2009年10月1日出版的Les Six:The French Composers and Their Mentors Jean Cactuau and Erike Satie,John Peter Jr Supko著,Proquest,Umi Dissertation Publishing出版社于2011年9月1日出版的Points and Lines:The Musical Language of Erike Satie,Jeff Alessandrelli著,Ravenna Pr出版社于2011年11月1日出版的Erike Satie Watusies:His Way into Sound,Mary E. Davis著,Atalas Press出版社于2014年6月8日出版的A Mammals Notebook: The Collectd Writing of Erike Satie,Caroline Potter著,Routledge出版社于2016年10月3日出版的Erike Satie:Music,Art and Literature等,这些都是研究萨蒂乃至20世纪法国音乐的重要文献,未能在中文学者的视野中出现,尤为可惜。

第二,重复研究居多。诸多文献中存在很大程度的研究内容的重复,首先是刘瑾、芝汀、李娜三位学者发表的好几篇学术论文在内容上与其学位论文重复。其次,伴随着其他学者对同一观点进行重复研究的情况也有出现,研究视角也如出一辙。

第三,国内学者对萨蒂音乐的研究集中于钢琴作品和家具音乐上,研究范围狭窄。笔者对收集到的以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的期刊文献进行分类并制成图表,从图表中便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者偏重于萨蒂的钢琴作品,稍稍涉及家具音乐,但没有涵盖萨蒂所有的音乐创作,如29首歌曲等。这样的个案研究始终无法从宏观的、全局的角度考量萨蒂的音乐创作,研究成果难免让人怀疑挂一漏万。但前人的“留有余地”也为后人提供了机会。

第四,单一视域研究,内容不够深入。目前收集的文献多使用单一学科方法对萨蒂及其音乐进行研究,如单一使用的音乐学分析和音乐分析学的方法,忽略了学科交叉的优势。而且在论及萨蒂对后世作曲家的影响时往往都是浅尝辄止,尤其是提到六人团和阿格伊学派时。如刘瑾在《萨蒂研究:风格、技术和价值》就表示“‘阿格伊学派是除了‘六人团之外,视萨蒂为精神领袖的又一音乐家团体”①,但从来没有学者详细阐述萨蒂如何影响阿格伊学派家的四位作曲家。

四、结语

纵观国内学者对萨蒂的研究,从整体上来看角度广泛、内容丰富,已达到一定高度。但具体来说研究面还有待拓宽,特别是前人未涉及的一些音乐作品,同时,对萨蒂外文著作的翻译也值得我们关注。总的来说,前人的研究成果始终为后人“搭桥铺路”,我们要做的便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建立全面的音乐史观,尽可能跳出自身认识的局限无限接近史实。

猜你喜欢
价值判断
区域认知及其培养重点解析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价值判断和价值行为的整合研究
量刑的价值判断及公正量刑的实现途径探析
浅谈刑法学中五个关系的研究
电影和戏剧的互文性初步研究
论法官的价值判断思考
价值判断的矛盾与失衡
浅析高等美术基础课教学的误区与应对
利率市场化下金融主体支撑实体经济的价值判断